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军侵略东北,东北抗联奋起抵御外寇,他们有统一的军装吗?
创始人
2025-09-20 18:04:20
0

在纷繁复杂的抗战岁月中,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1939年五月,这支由三军、六军、九军和十一军组成的联军正式成立,肩负着沉重的民族救亡使命。其总指挥李兆麟将军,乃是那个时代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政委则是冯仲云同志。此刻的东北大地,风云变幻,硝烟弥漫,而这支联军则如同一柄利剑,直指敌寇心脏。

追溯这支第三军的源头,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从1933年十月成立的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逐步壮大而成。历经哈东支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等阶段,终于在1936年八月一日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其巅峰时期,兵力曾达十一师,六千余人,规模庞大,战斗力强劲,堪称抗联中的中坚力量。

而第六军的前身则可以追溯到1932年十月成立的汤原反日游击中队,经历了汤原民众反日游击大队、汤原游击总队,最终于1936年九月整编成东北抗联第六军。由军长夏云杰将军与政委张寿篯将军领导,兵力最高峰达到两千五百余人,下辖五师及一个军直属保安团。第六军同样是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的成功范例,显示了抗战力量的逐渐凝聚和壮大。

至于第九军,则源于东北军余部组成的中国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二支队,1937年一月被改编为东北抗联第九军,军长由李华堂将军担任,虽然规模不及前两军庞大,却也是不可忽视的战斗力量。

第十一军的起点则是山林中的义勇军“明山队”,成立于1933年六月,历经东北抗日联合军独立师时期,最终于1937年十月整编为东北抗联第十一军,由祁致中将军统率,兵员约一千五百人,活跃于各抗战前线。

细细观察,不难发现上述各军(九军除外)皆由游击队发展而来,逐渐正规化。既为军队,自当有统一军装。可惜,许多影视作品中抗联军人的服装千差万别,混杂不一,显然是现代人对当年艰苦环境的误解。

事实上,以上军队均设有被服厂,地方亦有相应设施。以当时下江特委为例,就设有一座由妇女主任刘志敏负责的被服厂。试想,被服厂的职能自不待言,正是为部队制作军装的重地。

而关于抗联到底穿何种军服,历来争议颇多。朝鲜抗日领袖金日成的宣传画中,抗联战士常着土黄色军装,头戴宽檐帽。还有一张著名合影,是一路军警卫旅部分指战员,服装与日军迥异,仅帽子引发争议。若再对比杨靖宇将军的戎装照,帽型既不同于日伪军,也异于八路军,似乎居于两者之间,独具特色。

据《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载,二军(后编入一路军)师长安凤学供述:抗联军装由军属裁缝队缝制,上衣裤子以白粗布用树皮染色,色泽近似日满军制服,配有类似红领章。二军第一师队员戴卡其色棉布帽,形似日满军战斗帽。

五军则服装整齐,着黄色军衣,朝鲜籍战士穿着类似满军上衣,佩戴红领章,满军则穿普通黄色军衣。敌我错综复杂,装备不一也属必然。

那三路军制式军服究竟为何模样?部分老战士回忆,六军早在1935年即设计制作统一军服,获冯仲云首肯。军装上衣依中国工农红军样式裁缝,军帽则设计为“布琼尼”式八片瓦帽,理由在于革命军队不宜佩戴国民党帽子(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而红军帽则革命气息浓厚。此帽夏天可掀起帽耳防虫,冬季可缝兽皮取暖,实用性极强。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昭和十一年七月十一日三江省公署警务厅记录,夏云杰领导的部队推行新制服装,帽为红色便帽与钢盔混合样式,配有红色垂布,可变成面罩防蚊虫,衣服为深蓝立领制服,鞋则无统一标准,左胸佩戴红布胸章,显示所属及编号。

1937年五月巴黎《救国时报》刊登漫画,描绘抗联军人头戴正是此种“布琼尼”军帽,手持抗日联军旗帜,意气风发。苏联记者哈马丹笔下,赵尚志将军亦戴此帽发表演讲,反映当时抗战风貌。

原六军被服厂李在德回忆,1935年冯仲云、夏云杰等领导曾视察被服厂,与厂长裴成春商讨军服制作,军帽样式即定为红军帽款式。此后厂内大量制作此帽,三军指战员包括赵尚志、陈雷、于保和等均穿此制服。

被服厂主任李桂兰因手巧专做“红疙瘩”军帽装饰,此帽六片瓦,顶端红布疙瘩工艺繁复,战友们制作完毕后交由她安装。前方战斗员王明贵将军亦记得此军装,称其独特:尖顶、红圆顶、红五星帽徽,帽耳可折叠取暖,穿着直到1938年。

当时下江特委被服厂机动生产,负责人刘志敏带领数位师傅和缝纫机随部队辗转,多次为六军一师马德山部换装。九军政委李熙山亦曾于1937年穿此制服参加会议,但九军全军装备情况尚未详知。

综上,三路军多装备布琼尼军帽及制式军服,配备胸章与臂章,胸章多为红底长方形,字体多为毛笔手写,边框颜色区分职务,臂章红布黑字“反日救国”,体现出鲜明的抗战精神。

军装颜色多变,染色材料取自树皮,女兵军装多为土黄色,兼顾实用与隐蔽。随着敌伪镇压加剧,被服厂遭受破坏,制式军服渐趋消失,然而战士们依旧奋战疆场,无惧物质匮乏。

抗联撤入苏联境内休整后,重新整编为教导旅,换上苏军制服,手持波波沙冲锋枪。正是这些英勇的战士,在苏军炮火掩护下,最终收复东北故土,昔日的军装和光辉业绩同样铭刻历史长河。

愿这段历史,激励今人不忘先辈奋斗,砥砺前行。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田径世锦赛)男子200米颁奖...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200米颁奖仪式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20日,冠军美国选手莱尔...
原创 彪... 公元1127年,金军铁骑一路南下,攻陷了宋朝的首都东京,将宫廷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皇宫一夜之间陷落...
原创 孙... 孙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传奇,他虽然在短短26年的人生中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未能见到自己家族的长远发展...
原创 三... 导语: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不仅武将众多,谋士的地位也不容小觑。要说最为人熟知的两位谋士,必定是曹...
江苏公布第九批省级文保单位名单 官窑山遗址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江苏省文旅厅供图 近日,省政府核定公布了第九批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
原创 明... 朱元璋身上展现出典型的老农民心态,他的长子应当肩负起家族的重担,承担起整个家业的责任。朱标,无疑是这...
原创 刘... 提到刘备,许多人自然会联想到“桃园三结义”这一经典故事。在那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刘、关、张三位义士...
原创 教...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常被认为是将苏联推向了崩溃,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回顾苏联解体前后的档案资料,我们可...
原创 备... 历史上,皇位继承人通常都是嫡长子优先,但在清朝历史上,却有一位既非嫡出又非长子的皇子,凭借自己的实力...
原创 怪... 当然可以!下面是根据你提供的内容,保持原意并增加细节描述后的改写版本: --- 细节中隐藏着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