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门峡古墓挖出两位古虢君:一位是天子诤臣,一位是国人暴动祸首
创始人
2025-09-10 23:03:53
0

头条群星9月榜:虢国的历史与谜团

关于虢国的历史记载相当零散且模糊,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虢国是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它由周武王在灭商后,封给了他的亲叔叔。公元前655年,晋国联合虞国攻灭了虢国,至此,虢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失,留下了“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千古遗训。

然而,尽管虢国早已不复存在,它所遗留下来的种种谜团依然困扰着我们:这个王国的建立者到底是谁?为何古代文献对它的地理位置记载模糊不清?为何会出现东、西、南、北、五个不同的虢国?这些虢国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1991年,河南三门峡的虢国墓地被发现,这为破解这些谜团提供了新的线索,并揭开了古虢国的神秘面纱。

东西虢君之争

根据《左传》和《国语》的记载,虢仲和虢叔是周文王的亲弟弟,他们都是辅佐纣王的重要人物。武王灭商之后,将两人分别封在王畿的不同地方,成为周王朝的藩卫与防线,这一举措显示了武王对他们的深厚信任。虢仲被封在制邑(今河南荥阳),被称为“东虢”;而虢叔则被封在雍邑(今陕西宝鸡陈仓),被称为“西虢”。

虢仲和虢叔的后代大多在王室担任要职,参与了管理国家事务或指挥南征北战。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在周夷王时期,虢公曾出征太原,虢仲则被派去征讨淮夷。此外,虢氏宗族中的一些成员还曾长期掌管王室的精锐近卫部队——虎贲,“虢公”成为了象征尊贵地位的头衔。

然而,史书对于东虢和西虢的封地存在不同的记载,有的说“东仲西叔”,也有的记载“东叔西仲”。这种争议源于先秦文献对虢仲和虢叔封地的模糊描述,尤其是虢仲和虢叔的后代有相同名字的情况,使得后世在理解虢国历史时出现了不少混淆。

南北虢国之谜

1955年,考古学家在河南三门峡的上村岭发现了一个占地32万平方米的大型墓地。虽然发掘工作只完成了200余座墓葬,但从中出土了超过三万件文物。这些墓葬的主人身份各异,既有太子、贵族,也有平民,但墓葬等级差异显著,墓葬规格的高低可见一斑。考古专家确认,这个墓地属于古虢国的一处公墓。

问题在于,东虢和西虢的封地都不在河南三门峡一带。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东虢位于今天的河南荥阳,西虢则在陕西宝鸡的雍州,距离三门峡大约有五百公里。这与三门峡虢国墓地的发现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按照当时的封国规模,大国的封地一般不会超过百里,而小国的封地也不应超过五十里。那么,三门峡的虢国墓地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深入研究史料后,学者们发现,虢国并非仅分为东虢和西虢,还包括了南虢和北虢。《汉书·地理志》中提到过“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南虢在焦城,北虢在大阳”,这是关于虢国四个地区最早的记载。

那么,南虢和北虢又从何而来?《路史》中的记载指出,公元前767年,郑国征服了东虢,继而吞并了其土地。不久,周平王将东虢君的后代虢序封于下阳(今山西平陆),并称之为“北虢”。而南虢则源自西虢。西周末年,西虢在朝廷动荡和猃狁侵扰的背景下,逐渐向东迁移。它在迁徙过程中,在古陕州(现今三门峡)建立了新的国家,这便成为了后来的南虢。

今天,三门峡的上阳城遗址正好位于这个地区,且北边便是上村岭的虢国墓地。因此,从地理角度来看,三门峡的虢国墓地正是“南虢”的遗址。而南虢是否确实来源于西虢的东迁,仍然是考古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虢国墓大发现

1990年,三门峡虢国墓地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在编号为M2001的虢君墓中,出土了九鼎及一条40米长、5米宽的车马坑。随葬的文物多达3000余件,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青铜编钟和鼎上的铭文,这些铭文揭示了墓主人的身份——虢文公子段,他是西虢国的国君。

据《竹书纪年》记载,虢文公曾是周宣王时期的西虢国君,也是周王朝的重要大臣。尽管史书对他记载简略,但有记录表明,虢文公曾因劝谏宣王废除每年天子示范耕种的传统而遭到王的忽视。

1991年,考古学家再次在虢国墓地发现了一座四壁涂满淡绿色颜料的虢君墓。该墓出土了九鼎及3200多件随葬品,墓主的身份比虢季的墓主更加显赫。随葬品上的铭文指出墓主为“虢仲”,而且根据碳14测定,墓葬的年代可追溯至西周晚期,正值周厉王时期。

通过对铭文和文献的研究,专家确认墓主是周厉王时期的西虢国君虢公长父,他是虢仲的弟弟,也是周王朝的重臣。虢公长父曾因征战未果而导致国库空虚,最终加剧了王朝内部的动荡和“国人暴动”。此后,他将西虢迁至三门峡一带,建立了“南虢”国家。

历史真伪的验证

三门峡虢国墓的出土不仅为史实提供了验证,也揭示了某些历史内容的错误。例如,《水经注·河水卷四》曾提到南虢的始君为“虢仲”,国都位于上阳城,这一记载得到了考古发现的证实。然而,关于“西虢东迁”与“平王东迁同时进行”的说法,则被考古证据推翻。实际上,南虢的建立要早于平王东迁,时间大约是在周厉王时期。

五虢百年团灭

从汉代开始,史籍中提到了五个虢国,导致学术界长期困惑。然而,今天的考古发现表明,虢国只有初期的东、西虢之分,而南北虢是西虢在西周末年的东迁所形成的。其他的“虢”则是没有参与东迁的支族。随着历史的演变,五个虢国的命运逐渐走向灭亡。

东虢最早灭亡,约在公元前767年。之后的“小虢”被秦国所灭,北虢和南虢则相继被晋国消灭,直到公元前655年,晋国完全吞并了南虢。从虢国建立到最终灭亡,整个历史历时约四百年。

今天,三门峡虢国墓地的发掘,为我们了解虢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揭示了虢国对周王朝兴衰的深刻影响。

相关内容

组团去广东潮汕纯玩两天要多...
假期来临,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美食和迷人的自...
2025-09-10 09:03:52
耍到不想走的成都千年古镇,...
◀ 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 ▶ 溪水穿镇而过 明清老房尚有人家 烟火气...
2025-09-10 09:03:32
邂逅成都版“小洱海”!红杉...
踏入这片秘境,我才懂得什么是 “人间仙境”。 最近发现了一处藏在成...
2025-09-10 09:03:22
广东潮汕两天一夜旅游人均花...
前段时间,我一直心心念念着去潮汕旅游,那片充满历史韵味与美食诱惑的...
2025-09-10 09:03:04
原创 ...
在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里,关羽失荆州无疑是一个极具震撼性的重大事...
2025-09-10 09:02:54
原创 ...
类别:历史,内容:韩信的军事天赋如何卓越?以小胜大,三万汉军克敌二...
2025-09-10 09:02:51
原创 ...
一个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比命运本身更为重要。——洪保德 我国有...
2025-09-10 09:02:46
原创 ...
《三国》一书中最让人感到激动与快意的,莫过于那面鲜艳的红色旗帜,它...
2025-09-10 09:02:38

热门资讯

原创 奥... 图为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如今的土耳其,虽然综合国力并不突出,位于亚洲和欧洲的中游水平,但回望历史,曾...
原创 他... 在曾经的国民党高层,有不少阴谋诡计之士,也不乏在战场上英勇善战的悍将。当蒋家王朝岌岌可危时,一部分曾...
原创 “... “冗”一字在中国汉语中较为生僻,使用较为局限,尤其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少见。它的使用最为频繁的时期是在中...
原创 韩... 韩信被誉为“兵仙”,在军事上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确是一位极为难得的军事人才。然而,令人生感遗憾...
原创 清... 古人对待头发的态度极为重视,他们视其为父母赐予的恩赐,不愿轻易将其剪去,认为这样一来就会对父母的恩情...
原创 徐...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滥杀功臣而受到广泛的批评,这其中尤以蓝玉案最为臭名昭著,涉及到的死者人数达到数...
原创 为... 在太平天国的初期,太平军的势头如日中天,曾一度将清朝政权逼至崩溃的边缘。尤其是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那段...
封狼居胥:霍去病,大汉王朝最耀... 狼居胥山顶,寒风如刀,一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将军手执祭器,向天地宣告汉家疆域的北扩。 两千余里外的...
原创 今... 上个世纪在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许多日本年轻人可能在30岁以前就步入中产实现财富自由,各行各业做产...
原创 末... 末代皇帝溥仪:从紫禁城到华龙陵的沧桑浮沉 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烽火燃起之前,中国正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