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名者却极为少见,本文讲述的就是一个名为“长勇”的日本陆军中将,其最后职务是日军第三十二军参谋长,在“冲绳岛战役”中与司令官牛岛满一起因战败切腹自杀。
颇为巧合的是,牛岛满与长勇这两个恶魔都曾参加了“南京大屠杀”,其时牛岛满少将在谷寿夫第六师团任步兵第36旅团长,而第六师团是“南京大屠杀”时最残忍的元凶师团之一,长勇中佐则是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情报课长,奉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南京攻城临时总指挥朝香宫鸠彦王“杀掉全部俘虏!”的指示,负责起草了书面命令,并向所属各师团发布。
长勇(1895—1945)是日本福冈人,出生于农民家庭,曾就读于熊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中央陆军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校,接受了完整的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于1916年5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8期步兵科,其同学中较为有名的有白银重二、森纠、中西良介、近藤新八、宫崎周一、一木清直等。
1925年12月26日,长勇考入日本陆军大学校第40期,与今井武夫、额田坦、片仓衷、中村镇太郎等人同学,及至1928年12月12日毕业时,尽管这一期毕业生仅有47人,但长勇的成绩不够优秀,因此未能进入该期“军刀组”。
从陆军大学校毕业后,长勇曾被分配至日军第十二师团步兵第24旅团第48联队服役,并曾担任过中队长职务,1930年初被调入陆军参谋本部第二部(情报部)中国课中国班,当时任中国班长的是根本博,而担任俄国班长的是桥本欣五郎,长勇深受根本博、桥本欣五郎等学长的影响,成为“樱会”这一法西斯青年军官组织的核心成员。
1931年3月初,长勇追随根本博、桥本欣五郎等人策动一些青年军官,企图发动军事政变,迫使滨口雄幸内阁总辞职,由陆军大臣宇垣一成组织军人内阁,建立由军人执政的独裁政府,但最终由于宇垣一成自己的态度摇摆不定而致使政变流产,宇垣一成也因此被迫辞去陆军大臣。
长勇政治野心不死,又追随桥本欣五郎、大川周明、西田税等人,于当年10月中旬再次策划军事政变,拟定出动近卫师团的12个步兵中队袭击首相官邸和警视厅,刺杀首相若槻礼次郎、外相币原喜重郎、内大臣牧野伸显等人,并颁布戒严令,拥戴教育总监荒木贞夫出任首相兼任陆军大臣,建立法西斯军人独裁政府,后因计划泄露未遂。
1933年8月,长勇被下派到近卫师团第1旅团步兵第1联队任大队长,其时师团长为朝香宫鸠彦王,这为长勇日后在南京为朝香宫鸠彦王起草“屠城命令”埋下了伏笔,一年以后又从东京调到京都,在日军第十六师团司令部担任留守参谋。
1935年12月,长勇被晋升陆军中佐,又被调回参谋本部第二部中国课任职,同时兼任陆军大学校教官,1936年12月被派到中国,出任日本驻汉口领事馆武官,从事情报搜集等工作,日本外派各国使领馆陆军武官,几乎都是从参谋本部第二部派出的。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参谋本部为了加强上海方向的作战力量,以藤田进第三师团和山室宗武第十一师团为基干组建了上海派遣军,由退役陆军大将松井石根为司令官,又遴选刚晋升陆军少将不久的饭沼守任参谋长,长勇被紧急调到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出任情报课长,参与在淞沪战场对华作战的情报工作。
由于中国军队源源不断开赴淞沪战场,松井石根深感日军兵力薄弱,请求参谋本部向上海增兵,参谋本部于是又增派吉住良辅第九师团、荻洲立兵第十三师团、伊东正喜第一零一师团、重藤支队及野战重炮第5旅团前往上海,同时从华北方面军抽调中岛今朝吾第十六师团前往上海,都被编入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
1937年11月5日,日军参谋本部第三次向上海增兵,由柳川平助率领日军第十军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并包抄淞沪战场上的中国军队,日军参谋本部为了统一淞沪战场上的指挥权,又组建了日军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任司令官,调参谋本部第三部长冢田攻为参谋长,长勇又同时兼任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情报课长。
1937年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了“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派遣军兵分三路攻击南京城,但就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上,松井石根却因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参谋本部因此空降朝香宫鸠彦王出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兼临时攻城总指挥,致使南京城于12月13日傍晚陷落,朝香宫鸠彦王在听取日军各师团战况汇报后,下达了“杀掉全部俘获人员”的命令,长勇奉命起草了书面命令,穷凶极恶的日军由此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其残酷暴行震惊了整个世界。
1938年3月1日,长勇被调到朝鲜咸兴,在日军第十九师团任步兵第74联队长,当年7月晋升陆军大佐,并在第十九师团长尾高龟藏的率领下奔赴张鼓峰前线,“张鼓峰事件”是日本和苏联围绕张鼓峰和沙草峰进行的一场军事冲突,先由日本人“撩骚”并挑起冲突,而后被苏军痛贬。
1939年3月9日,长勇从朝鲜又被调到中国,担任日军驻蒙军第二十六师团参谋长,先后辅佐了后宫淳和黑田重德两任师团长,该师团也是日军组建的第一支步兵三联队制师团,是以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编成,当时驻屯在山西大同。
1940年8月1日,长勇又从山西调到台湾,出任日本驻台湾军司令部部附,但其屁股还没有坐热,就于9月6日调任日本驻印度支那派遣军参谋长,辅佐司令官西村琢磨少将,日本原计划是以和平方式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由西村琢磨率领印度支那派遣军(以近卫师团步兵第2联队为基干构成)从海丰港登陆,但由于“下克上”等原因的影响,最终演变为武力占领,导致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贸易禁运,日本强行进驻法属印度支那,也是引发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1941年6月底,日本为实施“南进计划”组建了第二十五军,下辖近卫师团、第5师团、第18师团、第56师团和第3战车团等精锐师团,该军隶属于日军南方军统辖,主要作战任务是进攻马来亚和新加坡,由饭田祥二郎中将出任该军司令官,其司令部设在海南岛三亚,长勇被任命为该军副参谋长。
但几个月之后,饭田祥二郎被山下奉文所取代,长勇因此也调离了第二十五军,回到日本出任陆军省军务局局副并晋升陆军少将,参与策划了马来亚战役,1942年7月9日开始兼任日军南方军司令部部附,并担任法属印度支那特务机关长。
1942年11月10日,长勇被调往关东军,出任第十师团第10步兵团长,此时该师团步兵第8旅团和步兵第33旅团已经被撤销,步兵第40联队被抽出配属给了第二十五师团,此时第十师团已经缩编为步兵三联队制师团,仅辖步兵第10联队、步兵第39联队和步兵第63联队,师团长为十川二郎中将,而长勇担任的步兵团长,是介于师团长和联队长之间,担负着原旅团长的职责。
1944年3月1日,长勇被调任关东军总司令部部附,其时总司令官是梅津美治郎,总参谋长为笠原幸雄,当年7月东条英机内阁在四面楚歌中垮台,由小矶国昭出任首相,梅津美治郎被任命为参谋本部参谋总长,长勇也随之调回参谋本部任部附。
1944年7月8日,长勇奉命飞往战火纷飞的冲绳岛,出任日军第三十二军参谋长,辅佐司令官牛岛满中将,该军隶属于安藤利吉第十方面军统辖,下辖第二十四师团、第二十八师团、第六十二师团及独立混成第44、45、59、60旅团等部队防守冲绳岛。
冲绳岛位于琉球群岛中央,面积约1208平方公里,地处日本西南,在日本本土和中国台湾岛之间,距日本九州岛仅340公里,美军决定把冲绳岛作为攻击日本的战略基地,因为只有夺取了冲绳岛,才能使日本、朝鲜及中国沿海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彻底丧失。
1945年3月1日,长勇被晋升陆军中将,一个月之后,美军发起了冲绳岛战役,在历时80余天的战役中,美军在付出惨重伤亡代价之后,全歼了冲绳岛上日军的两个师团、一个旅团及海军警备部队和陆战队等共计10万余人,这也是美日两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此战之后日本本土门户洞开。
1945年6月19日,长勇与牛岛满向参谋本部发出了最后的诀别电,并于6月23日凌晨4时许与牛岛满等人集体切腹自杀, 以此效忠天皇,后来美军验尸证明,长勇是服毒致死,莽撞斗狠的长勇实际上是色厉内荏的家伙,与东条英机、杉山元是一类货色,其死亡方式被后人嘲笑。
长勇与田中隆吉私交不错,彼此无话不谈,因为二人不但是“樱会”的核心成员,而且在参谋本部情报部和日本驻朝鲜军第十九师团有过交集,田中隆吉曾于战后撰写了一本《分析败因》的书,披露了长勇对他述说“南京大屠杀”时的所作所为及一些细节,田中隆吉是长勇的学长,长勇在前辈面前不敢肆意放言,因此田中隆吉的记述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总之,长勇这个法西斯恶魔,应该对“南京大屠杀”负历史责任,理应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尽管其当时只是陆军中佐军衔,但日军中的佐级参谋,几乎都是“下克上”的“惹事精”,凡是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少不了他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