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年仅20岁的胡亥登上了皇位,那个夜晚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将父亲的三百名妃嫔一并处决!”这一命令的背后,不难看出胡亥内心的自私和欲望,他无疑是在为自己心爱的妃子们腾出更多的空间,让她们享受皇宫的奢华生活。更为残忍的是,胡亥不仅下令杀害了父亲的妃子们,还亲手处决了33名自己的兄弟姐妹,这一切无疑是源于他的个人欲望和冷酷无情。
胡亥天生并非一个聪明绝顶、武艺高强的人,远不如自己的哥哥扶苏。事实上,扶苏才是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人。然而命运对扶苏却极为不公——嬴政在外巡游时因病突然去世,原本安定的政局一下子变得动荡不安。在这个时刻,权臣赵高利用机会,篡改了嬴政的遗诏,决定扶持胡亥登基。
赵高选择胡亥作为傀儡的皇帝,并非没有原因。首先,胡亥沉迷享乐,完全没有政治抱负,这使得他极易被操控。其次,胡亥曾是赵高的学生,对赵高极为信任,心甘情愿地听从赵高的指挥。当赵高向胡亥透露自己的计划时,胡亥虽然心生恐惧,担心阴谋败露会危及性命,但最终还是无法抗拒权力的诱惑,选择答应赵高。
为了确保自己的篡位计划能够顺利进行,胡亥必须首先除去他唯一的兄长——扶苏。于是,赵高和胡亥联合伪造了一份遗诏,指控扶苏“不孝”,并命令他自尽。扶苏收到诏书时,眼中含泪,身体剧烈颤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愤怒,但他依旧表现出对父亲的极高敬意,冷静片刻后,他擦干眼泪,说道:“父皇赐死,死得其所。”然后,他拔剑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扶苏虽然英勇且聪明,但缺乏足够的政治手腕,最终因刚正不阿和过于真诚,成为胡亥权谋下的牺牲品。
胡亥即位后,逐渐展现出他残酷的一面,面容愈发凶狠,毫无任何顾忌。上任后的第一件事,胡亥便将赵高提升为郎中令,并进一步任命他为丞相,牢牢掌控朝政。赵高则不断在胡亥耳边低语,劝他说服自己彻底清除所有可能威胁其政权的力量。于是,胡亥开始了更加血腥、残酷的清洗行动。
赵高的阴谋逐渐展开,胡亥的兄弟姐妹们被认为是潜在的威胁。赵高暗中挑拨胡亥,将这些亲人视为“隐患”,并声称他们心怀不轨,伺机谋反。于是,胡亥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血腥清洗,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他毫不手软地处决了多个兄弟姐妹,甚至那些根本没有威胁的亲戚也未能幸免。
《史记》记载了胡亥残忍处决六位哥哥的经过,这些哥哥毫无反抗之力,一个个被胡亥无情地斩杀。此外,胡亥的眼光还投向了将闾三兄弟。尽管他们平日行事谨慎小心,没有任何明显的罪行,胡亥还是决定将他们囚禁在宫中。最终,胡亥和赵高捏造罪名,称他们“不尽臣道”,迫使三人自尽。“天啊!我们无罪!”将闾三兄弟痛心疾首地喊出了这句最后的话,然后拔剑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几天后,胡亥再次下令将其他兄弟姐妹拖至咸阳街头游街示众,最终集体处决。即使是那些根本没有威胁的姐妹们,也未能逃脱这一命运。
胡亥以为通过这些血腥的手段,他已经稳固了自己的帝位,于是彻底放纵自己,沉迷于后宫的奢华生活,不再关心朝政。然而,背后的一切,实际上早已被赵高掌控。为了给心爱的妃子们腾出更多空间,胡亥毫不犹豫地下令将父亲嬴政的三百名嫔妃一同拉去陪葬。这一切的背后,完全是胡亥为了自己的享乐和欲望所做出的冷酷决定。
从此,胡亥完全沉迷于奢靡的生活中,忘却了国事,所有的朝政事务都交由赵高打理,而赵高则毫不留情地清除一切可能威胁到自己与胡亥权力的人。赵高虽然手握实权,但他并不关心国家的未来,反而充满私欲,一心满足自己的欲望。他暗中操控朝政,清除与他有矛盾的高官,最终将整个朝廷拖入混乱之中。胡亥则在这种放任自流的状态下,逐渐走向毁灭。他无力应对国家的危机,反而选择继续沉溺于享乐,而这正是他走向覆灭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