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一历史事件,其实可以简单明了地总结为,如果秦二世胡亥真的想杀掉赵高,那无疑就像宰杀猪鸭一样轻而易举。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胡亥根本没有考虑过要杀赵高。而子婴能成功地杀掉赵高,仅仅是偶然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整个过程实则并非坦途。
说胡亥无法杀掉赵高,这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尽管秦二世曾将权力下放给赵高,让他在朝中肆意妄为,但实际上,胡亥一直掌握着核心权力。具体来说,赵高是在胡亥的默许下施展权术,胡亥只是不想亲自插手政务,但在重大事件上,最终的决定权仍然在他手中。
例如,当涉及到对皇族或李斯的处置时,赵高必须认真展开调查,找到充分的理由,并在得到胡亥的同意后才能付诸实施。即便是杀掉李斯这样的重要人物,胡亥也只能把权杖高高举起,简单一笔了结。
由此可见,胡亥手握生杀大权,根本原因在于他对赵高的过度信任。而如果有一天他决定要杀赵高,那过程将和处理李斯一样轻而易举。
至于赵高能够杀掉秦二世,这同样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才得以实现。他通过各种手段把秦二世从戒备森严的皇宫诱骗到望夷宫,并且在将胡亥的权力进行转移后才开始下手。如果事情发生在皇宫内,赵高则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在当时的宫廷之中,只要胡亥决定采取行动,赵高立刻就会被迫让位。因此,说秦二世无法杀掉赵高,这种看法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再而言及子婴杀赵高,其实这也绝非易事。虽然整个过程只有短短五天,但实际上却是谨小慎微、周密布置的成果。见赵高杀了胡亥后,立即夺取了皇帝印玺,意图迅速称帝。可在发现无人响应时,他不得不失落而退,找到为数不多的其他皇室成员之一,试图将子婴作为傀儡来替代自己。
可见,子婴对此早已心存不满,并暗中与他人联络,准备将赵高置于死地。然而,杀掉赵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代学者李开元也指出,赵高身材魁梧、骑术高超、武艺不凡,一般几个人根本无法靠近。而在他身边,还有众多心腹护卫,想要暗算他并非易如反掌。
正因为如此,子婴才故意利用赵高心急如焚以及对自己的轻视,伪称身体欠佳,要求斋戒五日后才会登基。在此期间,他与宦官韩讨论周密计划,反复演练,提前设下埋伏。而赵高在急躁的情绪中,疏忽大意,未能加强警惕,便好巧不巧地前来与子婴会面,这才给了子婴刺杀的良机。
可以想见,如果子婴没有抓住这个独特的机会,在其他环境之下,赵高凭借掌握的权势、严密的保护,子婴几乎不可能如愿以偿,成功杀掉赵高。
综上所述,若秦二世确实有意图杀掉赵高,那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没能做到完全是因为他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而子婴则是把赵高的一次千载难逢的疏忽机会抓住,才得以最终实现对赵高的致命一击。否则,想要杀掉赵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