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扶苏无疑是一个比胡亥优秀得多的皇帝候选人,但就算扶苏真的登基为帝,历史的轨迹也不会有太大改变。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秦始皇的长子扶苏颇具美名,他对父亲秦始皇的劝谏显示出他的仁慈和远见。扶苏坚定地反对父亲实施的焚书坑儒和对士人的严厉制裁,曾多次上呈奏章,试图说服秦始皇。扶苏认为,国家刚刚平定,百姓尚未安稳,远方的人民尚未聚集,士子们依旧在学习和仿效孔子的教导。此时,再用严酷的法律惩罚士人,他深恐会导致天下的混乱。
虽然扶苏的才干或许无法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媲美,但他的能力无疑远胜昏庸的胡亥。胡亥在被迫自刎的时候年仅24岁,三年的皇位生涯使得原本强大的大秦帝国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在历史的评分标准上,胡亥恐怕毫无疑问是一个失败的领袖,名列“坑爹之王”的第一位。
然而,即使扶苏逼真地坐上皇位,历史的进程依然难以改变,秦朝的覆灭和随之而来的动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把后世的明君视为历史修正的契机,扶苏即便即位,依然只会是那些英明皇帝中的一位。提到后来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或是“开元盛世”,这些良明的皇帝犹如瞬间绽放的昙花,为封建社会带来过短暂的光明,然而不久后又回到封闭与落后的黑暗统治,王朝必然走向衰落。
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已经证明,这种变化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只要封建制度不进行根本的改革,循环的轮回便会持续进行,从兴盛到衰落,然后再更换一个新的皇帝。即使是像扶苏这样理想中的好皇帝,也仅仅能够为王朝延续短暂的生命。因此,无论扶苏如何优秀,能够与汉武、唐宗、宋祖等历史名君相提并论,王朝更迭的命运依旧无法改变,秦朝最终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完〉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感谢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