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九一三后,立下大功的李德生为何作检讨?吴忠:他打错了电话
创始人
2025-09-13 04:31:25
0

九一三后,因职位特殊性,吴德、吴忠(北京卫戍区政委、司令)深得毛主席和周总理重用。同时,他们也是最先知道九一三变故的人。周总理代表毛主席和中央,向吴德、吴忠下令,要求卫戍区执行好紧急战备的任务。

鉴于局势和情况的不明朗,周总理要求吴忠、吴德对九一三严格保密,在整个北京市范围内仅限于他们两人知道,不允许向任何人泄露。当然,他人从别的渠道获悉此事,也跟二人无关。

为了防止有心人浑水摸鱼、借机生事,周总理指示吴忠、吴德,接下来的一切行动只向自己负责和报告。当时周总理只调动了卫戍区一支部队,进行大规模行动,如封锁北京所有机场,限制所有飞机的起飞。

卫戍区部队在吴忠、吴德的命令下,进驻所有机场,在机场跑道设置障碍物,将所有飞机的油料抽光,并对机场油库加强看守。机场的卫戍区部队,全部荷枪实弹,允许对任何一架没周总理命令强行起飞的飞机,进行开枪开炮击毁。

久经沙场的吴忠深知情况之危急,严格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关于卫戍区的部队调动,只对其一人负责。撇开了过去雷打不动的建制、指挥关系,建立一套新的指挥体系。不得不说,吴忠的胆子真的很大。

吴忠的理由很充分,一下就说服了吴德、杨俊生。当时在吴德、吴忠的建议下,周总理增加了卫戍区政委杨俊生,参与此次紧急战备的指挥。吴忠说,此次紧急战备任务没有通过军委、总部,是周总理代表毛主席和中央下达给卫戍区,并特意嘱咐只对他一人负责,这是从未有过的规定和要求,可见此次任务的特殊性。

而且总参谋长黄永胜、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空军司令吴法宪、海军政委李作鹏,跟101的关系不用说大家都明白。他们四人又都是军委办事组成员,我们要是报告给军委、总部,他们必然知道。到时候他们想做什么,我们也不好阻止。

更何况周总理的意思很明确,要求对九一三的消息严格保密,我们的种种行动一旦上报,势必引起不必要的动荡,各机关将出现各种猜疑和躁动,局势恐怕难以控制。”

吴忠显然已经进入战时状态,料敌先机,确保万无一失。吴忠、吴德、杨俊生统一意见后,便通知卫戍区作战值班室,命令卫戍区机关和部队,从现在起只执行周总理和办公室和自己三人的命令,对军委、总部的其他电报、电话只接听不回复,一切行动部署一律不上报。

在吴忠三人开统一意见的小会时,卫戍区部队已经在他们的命令下开始集结了,各级主官也进入相应的指挥岗位。三人一声令下,卫戍区部队火速行动起来,在13日黎明时,卫戍区部队全部就位,完成对北京严密控制的任务。

13日,军委下令调某机械化军和一些坦克师、炮兵师进京,加强战备力量,并指示所有进京的部队,归卫戍区统一指挥。

吴忠还是第一次指挥规模如此庞大,多兵种合成的机械化兵团。他有些激动和紧张,但一点都不慌乱,因为我军首支机械化部队就是他一手建设成的——担任第一机械师师长5年。

九一三后,其实没出什么动荡,但空军内还是出了问题。陆军因太过庞大,除毛主席外没人能掌握;海军因肖劲光在,李作鹏不能无法无天;唯独空军,因吴法宪参与创建,又是空军副政委到空军政委,最后做空军司令,做了21年时间,受101影响最大。

九一三时,周总理派出时任总政主任兼北京军区司令的李德生,代替自己前往空军,坐镇作战值班室。毫无疑问李德生在九一三立下了大功,周总理都尤为感念,可是在处理后续的一个问题上,他犯了关心则乱的错误。

九一三飞机北逃前,空军司令办公室副主任周宇驰提前收到消息:取消第二天一早飞广州的计划,你们赶快找飞机北逃,国外会合。可以说,周宇驰带人枪飞机外逃的时间,跟九一三北逃的时间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周宇驰带着于新野等人,抢在卫戍区部队进驻机场前,赶到沙河机场,乘坐直升机起飞。当时禁飞令已经下发,但周宇驰手握101的手令。坐镇空军作战指挥室的李德生最先收到消息,他立即报告周总理。

周总理闻讯也有些急切,语速极快地指示道:“这架飞机绝对不能让它飞走!要让它立即迫降,迫降不成就打掉,坚决打掉!”李德生命令北京军区空军,派出8架战斗机去拦截。由于两种飞机的飞行速度相差太大,战斗机无法接近直升机。

李德生见状果断下令,战斗机朝直升机开炮。在李德生部署战斗机的行动时,接到周总理命令的吴德、吴忠,也迅速调派卫戍区部队和相关民兵去附近地面待命,直升机一旦迫降就立即控制,里面的一张纸都不能丢。

13日凌晨5点左右,卫戍区渤海所向吴忠报告:发现直升机迫降现场,迫降现场已被包围和严密封锁,机上5人3人身亡、2人被抓,我们正在组织人员继续搜寻现场和附近地区。

吴忠立即作出指示:“对迫降区域进行戒严,严密保护现场。没有中央的指示,任何人不得接近。同时清点好直升机上物品,搜索附近地域,不放过任何一个有问题的地方。”

1个小时后,一支空军部队来到直升机迫降现场,向负责戒严的卫戍区部队提出:把直升机、直升机上的人和直升机上的一切物品,交给他们。卫戍区部队收到的是死命令,肯定不愿交,所以气氛有些剑拔弩张。

这支空军小部队见状,连忙解释自己也是收到命令行事的。戒严的卫戍区干部遂把此事上报到吴忠、吴德处。二人的意见很统一,那就是不交。

吴德、吴忠都认为:空军出的事,这些人和事又交给空军处理,显然是非常不妥当的;而且周总理没有指示,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不允许进入该区域。

而李德生那边,听闻卫戍区不让空军小队执行自己命令,选择直接把电话打到渤海所(没通过吴忠等人),要求把有关直升机的一切物品,送到空军司令部。而且这样的电话他一连打了两通。

吴忠收到渤海所报告后,更不敢放空军的人进去了。他决定先斩后奏,把空军的械缴了,再向周总理报告。周总理没有责怪吴忠的胆大行为,反而大为赞赏,夸他处理得很好,并重申了一遍:卫戍区全权负责直升机迫降地域的警戒任务。

李德生因这两通心急的电话,向毛主席、周总理作了检讨。吴忠后来回忆:我想不通这两通电话为什么,猜测可能是经验不足导致的。

从李德生后来一升再升的职务来看,那时确实是过于急切的无心之失,毛主席、周总理都表示理解。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原创 宣... 杨广,隋炀帝,是一个多面性的历史人物。尽管在历史上他被普遍视为暴君,但他在外貌和文采方面也颇具吸引力...
原创 陈... 元末明初之际,南方三大农民起义军之中,最有希望能够一统天下的就是陈友谅。为何占据先天优势,而却成为最...
原创 太... 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之后,清朝政府显然不可能坐视这一局势蔓延,心中自然充满了不甘。为了应对这一...
原创 虽...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永远地离开了人民,这位伟人用深邃的思想和超强的领导能力带着新中国勇攀...
原创 董... 有人曾经提问:为何需要学习历史?对此,董宇辉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历史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反思...
原创 国... 国家之间的关系没有完全的对等机会,而是依靠自身的实力与底蕴,作为最终的依靠。完全躺平的结果不是躺赢,...
“看·见殷商”展人气火爆 “看·见殷商”展人气火爆 本报记者  施  芳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10日第 11 版)...
三星堆为何没有文字?学者:组合... 当大众想要谈论三星堆的时候,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莫过于那个“千古谜题”——三星堆怎么没有发现文字? 迄今...
元霁蓝釉描金龙凤提壶:元代瓷艺... 在古代陶瓷艺术的宏阔版图中,元代瓷器以其雄浑大气的风格、精湛独到的工艺,占据着独特而关键的位置。元霁...
原创 末... #图文打卡计划# 1924年11月5日清晨,北京城吹着刺骨的寒风,末代皇帝溥仪的心情,马上也要像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