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被项羽追杀,将儿女扔下车嫌车跑的慢,他的大智慧几人能懂?
创始人
2025-09-12 21:03:26
0

大家都知道,刘邦在逃命时把一双女儿扔下车的事情,这一幕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中,流传千古。由于这一事件,刘邦的形象在历史中多次受到诟病,许多人对他这一行为深感不解和愤慨,认为即使是虎毒尚不食子,刘邦怎么能如此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呢?尤其这两个孩子还是他在年老时才有的,许多人认为这种做法太过冷酷无情。

刘邦在三十岁左右娶妻,那时的三十岁人已经被认为是年纪较大。而他起义时,已经48岁了,和项羽的年龄差距更为显著——项羽只有24岁,正值壮年。两人联手推翻秦朝,历时三年。到了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已年过五十,正是他被追杀逃命的时期。

然而,刘邦扔下孩子的这一决定,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份深不可测的智慧。若仅仅从表面看,许多人难以理解他为何如此决定。为了理清这个谜题,我们不妨先看看当时的局势。

根据《史记》记载,当项羽统一天下后,他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刘邦被封为汉中王,统治汉中一带。在那里,他积蓄力量,短暂休整之后,在韩信的带领下,他顺利占领了关中。此时,刘邦的敌人已经只有项羽一人。虽然他渴望推翻项羽,统一天下,成为像秦始皇那样的皇帝,但他也深知自己并非项羽的对手,甚至可以说,连天命似乎也在帮他。

在他手下有萧何、韩信、张良等一众能人。张良原本追随韩王,但韩王被项羽逼死后,张良选择投向刘邦,加入了这支强大的队伍。而且项羽为了制约刘邦,杀死了他们曾经的傀儡——义帝。此举为刘邦提供了为义帝复仇的理由,这为刘邦发兵打项羽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借口。

刘邦集结了各路诸侯,联合了对项羽不满的力量,开始讨伐项羽。他们的目标直指项羽的都城——彭城。由于项羽此时远征齐国,而彭城的防守仅由范增一人把守,刘邦认为这是攻占彭城的最佳时机。而他手下集结的四十万大军,让他充满信心。

然而,项羽并没有掉以轻心。他的都城彭城不容有失,必须亲自回防。于是,他紧急集结了三万精锐骑兵,采取白天休息、夜晚赶路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彭城。刘邦未曾料到项羽如此神速,且项羽的骑兵战力极强,完全是让刘邦猝不及防。项羽的骑兵在夜晚悄然逼近,刘邦和他的部下尚未做好防范准备。

彭城之战中,刘邦等人陷入了恐慌,原本意气风发的他们,此刻被项羽的神速反击打得措手不及。刘邦和其他诸侯王在项羽的压迫下选择了逃命。即便是韩信,也未能参与此次战斗,他应当是在别处围困敌人。项羽一举攻破了刘邦的防线,迫使他和车夫夏侯婴一同逃离彭城。

在这逃命的过程中,刘邦遇到了同样被追杀的儿女。为了逃脱追兵的追击,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扔下车,这个举动至今让很多人无法理解。刘邦的车虽然豪华,但却十分沉重,而且车上有四个人,包括车夫夏侯婴在内,根本无法摆脱追兵。于是,刘邦为了加速逃脱,将孩子扔下车,让车夫继续赶路。为了逃命的速度,他甚至对夏侯婴发火,命令其迅速带车逃跑。

其实,刘邦扔孩子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项羽此时对他恨之入骨,如果孩子继续随行,追兵一旦赶上,刘邦和孩子都将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若是将孩子扔下车,至少可以给他们一线生机。孩子们丢下车后,追兵可能不会特别留意,毕竟他们要追的是刘邦,而非无名的孩子。换句话说,孩子们或许能逃出生天,而刘邦也可以继续逃命,有机会东山再起。

这一决策,不仅从生存角度来看是最理智的选择,而且也是为了确保自己能继续为未来的复仇和汉朝的建立做准备。尽管这一行为极其冷酷,且令人心痛,但在当时的生死存亡的关头,刘邦的决定无疑是最符合情势的。

刘邦最终成功逃脱,并且因丁公的“放过”得以捡回一条命。后来,当刘邦当上皇帝时,丁公想借当年的恩情投奔刘邦,结果却被刘邦所杀。刘邦的理由很简单:丁公若不放他一马,项羽便能独霸天下,刘邦岂能因丁公的“宽恕”让自己失去一切?

回顾刘邦扔孩子的这一举动,虽然看似冷血,但实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为了全家的安危,为了能够在更大的战场上反击敌人,他选择了用这种方式保全自己和孩子的生命。至于别人如何评价,刘邦的命运已经证明了他做出的选择是最理智的。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三国志·战棋版》PK7黄天蔽... 哈喽大家好啊,刚刚三棋官方发布了PK7新剧本黄天蔽汉的赛季介绍,快跟着随风的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新武...
原创 二... 1946年的东京街头,一群身着旧式和服的少女排着队走进区政府。她们平均年龄不到14岁,稚嫩的脸上满是...
原创 解... 明末清初的八旗制度可谓是东亚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星辰之一。这一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大明王朝的末期,由女真族...
原创 三... 曹操为父报仇,东征徐州 在曹操为父报仇的东征过程中,徐州牧陶谦面对曹操的大军,无力抵挡,只能听从糜竺...
原创 中... 公元前1046年,武王击败商朝,正式建立了周朝,并对数百位参与战斗的诸侯进行了封赏。随着时间的推移,...
原创 从... “军阵”一词,通常指战场上军队各个战术单位的排列与站位,也包含了各战役单位的战斗部署及作战方案。古人...
原创 清... 皇贵妃——明清后宫中的特殊地位 皇贵妃,作为明清时期后宫中一种独特的妃嫔等级,其地位仅次于皇后,拥...
原创 李... 聪明的人,无论在哪里,总会赢得他人的喜爱。清朝的大太监李莲英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17岁时,他通过做...
原创 1... 1997年2月,北京的韩国大使馆一时成为了全球媒体的焦点。朝鲜高官黄长烨带着助手走进大使馆,申请政治...
原创 刘...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古语揭示了历史的残酷现实,尤其在中国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