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狂妄自大、轻视对手——甲午战争之前,清朝舆论界就是这样的态度
创始人
2025-06-06 06:32:54
0

甲午战争的溃败,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使得洋务运动所有的成果都化为了乌有,更是从精神上打击了人们对于进步的追求。而作为主力军的北洋舰队,更是背起了所有的报复,成为了天朝人民嘴里的罪人。

那么,甲午战争的失败,真是因“中日起事,我军屡败,兵舰尽毁,人皆谓北洋所误”吗?不,并不是的。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清廷的态度。正是因为清廷的自大、蔑视和散漫,才使得北洋舰队会失败得那么彻底。

狂妄自大,轻视对手

在战争之前,清朝普遍看不起日本,在当时不少人嘴里,舆论是这样的:岛夷小丑,外强中干,久为實海所共知;或者:我中华海防已三十年,创建海军亦七八年,武备修举,足以永靖海氛。

可以说,在当时清朝的眼里,日本完全就是上赶着来找抽的。然而,数百年的闭关锁国,已经让清朝统治者们没有了“眼睛”和“脑子”。

的确,在经历了德川幕府二百多年的统治后,日本也曾经柔弱不堪。同样闭关锁国的日本,在西方列强的炮弹下“瑟瑟发抖”。然而,日本开始觉悟了,他们很快便走上了日本维新运动。

在整体建设上,日本政府派出了大型使节团,开始巡游西方强国,以求通过最短的时间完成内部改革。于是,1868年,明治政府发布了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

1871年开始,内阁制度逐渐发展;189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日本帝国宪法》。无数的措施都在告诉世界,日本正在高速发展,它正在逐步强大。

在经济上,日本也开始逐渐向资本主义经济靠拢。他们通过土地改革,大大增加了收入;而后,又大力发展铁路、矿业等影响国家实力发展的产业;金融方面,日本确定了纸币为唯一的流通货币。

军事方面,就更加不用说了。日本明明是个“弹丸之地”,但是它却早早地看出了自己的不足,而后开始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举个简单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当时北洋舰队和日本海军的差距。

当时北洋舰队的老式火炮,10分钟可以“有幸”发出1发炮弹;而日本的速射炮,40秒可以发出10发炮弹。如此鲜明的对比,饶是后人,也不得不为北洋舰队掬一把同情泪。

但是,日本的这些发展,清朝全然没有看在眼里。在他们心中,日本依旧是当年那个远远不如自己的“菜鸡”,收拾这样一个上门送死的“菜鸡”,那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于是,清廷不但看不起对手,还任由内部的那些蛀虫,继续腐蚀他们的根基和阻碍发展。

勾心斗角,一盘散沙

西方国家成立海军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掠夺他国资产,而北洋舰队最初的成立目的,并不是这样,它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这种自保很大程度上,还是被迫的。

于是,在1888年北洋海军诞生之后,清朝就非常“放心”了,他们好像是在告诉世界:看,我也有海军!你可别过来打我!殊不知,清朝这种外强中干的姿态,早就被敌人看穿了。

北洋舰队建立之后,不仅没有得到大力发展,反而是受到了多方制裁。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是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世人皆知,北洋海军的主力乃是淮军,而淮军实际上就是李鸿章的私军。

当时就有这样的说法:说这北洋高层开会,其实就是安徽老乡见面会。有了这样的前情之后,朝堂上想要抑制北洋舰队发展的人就不在少数。

站在清朝统治者的角度上来说,北洋舰队只知李鸿章而不识皇帝,本就犯了大忌。于是,重文轻武就成了清朝统治者的本能反应。所以,清朝从根本上就在打压北洋舰队的发展。

而对于李鸿章的同僚来说,权力的蛋糕本来就那么点大,如果李鸿章一个人都吃了,别人不就得饿肚子吗?于是,为了抑制北洋舰队的发展,他们联合对抗李鸿章。然后,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李鸿章主张“平日讲求武备”,立马有人出来反对到:辄以铺张靡费为疑,至以购械购船悬为厉禁 。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敌而淆于群哄,轻于一掷;李鸿章任命丁汝昌上阵,他们就开展“拔丁运动”。

反正,凡李必反,就是李鸿章政敌的行动宗旨。所以,由于朝堂上乌烟瘴气的斗争,导致北洋舰队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未曾添置过一舰一炮。于是,带着老式装备,北洋舰队上了战场。

可以说,这就是“让牛干活,还不让牛吃草”的典型例子。先不说北洋舰队和李鸿章的私人关系到底怎样,就从朝堂上大臣们“敌我不分”的态度上,其实就可以预见北洋舰队的溃败了。

为了不让政敌拔得头筹,他们可以忽视军队补给;为了不让政敌恢复势力,他们可以在战场上延误战机。可以说,当时的清朝,从根儿上就是烂的。再加上北洋战队内部的确也有不小的问题,所以导致了战争局面的惨不忍睹。

结语

也就是说,当清朝的出发立场错了以后,这场战争就没有了胜利希望。对外,他们盲目自信,看不到对手的发展,把后来的财狼依旧当成了昔日的羔羊。于是,当手握打羊鞭的牧羊人对上一只已然没有理性的财狼以后,战争的结局可想而知!

对内,清朝朝堂上的每个人都把他们的个人利益看得比国家利益更重。为了在朝堂上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他们不惜给政敌泼污水;为了打倒政敌,他们不惜牺牲国家利益。因为,国家的发展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

在当时的统治者眼里,百姓的性命、财产,也远远比不上自己的享受重要。所以,他们求饶的速度远比出拳头的速度要快。面对这样一个局面,战争又怎么会胜利呢?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崛起堪称最富戏剧性的逆袭剧本。这位出身沛...
2025-09-12 01:04:09
原创 ...
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十一月壬午日,北京皇城内一片火光...
2025-09-12 01:03:30
“公司楼下惊现古墓”,熟悉...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堡广场施工区域发现古墓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市民...
2025-09-12 01:03:19
艾芬达:上市首日跌4.36...
【艾芬达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投资者炒新风险大】9月11日,三大指数集...
2025-09-12 01:03:06
苏联国营企业蜕变为官僚垄断...
1975年6月6日《人民日报》英雄的人民 光辉的节日 学习马克...
2025-09-12 01:02:56
原创 ...
大明王朝在崇祯即位之时,已经走到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境地。这个时候,急...
2025-09-12 01:02:45
原创 ...
蜀汉的灭亡 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之后不久便去世,随即诸葛亮接管了政...
2025-09-12 01:02:24
原创 ...
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位极具治国才华的帝王。继承了父亲康熙的盛世局面,...
2025-09-12 01:02:22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一位武将,虽然在民间的声誉被大幅度高估,甚至被冠上...
2025-09-12 01:02:09

热门资讯

三国:谋定天下高价值账号有什么... 在《三国:谋定天下》中,高价值账号(通常指武将全红、阵容完整、资源储备充足的账号)的变现需要兼顾 “...
原创 武... 中国自从进入封建社会以来,便逐渐发展为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女性在其中的地位始终较低。因此,能够掌...
原创 湘... 1950年10月,伪装成教师潜伏在湘西山村学堂的臭名昭著的土匪首领曹振亚,带领着一千多名土匪,在湘鄂...
原创 张...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与张飞的武力值都是极其突出且令人敬畏的。然而,实事求是地说,若将两者一比,...
原创 她... 根据统计数据,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有八位的原配妻子被封为皇后,而另有四位虽为原配却未获此殊荣。她们...
原创 太... 1853年5月,太平天国展开了正式的北伐。 以李开芳、林凤祥为主的北伐军,凭借2万人的兵力,势如破...
原创 大... 公元1666年,清朝一位重量级的大臣去世,康熙皇帝亲自为其撰写了一篇祭文,在文中高度赞扬他,称其“可...
原创 “... 提到三国人物,许多人都会想到那句“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在这其中,“诸葛亮”和“庞统”两位杰...
原创 清... 清朝的妃子在整体上不如明朝的妃子美丽,但珍妃的美貌却如绝世佳人,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例外。 不久前,...
原创 宰... 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字狱达到顶点,约有500多人因此遭到斩首或流放。然而,类似的政治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