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福布斯中国》的报道,苹果在过去三年中全力以赴,致力于将电影《F1:狂飙飞车》打造成一部夏季必看的重量级大片。这部由Apple原创电影公司出品、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发行的影片,目前在国内及全球范围内热映。影片在上映的首个周末便取得了辉煌的票房成绩,强势夺得北美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票房冠军,同时赢得了超出预期的口碑。
故事背景设定在极速与激情交织的F1赛车世界,邀请了业界顶尖的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和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影片的主演则由全球影星布拉德·皮特担任。影片中的角色形象不仅仅是演员,更是品牌的代言,制片人戴维·利纳的任务便是将皮特打造成“行走的广告牌”。
在影片的众多镜头中,皮特所扮演角色的防火服、头盔和其他赛车装备上,赫然露出了十几个品牌的LOGO,其中包括梅赛德斯和IWC等知名品牌。这些品牌的标识不仅在演员身上显眼可见,也出现在影片中虚构赛车的车身上。为了争取这一曝光机会,这些品牌企业不惜斥资数百万美元。
戴维·利纳表示,他为《F1:狂飙飞车》所拉来的赞助金额,远超他职业生涯中参与的任何其他项目,比如《壮志凌云2:独行侠》,两部《国家宝藏》以及多部《变形金刚》系列。利纳的赞助成果卓越,估计为影片争取到的赞助总额至少达到了4000万美元,这笔资金覆盖了制作预算中至高可达3亿美元的相当一部分。此外,还有数千万美元的交叉推广费用,部分品牌虽然未在影片中直接出现,但计划通过自家产品广告使用影片素材进行宣传。
利纳补充道,电影中的植入性广告通常按“可识别曝光”的累计时长进行定价,曝光时间一般以3到4秒为一个单位,费用依据该时段内标识的数量、口播提及或产品使用频率而定,单个品牌的费用范围在25万到100万美元之间。在赛车题材的影片中,品牌曝光时长会迅速累积,并且与漫威等其他类型电影不同,F1的品牌标识已经深深植根于其文化中,观众在观看时看到Race Car的商标和选手的装备上满是品牌标识,反而会让影片更显真实可信。
当然,这样的广告支出对品牌而言是值得的。因为电影的赞助费用通常远低于现实赛事的赞助费用。根据TheRaceMedia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范德伯格特的解释,若想要让品牌标识出现在真实F1赛车的前翼上,年度费用通常不得少于500万美元,而冠名赞助的费用则从3000万美元(对于低级车队)到1亿美元(顶级车队)不等。
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F1:狂飙飞车》不仅在观众中引发了强烈关注,也成为品牌营销的绝佳平台。
下一篇:原创 明初藩王之害?朱允炆的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