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庶与郑耀先的唱歌中,他们以歌声表达了各自的军旅身世:郑耀先是黄埔毕业生,而宫庶曾是特训班学员。
历史学者们熟知,黄埔前六期的学员,晋升至少将算是不幸的,而中将则是正常的职业晋升。在这六期学员中,黄埔一期有人晋升至上将,虽然屈指可数,但也有先例。
黄埔前六期学员相对较少,因此校长和教官对学生的了解更为深刻。在初期,蒋中正亲自与每位学员进行私下交谈,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学员数量的增加,这种单独谈话的情况逐渐减少,甚至后几期的学员都很难见到蒋中正本人。
据时间推算,郑耀先应该是黄埔第七期的学员,因为黄埔八期是在1933年毕业,而郑耀先在1932年已经渗透到敌人内部。当时的军统还是复兴社特务处,而处长正是黄埔六期的戴笠。
戴笠一生都未能升任军统局正局长,他的军衔是少将,却挂着中将职务军衔。由于这一情况,军统特务在他面前很少穿军装,但郑介民和唐纵是例外。这两位正式叙任中将军衔的军官资格比戴笠老,而且在兼职方面也更高。郑介民在黄埔二期早期兼任“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后来兼任了“国防部”二厅厅长。唐纵与戴笠同期,不仅是中执委,还是“中央委员”,并且在“政府参军处”中将参军。
在军统的协助下,郑介民和唐纵的地位相对较高。尽管戴笠对这两位“帮办”“书记长”和“主任秘书”客气有加,但戴笠的军统局长之位最终无法得到确认,即使他没有坠机。
考虑到蒋中正的性格,即使戴笠未坠机,军统也必须改名并进行裁撤,局长一职也必须更迭,而戴笠也无法升任“海军司令”。
在军统体系中,严格的等级制度旨在避免戴笠独大,老蒋刻意支持郑介民、唐纵,形成了军统前期的“三巨头”。戴笠坠机后,毛人凤成为“新三巨头”的老三,接任代理主任秘书。在真实历史中,戴笠坠机后,唐纵由老蒋任命为军统局代理局长,而郑介民则成为军统局最后一任局长和保密局首任局长。
郑介民原本希望兼任“国防部次长”兼保密局局长,以在级别和实惠上取得平衡。次长级别高,有望晋升上将,而保密局涉及丰富机密,也可从中牟利。
在军统“三巨头”之下,涌现了“八大金刚”,早期为各大区区长如陈恭澍、赵理君、王天木,后期为军统局本部八个处的少将处长,如沈醉等。
若郑耀先真实存在,可能是“前八大金刚”之一,即上校级别,与沈醉、徐远举等相比略显不足。然而,郑耀先未晋升,原因或可在沈醉的回忆录中找到答案。
军统(保密局)的复杂性使得即便毛人凤也需小心行事。相较之下,像郑耀先这样张扬的上校要晋升为少将,比起李涯由中校升至上校要困难得多。
中校到上校门槛较低,但晋升至少将则需要跨越鸿沟。戴笠在1945年3月8日从步兵上校晋升为少将,这是少将与上校之间的跨越。
老蒋系统中有一个默契规定,即特务权力大但军衔低。特务要晋升军衔,最好在正规军中兼职。例如,曾任军统北方区区长的文强,通过兼任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等职务,由孙连仲和胡宗南保荐,最终晋升为中将。文强对戴笠深感感激,认为戴笠对他信任有加,十分有礼貌。戴笠也在军衔上对文强进行了补偿。
戴笠以恩威并施著称,而毛人凤则以“忍等狠”著称,有时笑面虎毛人凤甚至比活阎王戴笠更令人畏惧。连最初沈醉都曾被毛人凤玩弄:“毛人凤当时喜欢与处长级人物开玩笑,以此来争取他们的支持。虽然他是一名幕僚长,和处长们一样都是少将,但他在军统的经验相对较浅。有些处长在特务处时就开始工作,而毛人凤是在抗战时才进入军统。每次处长们有重要事务都是直接找戴笠,可以绕过毛人凤。因此,他整天笑容满面,常常和别人互相开玩笑。”
尽管毛人凤喜欢开玩笑,但这并不代表他喜欢别人嘲笑他。特别是属下称呼他为“毛座儿”,这是在嘲讽他内勤没有当过处长,外勤没有当过站长,他的局长帽子不过是坐在那里侥幸戴上的。
郑耀先与戴笠的关系相对还算融洽,但与毛人凤的矛盾却更为深厚。作为一个一直不肯收敛的人,郑耀先与毛人凤的矛盾在中午会面时更容易激化,常常导致问题的发生。
果然,郑耀先在军统(保密局)遭遇麻烦:军统不容忍他,中统(党通局)想要除掉他,地下党游击队更是渴望铲除他。郑耀先在军统始终未能从上校晋升为少将,直到老蒋和毛人凤败逃到孤岛前夕,郑介民才授予他少将军衔,但他的局势依然孤立无援。
实际上,沈醉和徐远举在军统也曾嚣张,但与郑耀先不同。郑耀先对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敢于与任何人对抗,无论是郑介民、唐纵还是毛人凤,他都显得毫不畏惧。而沈醉和徐远举的嚣张更多是明智的:他们知道谁可以招惹,谁招惹不起。
徐远举凭借戴笠和毛人凤的认可,甚至在担任军统局本部行动处上校副处长时,敢与正处长程一鸣争吵,最终还赢得了争论:“戴笠了解情况后,不仅没有批评徐远举,还认为他与四川旧军政人员关系良好,适合从事外勤活动。他将其调任川康区代区长。在任代区长期间,徐远举充分利用过去在西昌和成都工作时结识的四川中上层军政人员,得到了戴笠和毛人凤的高度赞赏。”
徐远举以权势欺人,而沈醉则一度得到戴笠的支持,后来又跟随毛人凤。他们的晋升速度都相当迅速,徐远举担任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按照级别推算,一年后就可晋升中将。而资历稍老的沈醉则在被捕前已晋升为中将游击司令。
尽管后来沈醉失宠(因为毛人凤担心他争夺自己的位置),但他仍然在军统(保密局)中混得风生水起。而郑耀先却成为了孤家寡人。郑耀先一生都备受排挤,尽管才华横溢、资历深厚,但为什么最终军衔比沈醉、徐远举低了一两个级别呢?在您看来,郑耀先的哪些弱点导致了他四处碰壁?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