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整编11师覆灭记:两次逃过粟裕围歼,最终困死在刘伯承瘦狗阵
创始人
2025-08-17 12:34:19
0

引言

在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将军带领我军打了很多的胜仗。可是之前几次面对胡琏时却都被对方逃脱,粟裕也对这个对手的敏锐性赞不绝口。

因为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胡琏也得到了蒋介石的器重,他更是曾经表示有胡琏在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

不过胡琏虽然在战场上小心谨慎,可最终还是栽到了刘伯承的手里,那么刘伯承是如何捉到胡琏这只狡猾的“狐狸”的呢?

一、蒋介石的王牌部队

整编11师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也是蒋介石的王牌部队。这支部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军第一集团军第十一师,这也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不过和其他部队不同,最初第十一师的师长并非出身黄埔,不过副师长是蒋介石的爱将陈诚。陈诚治军法度严明,在他的努力下,十一师一改昔日军阀的不良习气。

面貌焕然一新的十一师拥有了极强的战斗力,而后蒋介石借口调走了原师长曹万顺,让陈诚出任师长。随后陈诚将整个师的军官全部换成黄埔系的人,部队的战斗力再次加强。

在中原大战中十一师在陈诚的率领下初露锋芒,接连取得大胜,它也被蒋介石视为自己的王牌部队。

于是在中原大战结束之后,蒋介石以十一师为核心,组建了第十八军,由陈诚出任军长。

陈诚集团后来被称为“土木系”,也是由此得来。因为“土”字拆开就是“十一”,而“木”字拆开是“十八”。这是陈诚的根基,同时也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的部队。

在之后的国共内战之中,这支部队也为蒋介石立下很多战功,深受蒋介石的信任。而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十一师于1945年8月调防到武汉。

次年国民党军进行整编,第十八军被改编为整编11师,由胡琏出任师长。原十八军下辖的第十一师、第十八师以及第一一八师分别改编为旅。

二、胡琏与粟裕擦肩而过

出任整编第十一师师长的胡琏1907年出生于山西的一个小山村,从小他就勤奋好学,后来顺利考入了黄埔军校。当时他目睹了西方列强的种种行径,立志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于是决定加入国民党。

在淞沪会战中,胡琏带着一个团坚守罗店阵地,面对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死死守住了阵地。经此一役胡琏的军事才能得以显现,他也被任命为旅长。

后来在1943年胡琏胡琏率领部队驻守石牌,而石牌是防御重庆的关键。

胡琏面对敌人的进攻,利用石牌的地形坚守三天击退敌人,保卫了重庆的安全,自此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并一路升迁,最终得以统率王牌整编11师。

1946年12月,国民党计划对我军华中以及山东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整编11师被安排进攻宿迁,宿北战役正式拉开。

而此次一同进攻宿迁的还有整编69师,这也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蒋介石也寄希望于这两支王牌部队可以取得大胜。

当时担任整编69师师长的是戴之奇,他之前是“三青团”的中央委员,政治地位上要远高于胡琏,同时也更得蒋介石的信任。

在此次作战中,戴之奇没有将我军放在眼里,急于立功的他带队一路推进,将胡琏甩在身后。

胡琏看到戴之奇的作法知道他很可能要遭殃,不过他并没有提醒对方,而是远远地在后面跟着,希望对方可以引出粟裕的主力。

粟裕很快就注意到第六十九师这股冒进的敌人,他也不会放过这种送到嘴边的肥肉。于是他立刻指挥我军各部,将戴之奇的部队团团围住。

眼见陷入绝境,戴之奇只好死守阵地,向胡琏求援。虽然胡琏和戴之奇并不对付,可是考虑到对方的地位,他不得不救,于是他率领部队与九纵交火,打了一天之后谨慎的胡琏下令坚守阵地修建工事,观察我军动向。

此时我军被错误情报误导,以为胡琏准备撤退。于是粟裕立刻派出一支部队封堵11师的撤退线路,结果反而落入敌人的包围之中。

幸运的是这两支部队正好来到了胡琏指挥部的附近,胡琏以为共军主力杀到。谨小慎微的他立刻命令部队撤退,并与粟裕的主力部队拉开了距离。

随后粟裕率部全歼了整编69师,回头再想要对付整编11师时,已经无法对敌军形成合围了,粟裕只得作罢。这一次胡琏只是和粟裕打了一个照面,双方主力并未发生交火,两人就这样在战场上擦肩而过。

三、南麻战役胡琏逃出生天

1947年7月,我军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之后,陈毅与粟裕率领4个纵队在南麻包围了胡琏的整编11师。此次我军的兵力三倍于敌人,所有人都认为胡琏这次肯定插翅难逃。

可是胡琏面对绝境依旧保持了冷静,他深知此时我军士气高涨,正面突围胜算并不大。于是他决定利用南麻的地形,修建工事死守阵地与我军对抗。

当时他命令手下的士兵依托地势修建了大量的子母地堡,而所谓的子母地堡就是一个大地堡配合几个小地堡。主要的兵力藏身在大地堡之中,小地堡中则只安排少量的兵力。

在我军炮火轰击时,所有的敌人都会躲进大地堡之中。而当我军战士发动冲锋时,敌军会在小地堡中进行阻击,大地堡中的敌人也会瞅准机会发动反冲锋。

虽然我军战士作战非常英勇,可是面对棘手的子母地堡还是感到非常头疼。我军和整编11师就这样僵持了很长的时间,原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的战斗变成了一场拉锯战。

虽然依靠工事延缓了我军的进攻速度,胡琏的心却依旧悬在嗓子眼儿。

因为他很知道我军之所以拿他没有办法,主要是对子母地堡感到陌生,他们迟早会找到破解之法,届时就是自己的死期。

于是他在被围困期间一直在向南京发电求援,不过南京派出的部队想要前来需要一段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南麻连下了几天的大雨,而我军战士一门心思放在进攻上,没有做好后勤保障,导致大量弹药受潮,攻势也因此停滞下来。

这给了胡琏喘息的机会,几天之后国民党的援军也赶到了南麻。此时陈毅和粟裕意识到已经无法全歼胡琏部,只得下令撤军。

这次胡琏从粟裕手下逃出生天,让他在国民党内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蒋介石更是表示整编11师就是共产党的克星,有胡琏在就可以高枕无忧。

四、与刘伯承交手

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胡琏以及整编11师也被从山东调到了中原地区,这一次胡琏的对手从粟裕变成了刘伯承。

在此之前刘伯承就知道胡琏的名气,而从之前几次交手中,他也总结了胡琏的特点。

在刘伯承看来,胡琏在作战中非常的谨慎和狡猾,就像是一只狐狸,很少被人找到破绽,而且就算被困住也很难被歼灭。

针对这种对手,刘伯承决定在交手的过程中,将胡琏的部队调动起来。谨慎的胡琏势必会根据我军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让他的部队动起来,就会变得疲惫,这也会给我军留下机会。

1948年3月,刘伯承和胡琏终于在战场上交手。当时陈赓兵团在华野的帮助下,攻下了洛阳。蒋介石得知此事之后万分焦急,立刻派兵前去支援洛阳,整编11师就在其中。

刘伯承分析胡琏率领部队千里驰援,一路急行军势必人困马乏,是一个进攻的绝佳机会,随即他便开始谋划针对整编11师的作战计划。

最终刘伯承决定继续调动敌军,进一步消耗对方的体力。于是他派遣部队向南阳发动了进攻,但这只是佯攻。我军抵达南阳之后围而不攻,真正的目标是赶来支援的整编11师。

南阳被围之后,守将王凌云立刻发电求援,胡琏也被调往南阳。此时我军早已在其前往南阳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就等胡琏到来。

不过没想到胡琏虽然快马加鞭赶往南阳,却依旧小心谨慎,一路上派出很多部队试探是否有我军的伏兵。

刘伯承看到敌人的小股部队之后,断定这肯定是来侦查的,于是命令所有战士按兵不动,放对方过去。

可是之后等了两天,依旧不见胡琏大部队的影子。刘伯承判断对方很可能已经察觉倒我方的埋伏,于是下令部队撤退。

3个月之后华野进攻开封时,胡琏再次奉命支援,而此时整编11师也已经改编为十八军。这次胡琏的援军遭到了宋时轮部的阻击,两军展开了激战。

刘伯承敏锐地嗅到了机会,立刻派兵包抄,准备全歼十八军。不过这次胡琏再次提前察觉到了危险,带兵后撤,并与其他国民党军部队汇合,刘伯承见状只好撤退。

两次交手让他对胡琏的敏锐嗅觉深感佩服,不过这也让他掌握了胡琏的作战风格,这也为刘伯承之后与胡琏的对决打下了基础。

五、双堆集擒“狐”

刘伯承和胡琏的再次碰面是在淮海战役之中,当时胡琏的十八军被并入十二兵团。可因为白崇禧的阻拦,胡琏并没有当上十二兵团司令,最终黄维出任司令,他只做了个副司令。

这让胡琏内心非常不满,于是他以父亲重病为由离开了兵团。而就在这个时候,为了营救被围困的黄百韬兵团,黄维率领大军前往徐州支援。

而黄维在指挥作战能力上远逊于胡琏,他由于冒进落入了我军重兵部署的包围圈,在双堆集被刘伯承的7个纵队团团围住。与此同时黄百韬兵团也已经被我军全歼,徐州的部队只得回撤,黄维发现自己成为了孤军。

蒋介石深知十二兵团如果不能突围,自己将无力回天。

于是命令胡琏到双堆集帮助黄维解围。胡琏分析之后表示这个时候国民党军要先保存实力,等到包围的共产党军队准备发动总攻的时候,再发动反扑,将共产党的军队切割开来,逐个击破。

胡琏对战局的判断与刘伯承出奇地一致,刘伯承也很清楚国民党军有反扑的能力。

可是他表示一定要硬撑下去,这种战术正是中野擅长的战术,明知自身实力不足,也要硬气地与敌军对刚,就算中野打光最后一颗子弹,也要拖黄维兵团陪葬。

此时双方对局面判断一致,战术设计思路也大同小异,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就成了战士的意志品质与执行力。

而在这一点上我军战士明显具有优势,即便我军在面对敌军的时候会遭遇牺牲,战士们还是会拼死与敌人战斗,不放走任何一个人。

反观国民党军,虽然胡琏指挥各部队尝试反击,可收效甚微,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就算他有再多的战术也无济于事。

此时中央军委也给予了中野支持,在中央军委的命令下,正在和杜聿明死磕的陈毅、粟裕抽调出了三个纵队以及一支炮兵部队前来支援。

这样一来中野就有了吃下黄维兵团的底气,敌军想要突围难如登天。

无奈胡琏只好飞到南京请求蒋介石提供支援,但蒋介石却并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承诺,,最后他指示胡琏在必要时可以指挥部队突围。

1948年12月12日,我军对双堆集发动总攻,黄维和胡琏命令十二兵团各军、师长分头突围。

其中胡琏和黄维乘坐坦克朝两个不同方向突围,黄维的坦克发生了故障,他也被我军俘虏。

而胡琏的坦克一直向南逃跑,直到油箱耗尽。之后徒步逃跑的胡琏被我军战士发现,在逃跑过程中胡琏中弹受伤,最终在卫兵的帮助下找到一艘木船渡过涡河,最终逃回了南京。

虽然这次依旧没有捉住胡琏这只“狐狸”,但是在双堆集一战中我军全歼了十二兵团主力,胡琏的整编11师也不复存在,他再也无力对我军形成威胁,而国民党也已经大势已去,再也无法阻挡我军的步伐。

参考资料:

淮海战役关键之战:双堆集歼灭战[OL].安徽省人民政府,2021-06-22

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OL].央视网,2009-02-11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周宣王是周厉王之子,他是在国人暴动之后,由周王室和各诸侯拥立下继位登基的。 周宣王由于继位的过程很艰...
五百年霸业兴衰,英雄伟绩难敌时... "在观看电视剧《黑冰》时,我对G先生的这段话印象深刻:“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勃焉。”...
原创 为... 粟裕大将一直以来素有"战神"之称,他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战略家。而据相关史料记载,第一...
原创 清... 清朝封禁长白山长达216多年,长白山里到底埋藏了什么秘密,让清朝如此慎重? 长白山下的变迁 山水之...
原创 此... 提及“千里走单骑”的佳话,世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刘备的拜把兄弟关羽,而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人也曾有这样的...
原创 陈... 想必很多人都对《亮剑》中李云龙的那位戴着黑色圆框眼镜的旅长很有印象,特别是在李云龙未经上级请示擅自攻...
原创 为... 二战末期,德国失败后,法西斯帝国已经是纸老虎了。 日本作为最后的侵略国家,即使预测到了失败的结局。 ...
原创 晚...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几乎在手上都会有一些...
内蒙古档案馆馆藏档案珍品展开展 12月18日,档案中的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珍品展在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开展。 档案中的...
原创 袁... 说起东汉末年,当董卓在朝堂上嚣张跋扈的时候,曹操也不过是一名不起眼的小角色, 当时有实力能与董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