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们洗澡时大多数选择淋浴,打开花洒让水流下来,或者在浴缸中放入热水,泡上一泡。回望古代,电视剧里展现的古代人洗澡,也通常是坐在大大的木桶里,里面装满了热水,花瓣漂浮其上,一边洗一边享受。
然而,清朝的慈禧太后可谓是奢华洗澡的代名词。她的洗澡方式极为讲究,她并非像普通人一样站立淋浴,而是坐在专门定制的椅子上,全程不动,每次洗澡居然要使用一百多条毛巾。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那个时代,揭开慈禧太后洗澡背后的种种奢华细节,看看她是如何以极尽奢华的方式享受洗浴的。
慈禧的洗澡习惯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夏季,她几乎是每天洗一次,而冬天则隔两三天洗一次,洗澡的时间通常是在吃过晚饭之后。每当洗澡来临之前,她都会吩咐太监们提前准备好浴盆、清水、毛巾、香皂、椅子等洗澡必需品,并将这些物品搬到特设的浴室中。
慈禧使用的洗浴工具极为讲究。她有两个澡盆,外形相同,由珍贵的檀木制成,能够良好保温,外表包裹着银面,这不仅能防止盆中的水被毒气污染,还能保持水温的稳定。每个盆上都标有用途的记号,一个专用于洗上半身,另一个则洗下半身。使用不当会受到严惩,宫女和太监们可谓小心翼翼。
毛巾也是极尽精致,白色的毛巾上绣着各种华丽的图案,四周还用杏黄色丝线装饰,显得别致而高雅。每次洗澡时,宫女们将毛巾整齐叠好,每叠有25条,排列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包括了翘首、回望、喷水等多种图案。
澡盆的水温也有讲究,夏季保持在35度左右,而冬季则需保持在40度,确保水温始终适宜,既不太冷也不太热。更为重要的是,水要保持清澈见底,不能有一丝浑浊。
为了确保澡盆中的水温不变太冷,太监和宫女们时刻保持忙碌。有些太监负责外面烧水,宫女们则轮流往澡盆里加热水,同时舀出温度降低的水,确保水温始终如一。
每次洗澡前,宫女们会将毛巾用水浸湿,拧到不滴水,然后涂上特制的香皂,再细心擦拭慈禧的身体。一人负责擦背,一人擦胸,其余两人则擦拭两侧肋部和手臂。每次使用过的毛巾都会被丢弃,换上一条新的。如此反复四五次,直到最后用新的毛巾把香皂沫彻底擦净,尤其是脊背和关节的缝隙处,必须擦拭干净,否则慈禧会因发痒大发脾气。
洗澡的最后一环是涂抹香水。与普通人不同,香水不会直接涂抹在皮肤上,而是洒在布片上,再用它轻轻拍打在慈禧的身体上,让香气均匀地散发开。香水完成后,宫女们会再用一条干净毛巾为慈禧擦拭全身,确保她的皮肤完全干净,然后才帮助她穿上衣服,整个洗澡过程才算完结。
慈禧的座椅也是一大亮点,专门为她的身形定制,宽大舒适,四条椅腿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椅背可拆卸并且可以调节,方便宫女们进行更周到的服务。洗澡时,四名宫女会围绕着她,不停地帮助她擦拭身体。由于椅子较低,宫女们需半蹲半站,且要侧身呼吸以免气息喷到慈禧脸上,擦拭力度也必须精准,既不太重也不太轻。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慈禧洗澡的奢华程度非同凡响。而洗澡,只是她奢侈生活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慈禧的饮食也极为讲究。每次吃饭,桌上总是摆满了上百道菜肴,足足需要六张桌子来摆放。她随心所欲地品尝,觉得好吃的多吃几口,不喜欢的菜肴则由宫女和太监们处理。她的餐费每三餐大约就花费200两银子。
为了保持美丽,慈禧每天必须喝上大半碗人奶。她雇佣了好几个乳母,而这些乳母不仅需要是官员的妻女,还要长得清秀、干净整洁。
此外,慈禧对衣物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宫中养着一大群裁缝和绣女,每年根据季节为她制作不同款式的衣服,并且每件衣服上还要绣上与季节相匹配的花卉。即使她一天要换两三次衣服,也不重复穿任何一件,衣服总是崭新精美。
除此之外,慈禧还钟情于观看戏剧。为了满足她的喜好,颐和园专门为她建造了一座三层高的戏台,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举行一次歌舞演出。宫中的戏班子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布景和制作道具,每年的布景都会根据四季变化,和自然景色相协调,戏服也都是由精湛的裁缝精心制作。
慈禧不仅在生前尽享荣华富贵,就连死后的陪葬品也极为丰厚。她的葬礼几乎耗尽了大清的国库,而她奢华的生活背后,是国家和百姓的巨大负担。她的奢靡生活,除了令她自身的荣华无限,也促使了大清朝廷的腐败和无力抵抗外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