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代多重职能机构:四殿——端明殿、资政殿、观文殿、保和殿
创始人
2025-06-06 04:32:26
0

提到宋代的特殊机构,必绕不开殿阁,作为宋代一个多重职能机构,在实体方面,殿阁主要是政治空间实体,具有观书、游宴的文化功能,同时还具有御容奉祀、进奉国书一系列宗庙功能;职能方面,殿阁职名成了文官职名体系的主体,通常对高等文官授予殿阁职名,以示恩宠,兼顾帝王问鉴。

众多殿阁之中,宋代主要以四殿、六阁作为文职官员的命名系统,其中四殿指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保和殿,六阁指指龙图、天章等阁。以禁中内阁为职名设立职位并不是宋代之先河,其先河可追述到南北朝时期的设立殿学士的制度,苏轼曾言

“以殿命官,本缘麟趾之旧”

,近源则是承袭唐五代以来的传统。到了宋代,设立学士职位的也只有四殿,即端明、资政、观文、保和四殿。而保和殿(宣和殿)为徽宗晚期时设定的职名,因为存在时间短,影响小,在此就不谈论。

一、端明殿

端明殿位置:

关于端明殿的位置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端明殿位于皇帝常朝所御的正衙,《春明退朝录》记载

“端明殿即西京正衙殿也”

,后来宋代的相关典籍《职源》《职官分纪》等典籍也是沿用了《春明退朝录》所记。二则称端明殿为禁中内殿。《河南志》曾记载:

端明殿的几次更替:

北宋初期修建宫内殿阁仿造古时后梁,所以北宋初期殿名也大多与后梁相同,后乾德三年(965),文明殿成,李焘注云:

“文明殿即端明殿也。国初改焉。”

由此可见,文明殿即为端明殿,后改名而成,而后为了匹配殿名,端明殿学士也随殿名改为文明殿学士。雍熙二年(985),乾元、文明二殿被雷击毁,从此文明殿不复存在,这是宋代中的第一座端明殿,改名文明殿后被雷击而毁。

后端明殿前身承明殿,于1014年建成,18年后因宫中大火殃及,不得不重新维修,后新殿赐名为明良殿,不久又改为端明殿,虽然端明殿复辟,但是其品秩己大大下降,已无初时的崇高地位。

同年十一月,有将端明殿改名为延和殿,史料记载此次改名的主要原因是即将改元,即改元景祐,此次改元主要综合避讳契丹,安抚蝗灾,改变政治气象等多种原因,这是宋朝第二座端明殿。

二、观文殿

观文殿的几次更替:

观文殿原名天和殿,为宋初建成,仁宗时期宫内失火同时殃及天和殿,与第二座端明殿一起更名为观文殿。其名称源于原隋炀帝储书殿名,后再宋朝中的主要职能也是储存书籍,后观文殿又改清居殿,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这是宋朝第一座观文殿。

观文殿再一次出现是在庆历八年,是年八月,奉上真宗谥号,此中含有“文明”二字,虽然文明殿学士已经不再赐予,但此名号却仍未取消,宋庠建议:“(文明殿学士)虽久不除授,然班仪品并存。兼禁中无此殿额,其学士礼理自当罢。乞择见今正朝或秘殿少名学士易之。”于是同为正殿的紫宸殿被挂上职名,取代文明殿学士之职名为紫宸殿学士,赐丁度为紫宸殿学士。朝廷多以殿名为官称,遂称丁度为“丁紫宸”,但“紫宸”二字非人臣所宜称呼,为了避嫌,又将秘殿延恩殿改为为正殿观文殿,丁度改为观文殿学士,这是第二座观文殿。

三、资政殿

资政殿为宋朝新设殿学士职名,与观文、端明两殿不同,资政殿属龙图阁附属宫殿,《玉海》对诸阁附属宫殿这样记载“龙图阁,阁东序资政、崇和二殿,西序宣德、述古二殿。其北天章阁,阁东西序群玉、蕊珠二殿。次北宝文阁,阁东西序嘉德、延康二殿”。

资政殿主要职能:

第一、召对,即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当皇帝需要和某个臣子经常性的交流之时,往往就会授予这个臣子资政殿学士之位。

第二、观书、游宴。真宗景德以来,先后多次在资政殿举行观书、游宴等文化活动,景德元年五月、祥符三年八月、五年十二月先后召集近臣观书,然后设宴与资政殿。

第三、问政。真宗时期,在资政殿进行文化活动的同时,在此殿加入了问政的职能,特别是在边境战争吃紧时,真宗曾资政殿说到:“朕酌今庶官能否,以边城远近要害分命治之”,以此开始在资政殿举行高级官员的会议。

仁宗时期更加加重了问政这一职能的使用频率,南宋魏了翁即言仁宗时期“非时扣阁,或御资政殿,或御迎阳门,或开天章阁,皆出于进拟奏陈之外”。

到了神宗时期,甚至将问政前的文化活动都给予剔除,把资政殿发展为一个更加纯粹的问政场所,常常与朝中大臣在此处理重大政务,资政殿自此成为了一个不分假期,不分人员身份限制的问政场所。

第四、讲筵。当然,神宗时期除了将资政殿作为问政的场所之外,还时常与大臣们研习儒家经典,这是沿袭了先帝在诸阁之中举行的传统的读书活动。

第五、进呈国史等书。龙图、天章诸阁随着发展,慢慢演变为专门供奉历代皇帝御容外,安奉历代皇帝玉牒、宗室属籍以及皇帝藩邸旌节等重要国书、信物的场所,基于此原因,龙图、天章诸阁已经不适合臣子登阁研读,所以资政殿发展为集召对、观书、游宴、问政于一体的多职能殿,同时在进呈国史、实录之时也会经过资政殿,便可供大臣举行进读仪式,再归藏阁中。

总的来说,除保和殿存在时间较短,影响力较小在此不予讨论之外,端明、资政、观文三殿在宋朝中扮演了多重职能的作用,作为空间实体,此三殿所具备的文化,政治职能,与殿阁职名所具备的殿阁召对、编纂等职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资料:

《春明退朝录》,《职源》,《职官分纪》,《河南志》

相关内容

纪念若塔,利物浦vs雷普斯...
北京时间7月13日,利物浦对阵普雷斯顿的友谊赛赛前,数万球迷齐声高...
2025-07-20 12:43:04
原创 ...
曾经的古老传说,以及现代科技的力量,共同构成了揭开日本人祖先之谜的...
2025-07-20 12:34:33
原创 ...
彭德怀要枪毙一名逃兵,毛主席心软拦下,没想到救下个未来的司令。 ...
2025-07-20 12:34:26
原创 ...
我之英雄,彼之人屠。 作为金人的敌手当中的英雄,当然是不能有详细的...
2025-07-20 12:34:22
原创 ...
中国的历史常常与传奇交织在一起,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常常穿插着虚假...
2025-07-20 12:34:16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
2025-07-20 12:34:09
原创 ...
前言 “万恶的旧社会”已经足够“恐怖”了,而在晚清时期,那场面就要...
2025-07-20 12:34:08
原创 ...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断,很多人好奇,以当时的生活水平,那些战争的组...
2025-07-20 12:34:01
原创 ...
看似强大的美国,其实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妖气。现如今的美国,问题频出,...
2025-07-20 12:33:58

热门资讯

原创 慈... 身为一个满族女人,想要掌握那些军国大事的知识,本来就机会渺茫,但是她却与只了解女红的东太后完全不同,...
原创 苏... 前两次说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波兰版图的变迁,今天再看看苏联,历史上,欧洲格局的改变总是离不开这三...
原创 二... 《三国志》 《二十四史》第四本,是《三国志》。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 陈寿的故乡,是在巴西郡安...
两税法改革:残唐中央的挽救财政... 公元8世纪末,垂垂老矣的唐朝正从神坛快速跌落。尽管长安城内的天子仍受天下供奉,却已没法将抽税触角延伸...
原创 宁... 在三国时期,刘备虽被誉为仁义之君,却也饱受争议。他虽有光复汉室的伟大目标,却以不光彩的手段夺取益州,...
原创 戚... 古人有言:“伴君如伴虎”。千百年来,多少有志之才,削尖了脑袋也想钻进朝廷之中,谋求一官半职,从而完成...
原创 没... 清朝是一个皇帝集权到达历史巅峰的朝代,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皇太极统治时期。 在历史上,皇太极的作用...
原创 唐... 01 “天欲倾,国有殇,断头相见又何妨?”——李嗣业《无题诗》 无论是哪个朝代,最为头疼的外敌问题基...
原创 番... 归属感这种东西一直是很奇妙的,身边的同事是番禺人,很少自称是广州人,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他们自己也搞不...
科技助力兵马俑出土后留住原色 兵马俑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