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为何没发生在北洋时期?你看日本,是怎么评估辛亥革命的
创始人
2025-06-07 21:03:35
0

中国进入近代史后,啥时期最弱?就是北洋时期,又称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各地军阀谁也不服谁,老百姓更是懵懵登登,中国处于一片散沙状态。可想而知,一直对中国怀有野心的日本,若在这一时期侵华,中国还真就危险了。

毕竟当日本在1931年制造9.18事变,鲸吞东三省时,蒋介石已经借北伐之功,起码在名义上完成了对中国的整合。等到了1937年,日本借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之时,国共两党也已经开启了第二次合作。

那么早对中国怀有野心的日本,为何没在中国最弱的北洋时期侵华呢?概括说来,是由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从第一个说起......

一天下大势所致

几大北洋军阀势力的背后,都站着列强。比如奉系张作霖后面是日本,直系后面是英美等。这就决定了军阀虽打来打去,但在背后列强的平衡没被打破之前,也必须维持这个平衡。

若对此没啥感受,那看看叙利亚战争,政府军阿萨德背后是俄国和伊朗,反阿萨德势力背后是美国和西方,还有土耳其等地区大块头“小脚踢球横划拉”,叙利亚打成一锅粥。

可为啥后来普京强悍派兵支援阿萨德?就是因阿萨德政府要被推翻。懂了叙利亚,再看当时的中国其实也是这情况。比如奉系要灭了直系,背后的英美会答应?

几乎天下人都知道,奉系后面是日本,一旦奉系突然开挂,就代表着日本下场了,英美就要做出反应。这也是为啥直奉大战时,当奉系战局不利时,会有日军换上奉系军装参战,帮张作霖稳住阵脚,不至于被打崩的原因。

至于袁世凯时期也这情况。只不过袁世凯是站在几大列强上跳舞。就说著名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当时就把相关条约给了英美等国,告知这是日本要动你们的蛋糕。虽后来最终签订了,但随着袁世凯称帝失败,这个“二十一条”也就成为了纸面上的承诺。

因为此刻日本想让新上台军阀兑现,就必须还要拿好处。但问题是,就算日本拿出好处,可这个军阀若败了呢,再上来一个还是要重来一次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段祺瑞这哥们,豪坑日本1.45亿军事援助,史称:《西原借款》。

日本小算盘虽打得噼啪响,但哪料段祺瑞兵败下台,而新上来的民国政府则一晃脑袋表示:关我屁事,又不是我签的,谁签的找谁去!搞得日本一头黑线

这就是当时的天下大势,由于列强势力交织,形成了一个平衡状态,日本既不敢出兵侵华,也无法扶植一个合格代理人。于是被段祺瑞坑,面对张作霖的各种作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直至实在受不了了,捣鼓出皇姑屯事件。

二日俄战争的影响

在清朝还活着时,日本和俄国曾在我国东北爆发过一次日俄战争。当时日本为了打赢俄国,向英美借了8200万英镑的外债,折合日元是8亿。而当时日本每年的财政收入才2.5亿日元。

日本之所以敢豪赌,就在于他们认为一旦打赢,能从沙俄身上捞至少50亿日元。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俄国虽战败了,但沙皇却强悍表态:

宁愿将数百万卢布用于战争,也不愿给日本人以赔款!

这一下日本凌乱不堪了,莫非日本真要从东北自西伯利亚,一路打穿过去,兵临莫斯科城下吗?这一看就是做梦。所谓赢了面子,输了里子,肉疼啊!但问题是沙俄不给钱,英美的借款却必须要还。

无奈下日俄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如此落差之大,导致了日本爆发了著名的“

日比谷烧打事件

”,所谓“

日本全国为之震荡

”。于是为了安抚民众,日本开始狂画大饼,拿着东北满洲说事:这事关咱的生存空间,从长远来看,价值更大!

在此必须要批判清朝,甲午海战虽战败了,若清廷能表示:不服,有种还打!那结局将会是另一种模样。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也正是因这一次日俄战争,日本赔大发了才又导致,当苏联成立后日本竟出兵干涉“俄国十月革命”。

一度打到了今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赤塔,结果被苏军一个反扑,稀里哗啦又逃出西伯利亚。这一仗自1918年开始至于1922年,有四年之久,结果还是败了。

须知打仗就是烧钱,日本已经一屁股债了,可想而知此刻会是啥光景还想侵华?国力就不允许了。

这就是第二原因,日本认为俄国才是真正的敌人,还怎么可能来侵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门坎之战也是如此。日本非要报当年之仇,结果被朱可夫打得失了魂,最终彻底放弃进攻俄国苏联的念头。

三辛亥革命对日本的震动

第一条,是站在全局角度分析。第二条,是从日本主要敌人角度分析,这第三条则是站在日本国内状况的分析。

皆知北洋上接清朝,是辛亥革命推翻清廷之后的产物,还记得历史教科书是怎么定义辛亥革命的吗,是不是有这样一句,“

辛亥革命让中国推翻清朝,并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

关键点“

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对此恐怕没多少人有感觉吧,但对当时的日本,却产生出了极大的震动。

日本是如此评估辛亥革命的:

皇帝像一个干完累活就被一毛钱打发走的苦力一样,被汉人赶走了

所谓兔死狐悲,日本天皇内阁对发生在中国变革是忧心忡忡,这可不是闹着玩呢,若日本老百姓有样学样,给我们也唱这么一出,搞这个共和制,我们可咋办啊?

就这样日本迎来了大正时代19121928,跟中国的北洋时期高度重合。而这个大正时期,被定义为“

日本民主主义风潮席卷文化的各个领域

”。

也就是说,日本为了避免辛亥革命在国内爆发,开始讲武德了。并且对军人武士层进行压制,文官执政!这种情况直至1928年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后才开始反弹,日本自此进入到军国化,对华战争也进入快车道!

所谓,国内无土壤,国际没环境,敌人是俄国,三个因素共同作用,让日本没有在中国最弱的北洋时期,开启侵华战争。

其中最关键的笔者认为是国内因素,日本被中国的辛亥革命吓了一跳,开始内修其德,缓和国内矛盾导致。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 在网络上,有许多普通网友对夏朝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
2025-09-15 13:03:51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
公元221年,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在军营遇刺身亡。这起看似简单的部将叛...
2025-09-15 13:03:34
原创 ...
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从集体宿舍的简朴共享到私人别墅的奢华独立,这一...
2025-09-15 13:03:32
原创 ...
载沣,这位身处大清帝国末期的摄政王,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关...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1949年3月,渡江战役迫在眉睫之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向党中央...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雪岩的名号,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声名显赫,风光无极。 他凭借商业头脑...
2025-09-15 13:03:20
原创 ...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
2025-09-15 13:03:14
原创 ...
我们都知道在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该...
2025-09-15 13:02:59
山西稷山考古新发现:东周时...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
2025-09-15 13:02:58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31年8月,北平和天津的报纸纷纷报道了一则震惊全国的重大新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强报》便是...
原创 朝... 在仁祖主政的二十余年里,尽管明朝已逐渐走向衰败,朝鲜依然坚定地保持着“慕华鄙夷”的对华政策,视中华文...
原创 1... 1975年,蒋介石久病缠身,多年的顽疾令他一年比一年憔悴,躺在病床上的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然而...
原创 朱... 一、姚广孝送朱棣“白帽子” 明朝的历史,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开局一个乞讨碗,谢幕一颗歪脖子树。”这不...
原创 明... 明前期士大夫的政治特点及其动态变迁 研究明前期士大夫的特点时,从国家权力体系的变化角度出发,探讨了...
原创 新... 1943年3月中旬,黄克诚,时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收到了一份来自上级的电报。当他逐字逐句地阅读电报时...
原创 曾... 好的,我帮你将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每段的原意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字数变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原创 曹... 狭路相逢勇者胜,少胜多的战例在战争史上屡见不鲜 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冷兵器的兵刃交锋,还是热武器的炮...
原创 十... 改写后的文章 《——·前言·——》 诸葛亮的北伐史,乃是古代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六次出征祁山,带着...
原创 知... 黄埔军校第一期是大家公认的,培养出最多名将的班次。根据统计,这一期的毕业生中,共有30位成为了较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