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娡,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生于公元前173年,卒于公元前126年,籍贯槐里。她不仅是汉武帝刘彻的母亲,而且还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她与汉景帝共同葬于阳陵,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足迹。
王娡的母亲臧儿,来自名门望族,是汉初燕王臧荼的亲孙女。臧荼在项羽分封诸侯时被封为燕王,但临到臧儿成年时,臧家已经开始衰落。臧儿先嫁给槐里的一位平民王仲,生下王信、王娡和王皃姁等子女。王仲去世后,她再度嫁给了长陵的田氏,生下了田蚡和田胜。
王娡刚成年时,母亲臧儿便为她安排了与一位普通农家的金王孙结婚,并迅速为她生下了大女儿金俗。后来的命运却因一位相士姚翁的预言而发生了转变。姚翁告诉臧儿,王娡注定将生下帝王之子。这个预言令臧儿欣喜若狂,决定将王娡从金王孙家接回。尽管金王孙不满而拒绝与她断绝关系,最终臧儿通过人脉将王娡送入了太子宫中。在太子刘启的宠爱下,王娡不仅得宠,还极力推荐妹妹王皃姁入宫,最终妹妹也被接纳。
王娡与太子刘启的关系逐渐亲密,最终晋升为王夫人,并先后生下了三个女儿。她怀孕时曾做了一个梦,梦见一轮太阳进入她的腹中,这一异象让刘启深信她所怀的是非凡的子嗣。没过多久,刘启即位为汉景帝,而王娡则生下了刘彻,这个未来的汉武帝。王娡的地位逐渐巩固,成为景帝宫中最宠爱的女性之一。
在景帝的后宫中,王娡生育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成为最受宠爱的王夫人之一。相较于其他年长的宫女和夫人,王娡因其年轻且多产,成为景帝最亲近的皇后候选人。事实上,景帝的后宫除了王娡和王皃姁外,只有少数几位女性曾为景帝生下皇子。而王娡的宠爱更是远超其他女性,她在宫中不仅深得景帝的宠爱,连窦太后也对她十分青睐。王娡的兄长王信在一次梁王刘武涉及刺杀案中,也通过王娡获得了庇护,最终避免了杀身之祸。
王娡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宫廷手腕让她在景帝心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景帝决定立太子之时,王娡作为母亲的支持者,巧妙地让景帝对长子刘荣产生了疑虑,并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成功促使了刘彻的崛起。
公元前151年,景帝最终废除了长子刘荣,并在王娡的帮助下立刘彻为太子。随后,王娡开始暗中谋划着自己的权力巩固,最终成功在公元前150年立刘彻为皇帝,并使自己成为了汉景帝的皇后。而王娡的兄长王信也被封为盖侯。
王娡的三个女儿也各自得到了良好的婚姻安排。长女平阳公主先后嫁给了平阳侯曹寿、汝阴侯夏侯颇,并在元鼎年间嫁给了大将军卫青。次女南宫公主先后嫁给了南宫侯张坐和耏申。小女隆虑公主嫁给了刘嫖的儿子隆虑侯陈蟜。
王娡做了九年皇后,直到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其后,刘彻即位为汉武帝,尊王娡为皇太后,并将她的母亲臧儿追尊为平原君。王娡的弟弟田蚡和田胜也分别被封为侯。公元前126年,王太后在一生的波澜壮阔后去世,葬于阳陵,与景帝合葬,结束了她充满传奇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