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张跨越生死的全家福,拍照时丈夫已牺牲,妻子用身体撑着他
创始人
2025-07-06 17:33:00
0

我们生活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的新中国,在如今的土地上,再也找不到战火侵蚀过的痕迹,到处山明水秀,人民生活一派祥和。过去那些笼罩在战争阴影当中的岁月,似乎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我们也只能通过一些影视资料和图文记载去想象那段已经远去的痛苦岁月。但与此同时,我们心中也明白,那些在痛苦岁月中牺牲的人,正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相信很多人看过这样一张照片,这是一张非常独特的全家福。照片当中的男主人坐在正中间的椅子上,他的妻子抱着孩子,挨着椅子站着,另一个男人似乎不是这个家庭的人,但是也在背后抵着这个男主人的后背。

这张照片,可能是全国上下唯一一张有死者在上面的全家福。拍照时丈夫已经牺牲,妻子站在一边是用身体撑着他,后面的同事也是在帮忙固定着他的身形。这张跨越生死的全家福,带给了所有观看照片的人深深的震撼。照片的背后,是一段怎样的故事?

这张全家福当中的男主人名字叫做温济厚,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当中。在当时世道混乱的年代里,温济厚的家庭已经比社会上大多数家庭强了。所以他有条件好好学习,有条件接触最新的资源和最先进的思想。在那个时间,他为自己选择了一个信仰。

这个信仰,和社会上大多数有识之士的信仰一样,那就是共产主义。1926年,温济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当地的小学的一名校长,并且也在老家成家立业。他一边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一边暗地里为共产党的地下情报工作奔走,每天都过得疲劳而充实。

可是这样的日子终究还是刀尖上舔血,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温济厚和他的几个同志一起被敌人给逮捕了。由于他们在当地的地下情报网络中担任着重要的位置,所以敌人并没有在一开始就置他们于死地,而是幻想着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从他们的口中套取情报。

但是共产党的战士一直坚定,哪里是这三言两语就能够打发的?不管他们拿出怎样巨大的诱惑或者是使出怎样残酷的刑罚,温济厚和他的同志们都不为所动。他们忍受了身体上极大的痛苦,却迎来了内心短暂的平静。他们心里或许也知道,无法看到新世界的太阳了,但是他们曾经为了这个太阳尽心尽力,也算是不辱使命。

后来敌人发现确实从他们的口中撬不出任何信息,便想着将他们转移。恰好在这个时候,组织上想趁着这个时机把这群人给救出来,刚好又把敌人给逼的狗急跳墙,竟然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群共产党员给秘密处决。

奔赴刑场的那一天,温济厚的脸上挂着坦然的神色。他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死亡而恐惧,他只会因为自己从始至终坚守了内心的信仰而自豪。

在刑场上被处决的温济厚,当时一心一意只有他自己和同志们位置奋斗的事业,倒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回想他的妻子在得知他的死讯之后会有多么痛苦。或者说回想了,但是刻意逃避了这个结果,因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多去思虑这些问题,只能徒增烦恼。

温济厚被处决之后,并没有人来给他收尸,后来还是他在学校的同事趁着无人看管的时候,偷偷溜进来为温济厚收拾的尸体。同事带着已经死亡的温济厚回到了家中,见到了他的妻子曹氏。曹氏的怀抱里还有一个小孩儿,那是他们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

虽然曹氏是出生在旧社会的女人,但是跟着温济厚一起生活了这么久,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她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丈夫一直在为什么事情而努力,但是她知道丈夫做的一定是于国于民有益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一定还十分凶险。

所以当她看到丈夫的尸体时,虽然内心极度痛苦,脸上却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她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也早就在心里做好了准备。

可是她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孩子出生的时间不长,丈夫在家的时间也不多,一家人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张团团圆圆的合照。以后孩子长大了,如果问起来,她甚至不知道该怎样跟孩子解释,你的父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

于是趁着温济厚的面容还没有发生改变,曹氏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拍一张跨越生死的全家福。虽然丈夫已经不在了,但这张全家福可以代替他陪伴在自己和孩子的身边,也算是一家人完完整整的度过这一生。

得知曹氏这个想法之后,同事也非常感动,表示愿意主动帮忙。他们把温济厚安置在一张椅子上,让他的背靠着椅子后面。可是他这个时候已经生机全无,身体会不自主的往一边倒。于是曹氏抱着孩子站到他的身边,用身体抵抗住温济厚往旁边倾倒的力量。

与此同时,那位好心的同事也站在他们的身后,用手抵住温济厚的后背,帮助他稳住身形。就这样,在互相支撑之下,这一张全中国最特殊的全家福终于拍摄完成。这张照片的力量跨越了生死,终于还是让一家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这张照片也给了曹氏更大的底气,如果以后孩子问起父亲,她就可以告诉孩子,照片上这个闭着眼睛的人是你的父亲,他是一位伟大的中国人。

在那些动荡而黑暗的岁月里,有无数像温济厚这样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连小家也顾不上,只为了更多同胞的幸福,为了中国有个崭新的明天。

而如今的我们站在新中国的土地上回看这张照片,内心除了有震撼,还有深深的感动和感恩。如果没有人在前面开路,哪来后面的一番顺遂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我... 我们知道,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是明清时期的皇宫,明清两朝24位皇帝在这里办公和居住,1924年溥仪被驱逐...
原创 金... 朴正熙是韩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总统之一,可以说韩国是在他的手里崛起的,当年的“汉江奇迹”可谓震撼世界。不...
原创 德...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 使用闪电战的德军不足一月灭亡波兰百万大军,2...
原创 寺... 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曾经长期轰炸中国陪都重庆,始作俑者为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而日本陆航始作俑者...
原创 “... “北洋三杰”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他们前半生的际遇如何? 提到”北洋三杰“,则不能不提对后世军事学校影响...
原创 重... 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清明节,重庆江北区的睿陵明玉珍墓前,总少不了身着传统服装的韩国人前来祭扫,那么明玉...
原创 非... “酋长”一词大家都听说过,不管大家对这个词有什么了解,但大家都知道,酋长是外国才有的,跟我们中国人没...
原创 历...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的名将无一不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然而沙场攻伐在所难免,可是有些名将...
原创 准... #深度好文计划# 拜大清所赐,准噶尔汗国也似乎成了17、18世纪的世界级强权,否则这就彰显不出康熙...
原创 揭... 揭秘:美国总统是苏联解体的幕后推手吗?看看这三道密令就懂了 1991年苏联解体,正式宣告了冷战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