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朝的崛起,最不安宁的却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前朝的官员,而是那些曾是前朝皇族的人。为了稳固他们新的统治地位,让人民不再对前朝怀念、不再利用前朝名号搞叛乱,新朝皇帝第一步就是铲除前朝皇族,让他们在世间彻底消失。前朝的皇族们只能隐姓埋名,舍弃昔日让他们引以为豪、享受荣华富贵的皇族姓氏。
1912年2月12日,长达276年的大清王朝,在隆裕太后的退位诏书下正式落幕。随着清帝国的覆灭,前清的皇族们为了避免革命者的清算,甚至遭到屠杀,纷纷改换了昔日让他们享受奢华生活的姓氏。尤其是那些满族的八旗贵族,为了避免汉族百姓报复,也纷纷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爱新觉罗,这是清朝皇族的姓氏。最初,“爱新”是一个家族名,而“觉罗”则是姓氏,类似于汉族姓氏和某家族的关系。在后金建立之前,爱新觉罗只是一个小家族,人数寥寥无几,只有努尔哈赤和他的22个儿子。不过,后金建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血统和地位,努尔哈赤将爱新觉罗定为他一脉的专属姓氏。随着爱新觉罗成为皇族姓氏,他们的后代开始快速繁衍壮大。据记载,在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大约有100人;到康熙时期,已经增加到约490人;清朝灭亡后,清皇族的后裔已经多达2万余人。
清朝灭亡后,许多爱新觉罗的后裔改姓为“金”。原因是因为“爱新觉罗”这个满文的汉译意为“金子”。另外,也有一些爱新觉罗改姓为“溥”、“毓”、“启”等,这些姓氏大多源自于清帝为子孙所设定的辈分。
还有许多满族八旗贵族的姓氏也做出了改变。比如赫舍里改姓为“赫”或“何”,钮祜禄改为“郎”或“钮”,佟佳则改成了“佟”等,全都是为了逃避纷争,避免遭到报复。
这些家族在清朝是权势显赫的一部分,但清朝覆灭后,为了生存和避祸,他们都选择了隐姓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