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禄:鲁迅与本帮菜
创始人
2025-07-07 01:03:30
0

为何大先生不去本帮菜馆一试隽味?

鲁迅一家,摄于1931年的上海

鲁迅于1927年10月3日抵达上海,1936年10月19日去世,在这九年零半个月的时间里,平均每月去饭店吃两三次。来到上海,终于有了个温暖的家,躲进小楼做宅男,已无必要独自一人“醉眼朦胧上酒楼”,所以朋友请他,他请朋友,半为工作,半为社交。我从鲁迅日记里得知,他拔过草的饭店有七十多家。

说几家留下大先生屐痕的名店吧:陶乐春、中有天、味雅、冠珍酒家、陶陶居、冠生园、杏花楼、大三元、东亚饭店、新亚饭店、新雅茶室、新雅饭店、大雅楼、都益处、消闲别墅、美丽川菜馆、古益轩、新半斋、知味观、梁园豫菜馆、会宾楼、宴宾楼、东兴楼、鸿运楼、功德林、觉林素食处、麦瑞饭店、乍孙诺夫店、六三园、新月亭、川久料理店等等,不排除有些店名因称呼的繁简而重叠。但若是加上日记里不曾记名的饭店,应该超过八十家。

为了请青年翻译家姚克(莘农)吃饭,鲁迅亲自去知味观订了菜,还亲笔填写了请贴

从风味上说,涵括了天津菜、北京菜、河南菜、广东菜、四川菜、宁波菜、杭州菜、淮扬菜、镇江菜、素菜、西菜、日料店、消夜馆以及大先生在《孔乙己》里描写的旧式酒馆。像“北冰洋店饮刨冰”“陆羽居吃面”“青莲阁饮茗”等还没算进去呢。

奇怪,就是没有本帮菜。

近年来兴致勃勃谈论本帮菜,以至于将它浓缩为乡愁的吃货朋友,大概没想过鲁迅先生与本帮菜是否有黏合。

大先生是绍兴人,重口味,霉干菜、海菜股、霉千张、臭豆腐干之类从小吃到大,区区草头圈子、糟钵斗能吓退他吗?

我们只能这样猜了:鲁迅一家住在虹口,而当时本帮馆子大都集中在老城厢,不在他的“射程”之内。

这是鲁迅家里使用过的牛奶锅子(现藏于鲁迅纪念馆)

不对吧,比老城厢更靠近虹口的、坐落于西藏路上的同泰祥也是本帮馆子,糟货尤其出色,能喝绍兴酒的大先生对糟货应该爱屋及乌吧。但在他的日记里找不到同泰祥三个字。开在九江路大陆商场内的老正兴,与老半斋、杏花楼、新雅、梁园同在一个“包邮区”,菜式“刮刮老叫”,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为何大先生也没去一试隽味呢?

1935年出版的《人生旬刊》第一卷第2期上有一篇署名“使者”的文章——《上海的吃》,其中提到了“本地菜”,不妨抄几句。“本帮馆子大概都是蜕化于宁波馆子,规模都是很小,所谓‘家常便饭’者。南京路抛球场西首,俗称饭店弄堂,如老正兴、正兴馆、仝兴馆,彼此鳞次栉比……炖蹄髈、烂糊肉丝、炒圈子(即猪肠)、红烧羊肉、四喜肉炒卷菜等,而且一律小洋,非常便宜,普通的菜每客只三四角……这几家馆子的装潢呢,却是十分的破旧,但也有汽车阶级上那里的很多,普通行号的职员,更乐于光顾,因为到那里去是实惠而且便宜。”

据餐饮界老前辈回忆,像人和馆、德兴馆一类的本帮馆子,八仙桌加长条凳,墙壁用石灰一刷,决不会像广帮馆子那样雕梁画栋,描金嵌银,到处有名人字画,故而被人谑称为“赤膊台子毛竹筷”。一般格局,二楼雅座,实在没几间包房,底楼是引车卖浆者流的地盘,行令划拳,吆五喝六,高兴起来赤脚踏在凳子上,比方说郁达夫请鲁迅,或鲁迅请曹靖华,即使很想吃一吃走油拆燉,也踌躇不前了吧。

那时的知识分子,著书立说,但平时与劳动阶层的亲密接触却相当有限。城隍庙,市民阶层的精神原乡,许广平抱了海婴在保姆陪同下去过一回,鲁迅不去,环龙桥堍的旧书摊也吸引不了他,就因为那里是脏乱差的所在,与今天的花团锦簇、霓虹照眼不可同日而语。那么城隍庙附近的那些本帮馆子,就被他完美错过啦。

1922年,严独鹤先生在《沪上酒食肆之比较:社会调查录之一》里写到了时行于海上的粤、闽、川等诸帮饭馆,也写到了弄堂饭店正兴馆的青鱼秃肺,但全文不见“本帮”二字,也足以说明问题了。历史学家兼资深吃货唐振常先生在《品吃》一书中不容置疑地说:“上海饮食之可贵,首要一条,即在于帮派众多,菜系比较齐全,全国菜系之较著名者,昔日集中于上海。所谓本帮,在上海从创立到发展,是晚之又晚的事。”

这是鲁迅最后一张公开活动的照片

记住,晚之又晚!

明明已有人和馆、一家春、德兴馆、同泰祥、老饭店、老正兴等标杆式的老字号,为何说“晚之又晚”呢?先纠正一下,老正兴一开始是苏锡帮,后来才被本帮收编的。而人和馆、德兴馆等,虽有一些资历,总体实力上尚不足与其他帮派馆子相颉颃。我以为,在十里洋场,要形成一个帮派,必须要有一批名店,一批名厨,加上“弹眼落睛”的四时名宴。那时的本帮馆子显然还没准备好,即便有“弯道超车”的想法,真要实施,又谈何容易,若能小打小闹地研发几款“仿制药”就相当不错啦!故而不足以获得文人墨客的垂注和嘉许。

诚如新闻界老前辈曹聚仁所言:“本帮菜怎样,连上海人也说不出来。”所以,鲁迅与他的饭搭子压根儿就不知道本帮菜这回事,也没人告诉他们糟钵斗和草头圈子有利于加深作者与编辑的感情。

直到鲁迅先生去世,抗战爆发,上海沦为孤岛,本帮馆子莫名地在租界、华界流行起来。这是另一个话题,待我以后再跟大家聊。

这份所谓的“鲁迅家宴”菜单,实际上是鲁迅和许广平初来上海时的外卖记录,菜肴由附近包饭作送来,里面都是家常菜,现在也是研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市民饮食生活的一份珍档(现藏于上海鲁迅纪念馆)

前几年在一个饭局上,鲁迅的孙子周令飞从皮包里取出一份菜单在我面前晃了两晃。他想找家饭店合作推出“鲁迅家宴”,遗憾的是他也没法从上海鲁迅纪念馆里借出曾经留下他祖母芳泽的“鲁迅家宴菜单”。即使借出来照搬照抄,类似芹菜云耳炒牛肉、津菜炖鱼丸、蚝豉松、及第草菇汤等菜式,也不能保证今天的消费者会买你的账。可以铁定的是,鲁迅家宴不会有本帮菜。

说本帮菜,却把鲁迅先生扯了进来。得罪了,多多包涵!(沈嘉禄)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我... 我们知道,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是明清时期的皇宫,明清两朝24位皇帝在这里办公和居住,1924年溥仪被驱逐...
原创 金... 朴正熙是韩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总统之一,可以说韩国是在他的手里崛起的,当年的“汉江奇迹”可谓震撼世界。不...
原创 德...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 使用闪电战的德军不足一月灭亡波兰百万大军,2...
原创 寺... 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曾经长期轰炸中国陪都重庆,始作俑者为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而日本陆航始作俑者...
原创 “... “北洋三杰”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他们前半生的际遇如何? 提到”北洋三杰“,则不能不提对后世军事学校影响...
原创 重... 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清明节,重庆江北区的睿陵明玉珍墓前,总少不了身着传统服装的韩国人前来祭扫,那么明玉...
原创 非... “酋长”一词大家都听说过,不管大家对这个词有什么了解,但大家都知道,酋长是外国才有的,跟我们中国人没...
原创 历...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的名将无一不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然而沙场攻伐在所难免,可是有些名将...
原创 准... #深度好文计划# 拜大清所赐,准噶尔汗国也似乎成了17、18世纪的世界级强权,否则这就彰显不出康熙...
原创 揭... 揭秘:美国总统是苏联解体的幕后推手吗?看看这三道密令就懂了 1991年苏联解体,正式宣告了冷战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