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按照现有历史资料,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有一趟,秦穆公外出办私事,在进入野外山路地段,将战马绑在山脚下,徒步走上山。办好事下山的时候,发现他和近卫们的战马都不见了,循着烤肉香味的方向寻去,发现了一处山谷地,300人左右的郊野难民(当年就称为野人)正在炙烤马肉,那些马正是秦穆公和近卫们的战马。
秦穆公的近卫张弓搭箭,对方小头领大咧咧招呼秦穆公他们一起来分享马肉,得知来者是秦国的国君,300野人纷纷下跪乞求饶命。
秦穆公一番打听,了解他们是难民,实在是找不到食物,又不好去抢掠,刚好看到有膘马,就偷走烤起来吃了。
秦穆公看着一群壮汉,就大声招呼到,有肉没有酒怎么行,来来来,这里正好有好酒,一起送给你们吧。
然后这批汉子很感动,寻思着怎么报答秦穆公。
后来听说秦穆公跟晋国发生战争,就自觉潜伏到了战场附近,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救下了秦穆公,而且还帮助秦军生擒了晋惠公。
秦穆公无心的善意之举,关键时刻却换来了巨大的回报。
几匹战马和几坛好酒,换来自家国君安全的和对方国君的擒获,战争的胜负手一瞬间决定了下来。
这是史料中正传和野史的口径,居然都很一致。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300难民,不是秦国在编的臣民,连野人都不是,怎么能探听到国君的动向,还能准确潜伏到双方发生战争的战场,而且战场是在晋国,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记载。
最大的可能是什么呢?
秦穆公想发动对晋国晋惠公的战争,双方的底细对方基本是清楚的,双方还是姻亲之国,秦穆公的夫人是晋惠公的姐姐,陪嫁和随行服侍的人员中都会有细心观察的人员,而且也会时时与晋国国内联系,秦国的情报在晋国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案几上是满满的,如果你要问还有这种操作吗?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就是套路!
秦穆公正想着有什么是晋国那么不会知道的而且一定不能知道的。
“求锤得锤”,秦穆公就碰上了这群战斗力爆棚的难民勇士,于是秦穆公就愉快地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悄悄地收编了这支团队,安排在一个只有秦穆公的他的亲信近卫才能出入的地方,快速训练他们成为秦穆公的编外特种兵队伍。
他们以伙夫或者挑夫的名义进入后勤队伍中,一路跟随,到了韩原,秦穆公经过地形侦察,预先设置了一个埋伏圈,秦穆公诈败将求胜心切的小舅子晋惠公引进了伏击圈,于是生生擒获了这个贪得无厌的不讲信义的活该活捉的夫人也同意打一打的小舅子。
(上图中,龙门渡与少梁渡的中间区域,即为春秋时期的韩原邑一带)
【韩原,现今陕西省韩城市临黄河河岸一带,大约是黄河与山西省境内汾河连接处一带,走水路,陕西进山西,受直接阻挡的概率就低多了。】
春秋的战争,讲的是仁义之战,兵不得诈,于是用奇兵和诈兵擒获对方国君,传到天下诸侯那边,他们记载在史书里,秦穆公情何以堪的?!
于是,秦穆公身边的史官就要占领舆论高地,继续出击,设定的目标是要将晋惠公的真面目顶上热搜!
一支连野人都打不过的军队,不溃败就对不起天意的。
韩原之战,秦穆公预判了晋国的预判,而且预设了一手晋惠公完全无法意料的奇兵。
我觉得,这才可能是所谓300野人来历的真相......
小说|晋惠公被俘,晋国首相吕饴甥“部分动员”征兵备战秦穆公
#秦晋河西百年争夺战#
#春秋战国战争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