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在清朝时期曾是地位最为尊崇的民族。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满族总共有超过六百个姓氏,其中有八个姓氏的家族力量较为雄厚,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可随着清朝的灭亡,这些姓氏曾经的荣耀与光辉逐渐消失。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这八大姓氏的后代纷纷改为汉姓。那么,这八大姓氏究竟改成了哪些汉姓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佟佳氏
早期的满族是以渔牧为生的民族,随着不断迁徙和渔猎活动的进行,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部落群体。为了标识身份,满族人常常以地名作为姓氏,佟佳氏便源自“佟佳”这一地名。佟佳氏的族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今,许多佟佳氏的后代直接使用姓氏的首字“佟”作为汉姓。此外,部分后人还以“童”、“仝”等近音字作为姓氏。比如,著名演员佟大为和仝卓便是佟佳氏的后代之一。
2、瓜尔佳氏
提到瓜尔佳氏,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电视剧《甄嬛传》中那个性格高傲、飞扬跋扈的祺贵人。瓜尔佳氏的姓氏和佟佳氏一样,源自地名。由于满语中的“瓜尔佳”与“关”字发音相似,因此自清朝中期开始,瓜尔佳氏便开始使用“关”作为汉姓。由于姓氏的关系,瓜尔佳氏的后人,演员关晓彤,也因此得到了“格格”的昵称。香港著名女星关之琳也是瓜尔佳氏的后裔。
3、马佳氏
马佳氏最初的姓氏为“费莫氏”,这也是元明时期的原姓。随着马佳氏族人的迁徙,他们选择以地方名“马佳”作为姓氏。如今,马佳氏的后代大多已经使用“马”作为姓。
4、索绰罗氏
索绰罗氏的姓氏历史较为复杂,经历了多次的迁徙与变更。最初,索绰罗氏有多个姓氏,但到了明清时期,他们最终以“索绰罗”作为自己的姓氏。到了清朝末期,许多索绰罗氏的后代开始以姓氏的首字“索”作为汉姓。
5、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源自女真大部的纥石烈部,曾是满族中一个显赫的家族。赫舍里氏的后代在满族中地位显赫,今天,他们的后人常常以“何”或“赫”作为姓。赫舍里一名的汉译为“高”,因此部分赫舍里氏的后代也改姓“高”。
6、富察氏
富察氏在金代时名为蒲察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到了清朝,富察氏仍然是一个显赫的家族。乾隆帝的宠妃——富察皇后以及大学士傅恒都出自富察氏。如今,姓“富”或“傅”的人也有可能是富察氏的后代。
7、那拉氏
那拉氏,也称为纳兰氏,历史上极为显赫。著名的诗人纳兰性德便是那拉氏的后裔。历史上,许多那拉氏的成员入宫为皇帝后妃,其中清末的慈禧太后便是叶赫那拉氏的族人。那拉氏有四个分支,分别是叶赫那拉、哈达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尽管这四个分支并不属于同一宗。如今,许多那拉氏的后代改姓为“那”。例如,著名歌手那英便是那拉氏的后代之一。
8、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是满族最古老且地位极高的姓氏之一。许多人对这一姓氏有所耳闻,因为甄嬛传中的甄嬛原型便是来自钮祜禄氏的雍正后宫。钮祜禄一词的满语意思为“狼”,这一姓氏与满族祖先崇拜狼的图腾有着深厚的联系。钮祜禄氏曾在金朝开始使用该姓氏,并经历了几次改动,但最终还是因为对狼的崇拜而固定为钮祜禄。钮祜禄氏的汉姓通常根据其满语的意译取为“郎”。
总的来说,满族的这八大姓氏,包括其他满族人的汉姓改动,往往都源自原姓氏的首字或意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尽管大多数满族人已经改了汉姓,但根据我国法律,公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姓氏,因此仍然有部分满族人保持了传统的满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