曾国藩,晚清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生活在清朝内外交困的时期。那时,朝廷的腐败已经影响到国运,慈禧太后的奢靡生活导致国家的财政捉襟见肘。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外忧内患,曾国藩一度不得不求助于民间财力,而当时有一位富有的女财主便成为了他筹集军费的关键人物,但这笔军费并非轻松之事。
1851年1月,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爆发,洪秀全及其追随者在广西桂平的金田村起义,仅用两年多时间便攻占南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反清政权。此举让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局势变得异常严峻。面对这一局面,平定太平天国成为了清朝官员们的首要任务,而镇压起义、稳住政权成为了他们的最大政治目标。
然而,在起义初期,虽然朝廷不断下令全国“勤王”,但由于八旗兵和绿营兵长期安逸,战斗力已经大幅下降,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太平军,清军根本无法抵挡。因此,清朝不得不依赖地方上的汉族地主豪绅,号召他们组建地方民兵,并任命一批地方官员为“督办团练大臣”。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被召回湖南担任湖南团练大臣。
起初,曾国藩对形势并未做出充分的预判,对于上任也并没有太多热情。毕竟,组建军队,尤其是水军,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皇帝的批准才能进行。正因如此,曾国藩的好友郭松涛急忙派遣江忠源上奏,请求给与支持。咸丰帝看出其中的重要性,立即下诏,允许曾国藩在四川、湖广等地调拨资源,建造战船。郭嵩焘还为曾国藩争取到了特别的建船许可,使得曾国藩可以在水师建设上毫不犹豫地展开工作。
曾国藩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开始亲自筹划湘军水师的建设。为了寻找合适的人才,曾国藩来到衡州,广泛访问当地士人,其中彭玉麟因其品德与才干在湘南一带有着广泛声誉,成为曾国藩的重要人选。曾国藩曾像刘备三顾茅庐般多次亲自上门邀请彭玉麟加入他的幕府。尽管彭玉麟因母亲刚刚去世而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一开始并未答应,但曾国藩并未气馁,一再坚持,最终打动了彭玉麟。
彭玉麟在接受曾国藩邀请时提出了明确要求:战功成就后,必定身退,不谋求官职,也不索取任何财物。曾国藩了解彭玉麟的志向,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彭玉麟深知,面对太平天国这场内乱,自己的能力虽有限,但唯有竭尽全力,方能不辜负曾国藩的信任和期望。他在诗作《墨绖从戎》中写下了自己当时的心境:“满地干戈冷阵云,一腔热血喷斜曛。黄巾肯使长流毒,墨绖何妨再策勋。”
在正式加入湘军后,彭玉麟除了负责文书工作,还承担起了组织和训练水师的任务。然而,军费问题一直是湘军水师面临的最大难题。此时,彭玉麟凭借过去的商业经验,在筹措军费上给了曾国藩极大的帮助。彭玉麟曾在家乡经营过当铺,通过一段时间的帮助和管理,他不仅让当铺在困境中稳定下来,甚至生意蒸蒸日上。并且,他还帮助当铺的年轻女老板度过了人生的困境,深受她的感激。尽管女老板有意以身相许以报恩,彭玉麟始终坚持拒绝,表明自己帮助当铺并非图谋个人私利。
然而,彭玉麟并未能长时间享受安逸的生活,随着太平军的战火蔓延,彭玉麟的母亲在避难过程中不幸去世。母亲丧失后的彭玉麟回到家乡守丧,正是这个时候,曾国藩征召他加入湘军。为了筹集水师经费,曾国藩决定让彭玉麟说服当铺女老板捐款。这一建议源于郭嵩焘的提议,即让富户捐款支持军费。郭嵩焘与曾国藩商量后,迅速展开了这项“劝捐”活动,结果不到一个月就筹集到十万两黄金。
为了说服女老板,曾国藩亲自带着彭玉麟去见她,没想到女老板在了解了事情的全貌后,立刻同意捐款,但提出了两个条件。她希望在水师成立后,彭玉麟能担任水师提督,并且与她成婚。为了完成军费筹集任务,曾国藩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最终成功获得了所需的资金。
彭玉麟从此开始了他在湘军水师的生涯,并凭借其杰出的军事才能,逐渐从水师领导位置升迁,最终成为兵部尚书。他的忠诚和刚正不阿的品质,使得他在晚清历史上声名显赫,被誉为“奇男子”。
彭玉麟出生于1816年,道光十三年。年幼时家境贫寒,父亲因家族不公而忧郁成疾,早逝,母亲将他抚养成才。彭玉麟自小便养成了刚直不阿的性格,成年后在高人鉴和学政陈坛的赏识下,入仕为官。在清朝政局日益动荡、外患不断的背景下,彭玉麟始终主张抵抗外敌,力求保家卫国。
1884年,彭玉麟奉命处理广东防务,他在任期间全力支持冯子材抗击法军,最终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清廷与法国议和后,彭玉麟提出了他对战争的看法,显示出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尽管他曾多次表明“不要命、不要钱、不要官”的态度,实际行动中,他的牺牲精神和忠诚无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彭玉麟的军旅生涯充满了坚守与荣誉。晚清历史记载着他许多英勇的事迹——他曾亲手惩治地方恶霸,严惩腐败,捍卫公正,甚至不惜得罪权势如李鸿章等人。他的所作所为,成为了当时百姓的楷模。而他“不要官”的立场,不仅体现在他拒绝个人利益,甚至在权力阶层的诱惑下,他仍坚守自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