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能够取得成功的经验是:重视民生和招贤纳士
创始人
2025-09-13 05:02:54
0

作者:赵心放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中原各地群雄并起,熟悉文史的人都知道,有袁术、孔融、马腾、孙坚、袁绍等不少朝廷封侯的和地方当太守的,包括曹操在内,有一大把。在这些大V中,曹操估摸当初起事时只能算个小不点儿吧!不管论家世,还是论财力、地盘,都不如前述那些人物。办啥最终只有曹操能击败群雄,统一中原呢?

(一)重视民生实行屯田

当时的各方诸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拥兵自重,而曹操呢实行的是兵农合一的屯田制。让久在混战后的中原经济能够得到迅速恢复,安顿好流动人口,发展农业生产。

黄巾起事平息后,生产体系被破坏,老百姓流离失所,饥荒年复一年发生,粮食短缺得使有的地方出现人吃人。曹操是个文武全才。他作为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有不少反映现实的作品。他在《蒿里行》一诗中写道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当时社会惨状的真实写照。

曹操采取奇袭战术,使得走投无路的三十多万青州黄巾军被迫投降。曹操发现这支军队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携带家眷,边耕边战。爱动脑筋的曹操受到启发,参照此作法,在建安元年(196年)开始实施屯田制。把招降的青州黄巾军进行整编,由官府给予耕牛、种子和农具,平时进行农耕和训练,有战事时出征。这样一来,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土地有人耕种,军粮供应得到保证,兵源也得到保障,使得曹操在单纯拥兵自重,只知抢夺地盘和财富的诸侯中脱颖而出,建立了一种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秩序,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令诸侯”的方法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一行人好不容易摆脱董卓余党郭汜和李傕的控制,回到京城洛阳,但遭受兵灾后的洛阳,宫室被烧毁没地方住宿,连皇帝的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随行回洛阳的官员好些被饿死或被乱兵杀死。在走投无路之际,曹操听从手下智囊们的建议,将皇帝接到自己的地盘许都。这就是“奉戴天子”的大致过程。

其实把落难的皇帝接到自己地盘来供奉,曹操不是头一个有此想法的人,至少袁绍比他先有这个想法。袁绍的谋士沮授就曾给其建议过。袁绍开先曾心动,但手下的一些人,认为把皇帝接来,从此以后就要受朝廷的约束,不能自由自在的行事了。袁绍功败垂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遇大事不能当机立断,听到不同意见的袁绍犹豫不决了,左思右想一番,将此建议束之高阁。真格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哟。

雄才大略的曹操琢磨一番旋即就有了行动。他把皇帝接来后,

通过皇帝号令那些不听话的诸侯,不仅如此,在恢复农业生产、储备军用物资等各个方面,都占据了主动。

奉天子之命号令那些不听话的诸侯,与挟天子以令诸侯,说白了,说法虽然不同,其实实质都是那么一回事。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没吃到葡萄的群雄说的酸话。当然把皇帝接来供奉,不是完全没有坏处,但接来与不接来一比较,肯定接来的利要大于弊。

(三)招贤纳士壮大力量

曹操的不少重大决策,之所以做得及时和正确,和他广泛任用人才分不开。建安十五年(210年),他颁布了《求贤令》,“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的唯才是举,取得到了极大的成效,不少人才纷纷主动来投奔。在此举六位。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誉为“王佐之才”。荀彧不仅为曹操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还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确保战争的胜利。与此同时,荀彧为曹操举荐了大量人才,如钟繇、荀攸、陈群等,对曹魏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荀彧的侄子,曹操的重要谋士。他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在官渡之战中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立下大功。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

贾诩(147年-223年),字文和,原为董卓部将,后成为张绣的谋士。贾诩在曹操战袁绍、破西凉马超、韩遂等战役中均有献策,对曹操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曹操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日后称帝封他为太尉、魏寿乡侯。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挡了吕布、陈宫的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

郭嘉(约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谋略家,被誉为曹操麾下的“鬼才”。郭嘉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深远的见解,为曹操提供了许多关键的战略建议。他在曹操北征袁绍之子袁尚、袁谭的战役中,提出了一系列精妙的战略,帮助曹操成功平定了河北地区,巩固了曹操的统治基础。

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晔年少成名,人称“有佐世之才”。公元199年,刘晔跟随刘勋投奔曹操,之后屡献妙计,成为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

比如本文前说到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就是荀彧、毛玠提出来的,还得到了东汉朝廷中董昭的大力帮助。智勇双全、谋事果断的曹操,加上有这么多人才鼎力相助,能取得成功当然不足为奇。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在东汉末年,刘备寄居于荆州。此时,曹操正在逐步吞并北方的诸侯,而孙权则在江河之畔横行无忌。刘表统治着...
原创 秦... 我个人认为,秦始皇在选择继承人一事上一直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始终未能做出最终决定。扶苏作为长子,按照...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乱世中的许多人都成了历史的传说,而《三国演义》更是将这一时期的种种事迹和人物深深...
原创 五... 刘备从一个地摊小贩,成功蜕变为一位开国皇帝,这一路的辉煌成就,离不开身边谋臣与武将的鼎力相助。在谋士...
原创 关... 西楚霸王项羽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他是秦朝末年一个杰出的英雄人物,曾率领江东志士齐心协力抵抗秦军,最终...
原创 他... 深度好文计划 杨喜,作为弘农杨氏的开创者,原本是个无名小卒,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没有任何记载。然而,...
原创 有... 秦孝公 大家都知道,秦国最终统一了六个国家,完成了华夏大地的真正大一统。然而,这一切难道全是秦始皇...
原创 号...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智者诸葛亮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诸葛亮以其深厚的智慧与卓越的谋略...
原创 老... 老年赵云、黄忠和关羽,三人都是三国时期的猛将,曾以英勇的武艺震慑一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从青年...
原创 司... 在三国时期,司马懿是一位令人瞩目的魏国将领与智谋家,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才能。然而,在与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