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历史的长河中,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以及种种突发情况,许多本应大有作为的将领早逝,这成为了永远的遗憾。徐彦刚,原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兼红军第十六师师长,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带领红军打下不少胜仗,其中虹桥伏击战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成为了战史中的一段经典。
在虹桥伏击战结束后的某一幕中,发生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场景。红军战士们发现,每个敌兵身上都带着一捆绳子。经过询问后,大家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1935年4月,红16师在徐彦刚的指挥下,向湘北的幕阜山地区进发,目的是扩大游击区并寻找机会歼灭尾随的敌人。4月中旬,红16师来到了平江虹桥一带休整。虹桥,这片位于湘鄂赣山区的小平原,曾是苏区,后被敌人占领,成为了“进剿”行动的前哨。附近的长寿街驻扎着国民党19师的成铁侠旅两个团。
19师师长李觉是赣西“剿匪”总司令何键的女婿,而成铁侠则是李觉的得力助手,这支队伍被吹嘘为“常胜军”。在高枧战役后,成铁侠带领两团以及湖南的两个保安团一路追击红16师。为了摆脱追兵,徐彦刚决定在虹桥设置伏兵,伺机歼灭敌军。
红军部队首先切断了长寿街到木瓜与虹桥之间的交通和通信线,然后分兵围攻木瓜与虹桥的敌人。然而,这一行动只是佯攻。红16师的主力部队则埋伏在长寿街到虹桥的路上,准备迎击成铁侠的援军。
守卫木瓜的敌人头目余虹是当地人,他藏身在碉堡中,拒不投降。徐彦刚灵机一动,决定采取火攻策略。他命令部分战士搬运柴火堆到碉堡周围,准备一旦堆满就点火烧敌。面对即将被火攻摧毁的危机,余虹最终带领碉堡中的一个中队投降。
此时的虹桥已被红16师围困了两天,敌人龟缩在碉堡内,等待着援军的到来。由于失去联系,成铁侠的援军迟迟未能赶到。为了尽快解决敌人,红军命令俘虏余虹喊话,告诉虹桥的守军:“长寿街已被红军包围,援军无法到达,红军优待俘虏,缴枪不杀。”
虹桥的守军怀疑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仍不愿放下武器。于是,他们要求延迟缴枪时间,直到十点钟。面对这一要求,徐彦刚果断答应,并下令:“十点钟过后如果还不缴枪,我们便不再等待,直接发动攻击。”
十点钟,援军仍未到达。虹桥的敌人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局势已经无可避免,只得举手投降。当红军战士们带领俘虏走到后山时,徐彦刚远远望见成铁侠的两个团正从长寿街东南方向赶来,尚隔着一座山头。他大声命令道:“来的正是时候!”
此时,红16师的各部队已迅速进入各自预定位置,做好了准备。第48团第二营和师部的重机枪连在虹桥后山小高地上阻击敌军,师部及46、48团和特务营则隐蔽在虹桥后山东侧的高地森林中,准备从敌人的后方发起突击。
敌军的攻击力虽强,自信装备精良,但当他们发现红军的伏兵时,已为时晚矣。敌军分为两路,一路由成铁侠率领的黄新团直接攻击虹桥,另一路由周琨源团和保安团组成,向虹桥后山的高地发起进攻。
战斗一触即发,敌人对虹桥后山的小高地展开猛烈进攻。48团第二营凭借工事有效压制敌人火力,并发动反突击,将敌人逐渐打退。红军的坚韧阻击成功吸引了成铁侠的援军,使他们误以为红军的主力就在此地,纷纷转向前方的开阔地带,暴露了后方的防线。
徐彦刚见状,立即下令发动反击:“消灭敌人的时候到了,冲呀!”红军如猛虎下山,迅猛的攻击使敌人迅速溃散。红军一边扫射,一边追击敌人,战场上一片狼藉,尸横遍野。
此次战斗,红16师缴获了各类武器400余支,俘虏了500余人,彻底击溃了号称“常胜军”的成铁侠旅。战后,红军战士们发现每个敌兵身上都带着一捆绳子。地方工作科的科长杨建新好奇地问俘虏:“你们带着绳子干什么?”敌兵回答:“我们的旅长说,怕抓到你们后跑掉,带根绳子好捆住。”听到此话,红军战士们忍不住大笑起来:“现在还能用绳子做什么?”敌兵尴尬地回答:“只能捆我们自己了。”
杨建新笑容收敛,严肃地说道:“不,不是捆你们的;你们大多数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应该捆的是那些当官的、地主土豪、反革命。”俘虏们听后心情顿时放松,主动帮助红军辨认混在士兵中的敌方军官,他们指出,手上有手表印和戒指印的,通常就是军官。
这一战后,“敌人带来的绳子只能捆自己”的笑话在湘鄂赣边的苏区广为流传,成为了一段佳话。然而,不幸的是,徐彦刚在两个月后于江西永修云居山突围战斗中负伤,在养伤期间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