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陈锡联团是著名的抗日四大名团之一。陈锡联带领部队在阳明堡机场进行了一次奇袭,成功炸毁了日军的24架战机,这一战绩轰动全国。陈锡联上将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手下一个传令兵的故事。 这个传令兵名叫李德生,来自湖北红安县,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家庭。1928年,红军进入了李德生的家乡,他年仅14岁便报名参军,成为儿童团的团长。李德生参与了长征,穿越过雪山,跨越过草地,历经艰难险阻。 李德生因为作战勇猛,迅速从普通战士被提拔,先后担任了班长、连指导员以及交通队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左胸被敌人的子弹穿透,伤及神经,导致左手受伤。养伤期间,李德生读了很多进步书籍,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然而,1935年6月,受到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影响,李德生遭到了错误的对待,被开除党籍并降职为传令兵。虽然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这并没有消灭李德生心中的革命热情。幸运的是,李德生遇到了陈锡联。 李德生被降为传令兵后,调入了陈锡联所带的部队。作为师长的陈锡联并没有把他当做普通的传令兵看待。陈锡联了解到李德生的遭遇后,非常同情,经常与他交心谈话,两人因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李德生跟随部队走完了长征,期间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他的英勇表现和战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李德生先后担任了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的排长、连长和营长等职务。 他与当时的团长陈锡联一起参与了夜袭阳明堡的战斗。李德生没有辜负陈锡联的信任,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出色,后来他甚至带领一个营打败了日军一个大队,得到了上级的表扬。这一战充分展示了李德生的指挥能力和战术水平。 更加令人钦佩的是,在1942年5月,日军和伪军共计2.5万人发动了对太行根据地北部的进攻,李德生临危受命,带领一个营前去阻击敌军。在敌人兵力远远超过我方的情况下,李德生依然沉着应战,成功阻挡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最终完成了掩护总部机关撤退的任务。 1945年1月,李德生被任命为团长,他亲自带领82名突击队员,成功摧毁了日军的一处重要据点。抗战胜利后,李德生又参与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李德生参与了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以及淮海战役,参与了对黄维兵团的围剿。他先后担任过团长、旅长和第二野战军师长等职务。 1951年3月,李德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担任志愿军第12军35师师长,率领部队参与了第五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他带领的35师作战421次,消灭了敌军1.9万余人。回国后,李德生于1954年4月被任命为第12军军长。 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自1935年被降为传令兵开始,经过整整20年的努力,李德生终于成为开国少将。之后,他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拒绝了各种利诱。1988年,李德生被授予上将军衔。李德生于2011年5月8日病逝,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