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两位极为著名的女子。一位是霸气登临皇位的武则天,另一位则是令皇帝深深迷醉的杨玉环。
杨玉环的身世啊,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她出生在弘农杨氏家族,这家族祖上可是相当显赫的,可命运弄人,她的父亲仅仅是个七品小官。在她十岁那年,父母相继离世,仿若娇嫩的花朵骤然遭遇狂风暴雨的侵袭。还好,她被叔父接到了洛阳抚养。
17 岁时,她就像一只美丽的小鸟飞进了皇子寿王李瑁的生活,成了他的妻子。史书里说她 “姿容丰艳,善歌舞,通音律”,这要是放在现代,那绝对是星光璀璨的超级明星啊,能迷倒一大片粉丝呢。
22 岁那年,56 岁的唐玄宗在骊山温泉宫看到了她。这一眼啊,就像磁石吸引铁屑一样,唐玄宗被她的美貌紧紧地吸住了。可是,这杨玉环是自己儿子的媳妇呀,怎么办呢?唐玄宗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想出了一个歪点子。他先让杨玉环出家做道士,法号 “太真”,表面上是清心寡欲地修行,实际上呢,两人在宫中偷偷幽会,就像两只躲在暗处的小老鼠。
五年过后,玄宗为寿王另择王妃,而后便大张旗鼓地将杨玉环册封为贵妃。杨贵妃这一得宠啊,全家都跟着鸡犬升天了。你看,宫里专门安排了 700 人给她织衣物,100 名工匠打造首饰,这阵仗,就像众星捧月一样。她喜食荔枝,玄宗便遣人自岭南快马加鞭运至长安,马蹄扬起的尘土仿若长尾,途中马匹累死无数,恰似杜牧所写“一骑红尘妃子笑”。
她的家人也都权势熏天了。父亲被追赠太尉,母亲封凉国夫人,三个姐姐分别成了韩国、虢国、秦国夫人。就连那远房堂兄杨国忠,原本只是个小吏,也借着杨贵妃的东风当上了宰相,还仗势欺人,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就像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了大石头,激起了层层愤怒的涟漪。
755 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发动叛乱,那大军就像汹涌的洪水直逼长安。玄宗携杨贵妃惶遽奔蜀。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他们宛如一群被激怒的雄狮,先是诛杀杨国忠,而后把矛头指向杨贵妃。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 玄宗那是一万个不舍得啊,还辩解贵妃整天深居宫中,哪里知道外面的事情呢。可是高力士劝道:“贵妃虽无罪,可将士们杀了国忠,留着贵妃他们怎能安心?玄宗无奈,仿若斗败的公鸡,只得令高力士将杨贵妃缢死在佛堂,以紫褥裹尸下葬。
第二年,玄宗派人迁葬,开棺后却发现墓里只有香囊,尸体不见了。正常来说,香囊应该比尸体先烂,这可太奇怪了。民间传言,马嵬坡哗变之际,杨贵妃亲信使宫女代死,将她秘密送走,最后竟东渡日本。
日本山口县久津渔村有杨贵妃墓,1963 年,有个日本女子拿出家谱说自己是杨贵妃后裔,影星山口百惠也曾说自己是其后裔。陕西兴平与四川崇州皆有杨贵妃墓。兴平的墓因为传说坟土能美容,被百姓挖到只剩土堆,后来用青砖加固;四川的墓出土过唐代五爪金龙黄袍,墓的朝向正对着长安,“三郎” 还是杨贵妃对玄宗的爱称呢。
把安史之乱的罪责都推到一个女子身上,就像白居易写的 “宛转蛾眉马前死”,她是多么的无奈和委屈啊。千年前的真相,也许就永远被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像一颗明珠被厚厚的泥沙掩盖,只留下后人无尽的遐想。
参考文献:
《旧唐书・杨贵妃传》
《资治通鉴・唐纪》
白居易《长恨歌》
郑处诲《明皇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