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教马列的女人,却坚定反对苏联,8年后戈尔巴乔夫讲出真相
创始人
2025-09-20 19:03:29
0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常被认为是将苏联推向了崩溃,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回顾苏联解体前后的档案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并非有意让苏联解体,而是在改革过程中,无法完全掌控局面,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苏联走向解体。其实,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着直接的联系,但也有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本意是为了苏联的发展,而并未考虑到苏联的解体。然而,若如此评价戈尔巴乔夫,恐怕会过于高估他。有些人认为,戈尔巴乔夫从内心深处就想摧毁苏联,只是他掩饰得非常隐秘。更有观点指出,戈尔巴乔夫的决策受到了他妻子赖莎的深刻影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苏联解体的“功劳”也有赖莎的一半。

苏联解体后的第八年,戈尔巴乔夫访问土耳其,他在安卡拉的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到的一句话,令外界对苏联解体的真相有了更多了解,甚至透露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第一夫人赖莎

戈尔巴乔夫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如果没有被保送进入莫斯科大学,他很可能就会成为一名普通的拖拉机手。但戈尔巴乔夫很早就意识到,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凭借着自己的拼搏,最终他获得了被保送进入莫斯科大学的机会。

在苏联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许多女性活跃在各个领域,甚至有很多女性担任重要职务。赖莎出生在西伯利亚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相比戈尔巴乔夫的家庭背景,她的出身稍显优越。赖莎从小成绩优异,毕业于中学后,她也被保送到了莫斯科大学。戈尔巴乔夫和赖莎两人都是优秀的学生,且同为保送生,都是当时学校的佼佼者。

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听说哲学系有一位漂亮的女生,成为了许多男生心中的梦中情人。于是,他借着学校的一次活动,终于见到了赖莎。第一次见到赖莎后,戈尔巴乔夫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很快迷上了她。戈尔巴乔夫不仅非常努力追求她,还凭借着某些手段,从众多追求者中脱颖而出,这也侧面展示了他那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手腕。

虽然赖莎拥有很多选择,完全可以选择一个莫斯科本地的男孩,留在莫斯科工作,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戈尔巴乔夫。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这让赖莎坚信,选择他一定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实践证明,赖莎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年轻时没有选择留在莫斯科,但她最终还是成为了莫斯科最具权力地位的人之一。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选择的重要性。

1953年,戈尔巴乔夫和赖莎毕业后,两人回到了戈尔巴乔夫的故乡——斯塔夫罗波尔市工作。赖莎在当地的一所学校教授马列主义课程,而戈尔巴乔夫则先后担任了团干部、市团委书记,后来又成为了州共青团的书记。据说,赖莎的马列哲学功底非常深厚,是苏联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学者。

反常现象

戈尔巴乔夫和赖莎的感情在全球政界中算得上是典范。尽管如此,夫妻感情深厚并不代表他们对国家的忠诚有多深。戈尔巴乔夫和赖莎之所以引起苏联民众的关注,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生病的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无法出访,年轻英俊的戈尔巴乔夫带着他的妻子赖莎出访西方,迅速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

在两人多次出访西方的过程中,赖莎也逐渐给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不仅外表得体,而且在两次外事活动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例如,有一次在戈尔巴乔夫与民众见面时,一名小男孩与戈尔巴乔夫交谈,而戈尔巴乔夫没有注意到。正是赖莎当众提醒他:“听他说!”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因为许多人认为作为第一夫人,怎么能当众指责国家领导人呢?

另外,在戈尔巴乔夫与赖莎的英国访问中,戈尔巴乔夫在宴会上对英国政要表示:“苏联是由工人阶级组成的,而我也是一名工人。”然而,赖莎立即纠正道:“你不是工人,你是法律学者。”这一事件引发了外界广泛关注。虽然戈尔巴乔夫并未因此生气,但这一幕让外界产生了这样一种看法:赖莎似乎不仅在生活中影响着戈尔巴乔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政策。

透露真相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仅得到了许多政治幕僚的支持,其中尤以雅科夫列夫为代表。然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策略实际上受到了赖莎的深刻影响,甚至可以说,很多决策的背后都可能是赖莎的主意。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后,虽然并未选择安度晚年,而是利用自己“末代总统”的身份赚取大量的荣誉和金钱,参加各种国际活动,甚至出演电影和广告,成为一名成功的演员与商人。1993年,德国电影《咫尺天涯》中,戈尔巴乔夫亲自出演自己,之后他接拍了超过一百部电影和广告。

然而,戈尔巴乔夫并没有显现出任何内疚感。1999年,他在土耳其访问期间,公开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消灭共产主义!”他还坦言:“我妻子在这方面的信念比我还早,她早就有推翻苏联体制的想法了。”

戈尔巴乔夫透露,他早在1953年时就开始怀疑苏联体制的正确性,这个事实让人感到震惊。戈尔巴乔夫和赖莎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不仅因为两人彼此的志同道合,还因为赖莎坚定的推翻苏联体制的信念。戈尔巴乔夫的政治生涯,实际上是在妻子赖莎的影响下,逐步实现的。而赖莎的“推翻苏联”的观点,也为戈尔巴乔夫的决策提供了深远的指导。

这一切都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防范和清除那些表面上忠诚,实则心怀叵测的“两面人”?只有当这些隐患被清除,国家才能够免于类似的历史悲剧。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跑马拉松的都“没素质”?这锅马... 马拉松现在在国内可谓出现“井喷”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到了马拉松的行列中来,而参赛的经历越丰富,...
原创 霍... 公元前 121 年的河西走廊,风沙里裹着少年将军的怒吼。19 岁的霍去病带着骑兵像把尖刀,硬生生在匈...
原创 历... 引言 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故事几乎每个人都听过,尤其是在三国演义的叙述中,讲述了这位名将失去荆州...
原创 清... 许多清宫剧中常出现这样的情节:某位官员因犯错受到朝廷惩罚,家族遭殃。当他被发配至宁古塔时,所有家中的...
原创 诸... 诸葛亮死因谜团:胃溃疡还是血吸虫病? 诸葛亮,三国历史中的智慧象征,一直扮演着决定三分天下格局的关键...
原创 二... 1941年6月22日,德国悍然对苏联发动了突如其来的攻击,苏德战争因此爆发。这场历时三年的战争,堪称...
原创 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极具趣味性。答案显然是可以通过绕过城市来进行战争,但这一策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许...
原创 明...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宦官参与国家政务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在这一历史时期,专责管理内宫事务...
原创 清... 引言 任何快乐的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努力。生活中的种种都需要平衡,我们看到的高高在上的荣耀背后,...
原创 秦...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中,曾设立了一项极为特殊的职位——御手。这些御手不仅必须穿戴专用铠甲,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