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你不要怕,我们是红军,专为穷人打天下的。”
在1935年5月24日的夜晚,帅仕高躲在屋内,把门打开一条缝,偷偷看外面那些当兵的。
他们统一穿着灰色的破旧军装,头戴缝着红色五角星的灰色军帽,每人手里一杆枪。
身高则不怎么统一,他们中有些士兵,明显还是小娃娃的年纪,站直了都没枪杆子高。
在发现有军人过来时,帅仕高原本是害怕的。他怕他们又是像白军那样,一来就抓壮丁、抢粮食,甚至杀人放火……
但是,看着这些军人,帅仕高莫名地感到有些亲近。也许军队与军队之间,也是有气质差别的吧。
正胡思乱想着,帅仕高猛地往后退了一步——其中一名军人向他的房子走了过来,敲了敲门。
当地最好船工
听到那个军人说他们是红军之后,帅仕高松了口气,把门打开。如果对方真是白军那样的军队,可不会这么礼貌地敲他家门,还好声好气地跟他说明身份。
他现在也大致能猜到,红军来找他是为了什么了。
在整个石棉安顺场一带,帅仕高是架船技术最好、声望最高的船工。这些红军一定是想让他帮他们渡过大渡河。
果然,军人的下一句话就是:“我们准备在明天早上渡河,想请你帮忙……”
这些当兵的态度很友善,用的也是商量的语气,令人生不出恶感。但帅仕高还是犹豫了。
要是在其他时候,大渡河的水没那么湍急,渡河并不困难;枯水期时,甚至能直接涉水渡河。
但现在是5月份,正好处于大渡河的涨水期。这期间,大渡河的水势暴涨,最大的时候能冲断铁索。
当地船工,哪怕是刚入行的都知道,5月份根本不能渡河。更别说国军还有一个营在北岸,架了枪炮,就等着红军和船工渡河呢。
帅仕高眉头紧皱,陷入沉思。不怕河里的暗礁和国军的子弹,是不可能的。
但他随即又想到,那些红军坚定的目光、那些娃娃兵握紧枪杆的样子,还有自己那么多年来看到的人生百态……
“行,我帮你们。”帅仕高说。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为了防止红军强渡,国民党早就把所有渡船都拉到了北岸,还烧毁了南岸几乎所有的房屋。
“没有船,我们咋过河呢?”帅仕高问那个红军战士。
对方一下开心地咧嘴笑了:“嘿,老乡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们‘抢救’回了一条船!”
在红军来之前、接到老蒋“坚壁清野”的命令之后,负责守大渡河岸的川军营长赖执中,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赖执中是安顺场村最大的地主,老蒋下令要烧毁的那些房屋,有很多都是属于他的。
别人的房子烧了就烧了,他自己的怎么舍得烧呢!考虑良久,赖执中决定就硬拖,等红军真打过来了再烧也不迟嘛。
就为让自己的房子多存活一两天,赖执中还特意在南岸给自己留了一条木船。等红军来了,他一把火把房子烧了,再坐船逃到北岸去。
赖执中就是想十天十夜也想不明白,在他得意地认为这个计划多么万无一失的时候,红军是怎么在他们营的眼皮底下潜入安顺场村、把船拖走的。
这条船很有安顺场的特色,船头高高翘起,就像独角仙的犄角。这种船头专为大渡河设计,能够在行驶时劈开袭来的急浪。
帅仕高和其他几十个船工聚到河边,准备一起带红军渡河。
红军对他们非常好,特意在岸边搭了几个棚子,供他们休息。船工们每人每天还都能分到白米饭,那是红军拿自己的口粮做的。
第一次吃白米饭,帅仕高狼吞虎咽地往嘴里扒饭,一口气吃了三大碗。
在这二十多年的人生中,他几乎从没吃饱过,这天算是大饱口福。
次日清晨,天空刚泛出鱼肚白,红军和船工们就开始渡河。这次渡河的,是由17名红军组成的先遣队,还有帅仕高和其他几个船工。
技术最好的帅仕高作为主舵手,一手撑杆,在滚滚急流中让船向对岸驶去。
在河对岸的国军阵地,一个个黑洞洞的枪口从碉堡里伸出来,对准了这艘摇晃的小船。
随着枪口冒出火光,子弹连绵不断地飞向小船,在船周围的水面上激起片片浪花。
好几次,子弹“嗖嗖”地从帅仕高耳边飞过,又砸上他侧后方的水面。
这种情况本是令人心慌的,但船上的红军战士立马拿出手枪,向对岸的敌人猛烈射击。
因为是来自红军的,这种枪声显得十分令人安心。
帅仕高腮帮紧绷,两眼死死盯着对岸,手上撑杆的动作一刻不停。
这时的他,已经忘记了害怕,一心只想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对岸。
在划到离对岸不到三分之一距离时,他们的船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就停在了原地,怎么划都无法前进一步。
虽然隔着船头看不到,但帅仕高等经验丰富的老船工马上意识到,这是撞上了河里的石头。
这块石头正好处于敌人火力的覆盖范围内,要是让船继续被这么卡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帅仕高和其他船工纷纷跳下船,用自己的手臂用力推动船身。终于,他们在敌人的子弹扫过来前,成功将船推开,船上的红军们安全了。
对岸的国军看到这情形,心中清楚他们已经无法组织红军渡河,竟直接扔下武器转身逃了。
逃跑之前,其中一个国军还不忘解下身上的手榴弹,往船上扔去。
这下扔得很准,手榴弹“咣当”一声砸到了船上。
好在那个国军士兵因为太着急逃跑,忘了拉引线,手榴弹没有爆炸。
红军战士眼疾手快地把手榴弹捡起来,远远地扔了出去。这样一来,这第一批渡河的勇士总算能平安渡河了。
之后,帅仕高和其他船工又开始轮流工作,将红军战士一批接一批地送到大渡河北岸。
在有一次渡河时,船上众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一阵尖利的“咻咻”声。是敌人打来的炮弹!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炮弹直直砸到船边的水面上,激起两人多高的浪花。
一个大浪重重拍过来,小船剧烈晃动,大家只能用手拼命抓住船沿,才能不掉进水里。
幸运的是,船最后还是稳住了。帅仕高和船工们很快缓过气来,开始继续撑桨。
在他们的努力下,红1师和干部团顺利地过了河。
红军对船工们表示了大力感激。对帅仕高这个总是身先士卒护送大家过河的船工,战士们更是印象深刻。
由衷感谢
建国后,组织开始寻找当年的这些船工,帮助他们安居乐业。但他们一直没能找到帅仕高。
直到1952年的一天,组织才在大凉山找到了帅仕高。这时候,帅仕高身患眼疾,已经快看不见东西了。
当地政府立即开始行动,将他送去成都治疗。令人遗憾的是,帅仕高的眼疾已经拖了太久,以当时的医疗水平无法治愈。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病情还是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原本清贫的帅仕高家,有了能遮风挡雨的房子。
彭老总很快听说,当年那位姓“帅”的船工找到了,他立即前去看望。
那是1965年的一天,彭老总穿着一身便衣,走进帅仕高的病房,热情地对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1995年,帅仕高辞世,享年84岁。
帅仕高和当年那些勇敢的船工,都是为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让我们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