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客到了骚年
他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那个最完美的领袖与统治者,也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在43位美国总统中最杰出的领袖。林肯坚持废除黑人奴隶制,坚决捍卫国家统一,拒绝国家分裂,他的理想是让美国的土地不分种族,人人平等。
然而,英雄并非一蹴而就,林肯的英雄之路也并非从一开始就注定伟大。小时候我们阅读的故事里,英雄似乎总是从小就显现出英雄的特质,但历史却总是揭示出,英雄往往是在不断失败中炼就的。
1861年2月8日,南方各州宣布成立“美利坚联盟国”,那时的林肯依旧幻想着通过妥协保住联邦的完整。北方的资产阶级虽然反对奴隶制,但他们与南方有着复杂的经济联系,他们害怕战争的爆发会破坏合同和债务的履行,因此并不愿意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1861年3月4日,林肯在华盛顿宣誓成为美国总统。在他的就职演说中,他提到:“南北双方都呼求上帝的保佑,但上帝不可能同时支持两方。”林肯警告道:“而我,则有庄严誓言,捍卫并保护联邦。”
在前往华盛顿的途中,林肯脸上并没有喜悦的表情,反而是一种预感到牺牲的悲壮,他似乎已意识到,这场冲突无可避免。
上任后,林肯为了恢复南部各州与联邦的联系,做出了妥协,承诺尊重各州的奴隶制度,并执行《逃亡奴隶法》。多年的政治历练使得林肯成为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目标是既要废除奴隶制,又要保持联邦的统一。
然而,南方并不满足于这些妥协,他们要求更多的权力,甚至要求建立新的奴隶州,而共和党在竞选时已明确提出“不再给予奴隶主一寸新的土地”。因此,南方的要求注定无法得到联邦政府的同意。
南方的反应就是宣布战争。1861年3月6日,南部同盟临时议会授权杰佛逊·戴维斯征召军队。到1861年3月12日,联邦在南部的要塞中只剩下查尔斯顿港的控制权,安德森少校在这个孤立无援的地方被迫坚守。
安德森求援,要求补给,最终将守军撤至萨姆特堡。萨姆特堡位于查尔斯顿港外的小岛上,只有不到两百名官兵。在那里,唯一的一艘给养船因遭炮击未能成功抵达。林肯决定派遣另一艘船前去运送补给,并通知南方,这只是向要塞送去食物。
南方若不干预,政府和要塞都能保全;若动武,战争就此开始。正如中国人强调“不能先开枪”,美国当时也深知这一点。最终,在运送补给的船只从纽约出发时,南方也集结了大批军队向萨姆特堡进发。
1861年4月12日,补给船还未到达,南方将领皮埃尔·博雷加德率军攻占了萨姆特堡,安德森投降,撤离时带走了那面被打成两半的国旗。
林肯的和平希望破灭,他只能背水一战。
一百多年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回忆录《领袖们》中揭示了林肯的政治优先事项:“林肯首先考虑的并非解放黑奴,而是维护美国的统一。”这确实符合林肯作为国家领袖的责任与现实考量。
但无论如何,林肯因解放黑奴而获得的历史光环已经存在一百多年,我们并无需去否定它。更重要的是,南北战争并非以解放黑奴为起因,而是南方的得寸进尺最终引发了武装冲突。解放黑奴只是战争中的副产物,是北方获胜后附带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手段。
1861年4月15日,林肯宣布征召令,招募75000名志愿军,5月32日,又增加招募42000人。林肯当时仍认为南方叛乱很快就能平定,因此规定士兵服役期仅为三个月。
北方的工人和农民纷纷应征入伍,大城市中的移民工人也组建了各自的军队。纽约的爱尔兰人组成了“不死鸟联队”,德意志人则有了“卡尔伯联队”,意大利人组织了“加里波第卫队”,这些部队成为了首批开赴弗吉尼亚战场的军队之一。
著名废奴主义者格里特·史密斯出资装备了一个黑人军队,并将自己的儿子格林·史密斯送往前线,自己则放弃薪水。
不久后,弗吉尼亚、阿肯色、田纳西和北卡罗来纳四个州脱离联邦,加入了南部同盟,叛乱州达到11个。另有密苏里、肯塔基、特拉华和马里兰四个州陷入摇摆,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
当时的南方,因强烈的情感投入和自认为的文化优越,迅速动员起来。南方人认为自己才是美国的根基,他们自诩为最“正宗”的美国人。
在南方人才优势面前,林肯在议会上做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力图鼓舞北方民心。他提出,南方要求脱离联邦,却不愿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的行为是否公正?他指出,南方的宪法中删去了“所有人生来平等”的字句,并且通过了强调各州独立的新宪法。
林肯进一步解释道:“我们所打的这场战争,旨在维护一个政府形式,这种政府旨在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卸掉不应承受的负担,为每一个辛勤工作的人扫除障碍。”
他总结道:“我们必须向全世界证明,选举胜利者有能力平定叛乱,并证明使用选票解决问题比使用武力更加正确。这将证明,任何通过选举无法获得的东西,不能通过战争获得。”
林肯的动员工作虽然短暂,但战争的成败依然将由战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