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征途中染上了严重伤寒。医生害怕这个病会传染,医生就把吴吉清隔离起来,结果吴吉清的师父谢觉哉想看望他时,竟然被医生告诉他已经死了。
谢觉哉非常奇怪,怎么会走得这么快呢,于是就去问护士,护士还说吴吉清并没有死,可是医院确实看不见吴吉清了。谢觉哉赶紧去停尸间,果真看到了吴吉清,可是一摸吴吉清,竟然还有脉搏,为何医生要把还活着的人送到太平间呢?这是一位正常医生能做出的事情吗?
一、做毛主席的警卫员
战火纷飞的年代,老百姓的生活是最悲惨的,又被外敌侵入,又被地主欺压,幸好有了红军的到来,红军解放土地,让老百姓能够分到良田种地,解决吃饭问题。其中一名普通农民吴吉清,他就是被救的一人。他们家原来一分地都没有,红军到来后,分得了几亩地。
吴吉清非常感谢红军的到来,如果没有红军,他们一家人可能都会饿死,是红军救了他们一家人的命。于是吴吉清也立志要加入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没成想,吴吉清一进入军队就被安排成为毛主席的警卫员,这是何等荣誉的岗位。
吴吉清非常珍惜在毛主席身边的机会,悉心照料毛主席的起居,事事为毛主席着想。因为平时一直在路上,每天都是清淡的稀饭和青菜,吴吉清希望毛主席能吃一点肉,就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河里抓鱼,希望能改善一下毛主席的伙食。
毛主席为人也非常和善,对待身边的人都十分友好,即使是对警卫员吴吉清也很尊重,吴吉清一辈子都忘不了毛主席对自己的好。
二、长征途中感染伤寒
长征途中条件十分艰苦,天气寒冷,又没有足够厚的衣服鞋子,不少人都病倒了,毛主席和吴吉清都不例外。毛主席因为风寒身体情况变得很差,被用担架抬着,部队才勉强得以前进。毛主席的情况得以好转之后,立马把担架让给吴吉清。
吴吉清的病情更严重,被安排到医院住院治疗,由于在路上耽搁了,吴吉清的伤寒久治不愈。而且当时医疗水平并不发达,医生害怕吴吉清的病具有传染性,就把吴吉清隔离起来了。
吴吉清的师父谢觉哉想到了吴吉清还住在医院,几天没有看他了,谢觉哉担心吴吉清的身体,于是去医院看望吴吉清。到了医院,竟然没有发现吴吉清的身影,谢觉哉就去问医生吴吉清到底在哪,结果医生告诉他吴吉清病得太严重,已经去世了。
谢觉哉难以相信吴吉清这么快就去世了,就算真的不在了也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于是谢觉哉就去问护士吴吉清尸体在哪,结果护士竟然告诉他吴吉清并没有死。
谢觉哉赶紧来太平间寻找吴吉清,在这里谢觉哉看见了吴吉清,一摸发现吴吉清还有脉搏,真的没有去世。这才发现,这个医生是有问题的,明知道吴吉清没有去世,还直接把吴吉清送去太平间。如果谢觉哉没有去医院看望他,吴吉清还生着病,又没有人照顾,肯定挺不过去了。
三、医生竟是特务人员
这个医生借口吴吉清病得太严重,没有救治成功的希望了,所以就放弃了继续救治吴吉清,直接把他放到了太平间。谢觉哉把这件事告诉毛主席,毛主席也非常生气,人人平等,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放弃掉一个人的生命。
对医生的调查中发现,这个医生并不简单,他是被敌方派来加害毛主席的特务。他看见吴吉清对毛主席这么好,自己一直没有机会伤害毛主席,就不想给吴吉清留下一条活路。幸好吴吉清福大命大,有师傅挂念,还有毛主席坚持要给吴吉清治疗好,吴吉清最后被治愈。
由此可见当时形势的严峻,红军已经被逼走上长征之路,敌人还不放弃围剿。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止要在身后追击,还要在毛主席身边安排特务。
幸好毛主席身边的其他人都是正常的红军,一直保护毛主席的安全,所以一直没有让这个医生得逞。吴吉清当时病得严重,就这么随便被这个医生放弃,可见这个特务的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即使是警卫员也不放过。
经此一事后,红军更加强了队伍内部的审查机制,不能让特务轻易地混入组织内部。否则当特务越来越多后,红军的安全也越来越不受保护,那更不用期望战争的胜利了。
长征是红军的伟大壮举,有很多战士牺牲在这次运动中,他们有在途中坚持不下来冻死饿死的,甚至也有被敌人派来的特务害死的。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全都要感谢这些烈士的牺牲,没有他们就没有胜利。
总结
毛主席的警卫员吴吉清尽职尽责护主席周全,事事为主席考虑。结果因为长征路上感染风寒,又被特务医生故意放弃,差点丢掉性命。
这个时期的人们有很多艰难的时刻,即使是表面救死扶伤的医生,都有可能有另一个身份,要加害身边的人。那时候,不能完全放松警惕,不能轻易信任身边的人。
主席身边更有可能碰到这种狡诈的特务,若不是吴吉清的师傅谢觉哉担心他,去医院看望,也许这个医生就要得逞了。所以当时具备一定水平的官兵,都要有侦察能力,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宁可错杀一百,也不能放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