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许多以防守著称的大将。比如曹仁,曾在樊城防守致关羽兵败身亡;张辽,他凭借着7000人抵挡住孙权十万大军的攻势;郝昭则在陈仓成功守卫,令诸葛亮的北伐遭遇失败;还有司马懿,也是一位防守高手。蜀汉方面,同样有两位顶尖的防守将领。然而,刘备为何没有选择他们来守卫荆州,而是安排了关羽呢?
一、霍峻
霍峻,是刘备麾下最为杰出的守城大将之一。自从刘备占领荆州后,他便心怀益州,渴望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机会,这一目标一直未能实现。张松,是刘璋手下的一名别驾,从事大臣职务。张松认为刘璋性格软弱,根本不配继续领导益州。于是,张松决定投靠曹操,并在208年刘琮投降曹操后,趁机与刘璋派出的使者带着益州的地图,向曹操表达自己将益州奉送的意图。曹操对张松的丑陋相貌心生不满,觉得派张松出使有些侮辱自己的意思,态度因此冷漠,这激怒了张松。最后,张松愤然离开了曹魏,回到益州时受到了刘备的热情接待。他看出刘备是一个值得效忠的明主,于是将益州的地图献给了刘备。
在回到益州后,张松借机劝说刘璋邀请刘备入川协助抵抗张鲁。刘璋这个昏庸之主没有识破张松的用意,便同意了。刘备带兵入川后,不仅没有帮助刘璋与张鲁作战,反而挑起了与刘璋的冲突。刘璋虽有不少精兵良将,但其中的杨怀、高沛等人仍给刘备带来极大困扰。刘备的谋士庞统在攻打雒城时被敌军将领张任射杀,这让刘备陷入困境。于是,刘备紧急召回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等人,最终在他们的帮助下,打败了刘璋,成功占领益州。
刘备能够顺利夺取益州,庞统、诸葛亮、张飞等人的贡献不可或缺,但霍峻的作用也同样巨大。霍峻是刘备入川时的一员悍将,起初刘备的兵力有限,仅给予霍峻数百人驻守战略重地葭萌城。刘璋得知两军交恶后,派遣将领扶禁、向存率军一万人围攻葭萌城。面对数倍敌军,霍峻不仅没有被击败,反而坚守一年之久,直到刘璋军队士气低落、疏于防备时,霍峻突然发动反攻,大败敌军,甚至斩杀了敌军主将向存,为刘备征服益州立下赫赫战功。尽管之后霍峻被任命为梓潼太守和裨将军,但他不幸早逝,未能继续为刘备效力。
二、魏延
魏延,同样是蜀汉防守方面的一位悍将。魏延随刘备参与了入川作战和汉中之战,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表现中规中矩,未能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度。刘备在占领汉中后,令人意外地没有选择张飞镇守,而是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当时,刘备曾问魏延:“你接下这个重任,有什么打算?”魏延坚定地回答:“若曹操动用全力来攻,我愿为大王挡住他;若是偏将领带领十万大军来袭,我愿吞并他们。”魏延接管汉中后,他迅速在周边险要地带布下防线,阻止敌军深入,确保了汉中的稳固防守。魏延的防守策略非常成功,使得汉中在十余年间始终未被曹魏攻破。
然而,魏延去世后,由王平接替了他的防守工作,并延续了相同的策略。王平的防守仍然有效,曹魏始终无法攻下汉中。但当姜维接手汉中防线时,他觉得过多的兵力分散在各个险要关卡是对资源的浪费,便将兵力集中到汉中城内,结果仅仅一个月,曹魏便攻破了汉中。由此可见,魏延防守汉中的策略在当时确实非常有效,但他的死后,防守逐渐被削弱。
三、关羽与张飞
尽管霍峻与魏延都是蜀汉顶尖的防守大将,但镇守荆州这一重任却非同小可。荆州是刘备的根基,不仅仅是一个城市,而是关系整个蜀汉政权的战略要地。荆州有七郡之地,其中刘备控制了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南郡和江夏郡的一部分。刘备需要一位威信极高的将领来管理荆州,执行军事和政治事务。霍峻和魏延资历尚浅,若由他们去镇守荆州,恐怕难以服众。
同时,镇守荆州的将领不仅要防守曹魏,还要为刘备北伐曹魏,协助扩张蜀汉势力。刘备阵营中的只有三个人具备这个能力,那就是诸葛亮、张飞和关羽。虽然张飞武勇无比,但因酗酒导致误事,刘备曾将徐州交给张飞守卫,但因张飞酒后失误,被吕布夺取了徐州,张飞的死亡也与此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张飞并不适合镇守荆州。
诸葛亮则凭借其卓越的治国理政能力和军事谋略,完全有能力担任此重任。刚开始,刘备确实安排了诸葛亮与关羽、张飞共同镇守荆州。然而,由于庞统被张任射杀,刘备急需诸葛亮的帮助,于是诸葛亮将荆州托付给了关羽,自己带领张飞、赵云等人出征益州。而关羽虽然性格孤傲、固执,但忠诚于刘备,且能力出众,是最适合镇守荆州的人选。然而,最终在刘备北伐汉中休养时,关羽未经刘备同意擅自发动襄樊之战,最终失败丧命,荆州也因此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