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76年吴德建议华国锋紧急控制一可疑人物,后来证明他无任何问题
创始人
2025-07-06 17:33:49
0

1976年7月6日,朱德元帅因病去世,继周总理之后,中央又一位重要领导人离世。随着朱老总的离去,中央的局势已经变得更加复杂。

当时,邓小平、叶剑英等人已被暂停工作,李先念等人有的被调到外地,也有的无法正常工作。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导致只有华国锋一人苦苦支撑局面。

后来毛主席因病逝世,情况愈发危急。好在华国锋头脑依旧清醒,他立即找到李先念与其密谈,并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李先念得知华国锋的想法后,过了几天就以去北京植物园的名义,秘密转道西山。

李先念此行,是要来拜访叶剑英。华国锋在与李先念交谈的时候,就请他去拜访叶帅,想要了解叶帅的想法,并且希望能得到叶帅的支持,两人经过交谈,很快达成一致。但华国锋觉得还不保险,于是又亲自与叶帅联系。经过多次的协商,大家都决定采取特别行动。

就在华国锋制定行动计划的过程中,两个人起到极大的作用,其中一人就是吴德。华国锋在计划实施前,就多次找来吴德商议。

起初,华国锋让吴德负责的北京市委做好工作。随后,吴德成为这次计划的主要执行者,华国锋又多次找他商议,重点是抓捕哪些与反革命势力相关的人。

当时,吴德除了担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外,还兼任革委会主任,因此他对许多情况都很了解。华国锋来到吴德的住处,此番就是来询问吴德,行动开始后要抓哪些人。

之前,吴德已经提出了几个人选,告诉华国锋这几个是必须要抓的。吴德认为在动手之前,应该立即将这几个人隔离起来。

而这次谈话没过多久,吴德听到一个令他坐立不安的传闻,于是立即拜访华国锋。见到华国锋后,吴德提醒他需要紧急控制一个可疑人物,此人叫张秋桥。

原来吴德听到传闻:张秋桥近期在某些敏感地方活动频繁——这个消息引起华国锋的警惕,因为行动来不得半点意外,为安全起见,张秋桥也不得不卷入进风波中。

人们一直对张秋桥感到陌生,毕竟和他哥哥相比,他的存在感并不高。实际上,两人虽然是兄弟,但却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张秋桥早年先后在开封、济南上学,后来进入济南省立高中。当时,受到全国抗战的影响,他与许多爱国的同学一起离开了山东,一路经历诸多困难来到了延安。

后来他的哥哥也来到延安,兄弟两人一起在这里为革命事业奋斗。

刚来延安的时候,张秋桥被安排进入陕北公学学习,由于他的文化基础非常好,再加上学习能力十分出色,很快就得到了组织的重视,被调往中组部党员训练班学习。

毕业之后,他进入了中组部秘书处、中央政治局秘书处担任秘书。刚刚毕业就能在中央负责机要工作,可见其能力有多么出色。

在中央工作了一段时间后,1939年,张秋桥被调回山东,他来到115师成为罗荣桓的秘书。罗荣桓开拓山东根据地的过程中,此人一直是他身旁的得力助手,他出色的工作能力让罗荣桓十分满意,张秋桥也跟着部队一起,接连打过许多硬仗。

除了协助罗荣桓工作外,张秋桥还发挥自己的才能,负责115师报刊编辑等工作,又成为部队宣传工作的得力干将。

抗战胜利后,罗荣桓带领115师的精锐进入东北,由于山东根据地还需要有足够的人手维持,长期在这里负责宣传工作的张秋桥就被组织留下来,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创办负责了许多重要刊物,成为山东根据地宣传工作的旗帜之一。

建国后,罗荣桓在北京总政治部工作,张秋桥因为宣传经验丰富,开始担任中央军委主办的《八一杂志》社副总编辑,后来又成为《解放军报》记者处长、副总编辑、报社党委第一副书记,也算是高级干部。

就在张秋桥的仕途发展十分顺利的时候,他的哥哥也迎来自己人生的黄金期,尤其是特殊时期开始后,先是一步步成为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不久后又进入中央政治局。

但与哥哥不同,张秋桥的人生却出现转折。在特殊时期,张秋桥遭到打压,被撤除职务,离开了自己工作多年的岗位,下放到农村去劳改。

被下放期间,张秋桥完全与外界隔绝,很多人都已经忘了他的存在。他这一走就是许多年,直到1974年张秋桥才开始恢复名誉。并于第二年的1975年重新调回北京,成为总政宣传部副部长,他的哥哥为总政部主任。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张秋桥在建国后,虽然很快就成为高级干部,但之后很长时间他的职位都没有改变。多年以来,张秋桥的职级一直停滞不前,始终没有得到提拔。经历这么多波折,张秋桥回到北京后,选择低调的生活着。

尽管他回京后与哥哥同在一个部门,但两人平日里的交集并不多,可张秋桥没有想到,自己后续又卷入到新风波当中——因为身份特殊,加上有传闻说他意外出现在一些地点,让张秋桥被怀疑是反革命势力的成员。

吴德汇报此事后,华国锋等人意识到可能存在问题,但时间紧迫,又没有更多时间再去详细核实。为了行动顺利,华国锋决定动用北京军区的卫戍部队,确保行动期间一切稳定。

之前,毛主席已经为特殊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在毛主席的推动下,北京军区进行许多调整。如今,陈锡联等人主持军委的工作,华国锋立即让吴德与军区联系,确保军区卫戍部队的稳定。

吴德汇报完之后,很快就找来吴忠,作为北京军区的主要负责人,吴忠通过吴德了解到中央的态度。他立即作出保证:要带领部队坚决保卫中央。

完成这些事情后,吴德又与陈锡联取得联系,随后经过华国锋等人的协商,他们拿到军区卫戍部队调动的权力。搞定部队的问题后,华国锋制定的抓捕计划已经没有其他阻碍。

后来华国锋等人以开会的名义,将反革命势力抓捕归案。随后,涉案的其他主要成员也相继被捕,吴忠等人负责的军区部队也开始行动,按照吴德之前提供的人员名单,成功将那些人抓捕。

行动进行的十分顺利,反革命势力被迅速瓦解,主要成员全部落网。而张秋桥由于在可疑名单中,他也被第一时间隔离审查。好在经过调查后,才发现张秋桥去可疑地带的事情只是流言而已,并没有实际证据。

除此之外,针对他的调查,也没有发现他涉案证据,而且他与哥哥始终保持着明确的界线。显然,张秋桥是受害者,所以后来将他释放。

之后,张秋桥也顺利恢复工作,虽然因为中途出现的小插曲,导致他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岗位上,但是他却没有丝毫抱怨,仍旧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平日里他变得更加低调,深居简出很少与外人交往。

就这样一直干到了1984年,张秋桥正式离休。虽然经历过挫折、变故,但他还是十分乐观。他晚年开始撰写自己的回忆录《但求屹立天地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逐渐忘记当年发生的这些事情,甚至很少有人会想到特殊时期的那个大人物还有这样一个“弟弟”。不过对于这一切,张秋桥已经完全不在意了,他始终以乐观的态度,享受着自己平静的余生。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华东野战军四大兵团司令员名单公布之际,粟裕的表情突然严峻起来。原因是内部普遍看好的四大猛将中,三人...
原创 从... 开门见山,如果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就该把1618年到1622年初这段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萨...
原创 此... 明末谁最恨大明朝?你可能会说是清朝爱新觉罗皇族,但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爱新觉罗皇族对于明朝的感情,在早...
原创 朱... 唐太宗曾对魏征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这句...
原创 古... 首先咱必须说明,在明后期到清代,披甲率高低与否和整支部队的战斗力强弱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了。或者说,...
原创 日... 自清末以来,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逐渐强盛起来,随后便将目标瞄准我我国,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到九...
原创 超... 贺龙开始很惊奇,喝点茶都要交钱,他碰见毛主席讲了这个事,毛主席和他说,你贺老总没带钱,没关系,我借给...
原创 北... 此前,我曾介绍过一首唐诗,名为《章台柳》,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章台柳,章台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
原创 为... 上过小学的人都不会对杜甫的名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到陌生,这首诗做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就在这一年,唐...
细数唐朝70位著名诗人的出世顺... 鲁迅: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