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的坚持,筚路蓝缕的奋斗。
秉持这份初心,贵州的小吃餐饮企业,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情,10余年如一日把一件事情做精。
近年来,凭借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加持,贵州文旅在全国频频出圈。脆哨、酸汤,这两样深深打着贵州符号烙印的小吃,也从贵阳的烟火小巷,光一般的速度,辐射到东南、华南、华中、华东等区域,传递着不一样的贵州精神、贵州价值。
回望来时路,曾经的坎坷羁绊,都是今日功勋的奠基。在贵州文旅这出大戏里面,每一名朴实的美食从业者,是主角。
01
10月26日,上海来贵阳旅游的秦绍一下飞机,打车直奔他的攻略目标——民生路、丁家脆哨,以饕餮为人生乐趣的秦绍,就想验证网上所言“没有预制菜的贵阳,商家让你亲眼见证一粒猪肉变成一颗脆哨”。
丁家脆哨的店里,一口大锅在翻滚猪肉,秦绍目睹它变黄、滤油,加入调料,变成脆哨。买了几两脆哨,丢进嘴里,满口生香。起初,秦绍还担心商家不会卖几两给他,试着开口,热情的商家立马应允,用笑脸消除了秦绍的担心。
在拼多多电商平台上可以买到丁家脆哨,这是同为“老饕”上海朋友的介绍,但是,秦绍对“风味原产地”有着如梦如幻的追求,也有了今天的“贵阳民生路之旅”。
脆哨,在贵阳本是寻常物,上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贵阳人家都会用肥猪肉熬猪油、炙脆哨。不过,把贵阳脆哨数十年如一日精心加工,丁家脆哨倾注了47年的情感。
1978年,丁家脆哨在民生路开店,在店里架起大锅,熬猪油、炙脆哨,透明厨房接受每一位顾客的监督。当时,民生路还是一个露天菜场,来来往往的贵阳人,脑海里不断浮现丁家脆哨的作业场景。
时光荏苒,贵阳人出差,带上一袋丁家脆哨,在异乡佐以饭菜。甚至出国,也少不了丁家脆哨,以至老外不解地问:“what's this?(这是什么)”在老外的眼中,脆哨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贵阳的每一个菜场,都有类似丁家脆哨的脆哨从业者。几十年来,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执着,在贵阳的每一个角落,把脆哨——贵阳小吃中的精粹,用一口大黑锅、一把炒菜铲子,发扬光大。
02
今年是闰六月,夏季比往年要长一个月。
家住广州白云区的杨婉婷,拧开一瓶“玉梦酸汤”,倒进锅里,加入比例适当的水,一锅让人垂涎欲滴的酸汤火锅,涟漪一般弥漫开来。
暑假,杨婉婷带着孩子来贵阳旅游,旅游攻略中的第一顿少不了酸汤鱼。
30余岁的杨婉婷,作为新一辈的广东人,她喜爱尝试全国各地的火锅。杨婉婷作过比较,川渝火锅,饱腹感太强,油重,想吃蔬菜,又怕蔬菜裹油,吃了积淀在腰上,成了“游泳圈”。酸汤火锅则不一样,开胃,消食,食物百搭,不怕长胖。
回到广州后,杨婉婷体内对酸汤的“馋虫”不时上脑,想着在贵州旅游的一幕幕:苗家姑娘能歌善舞,敬酒的节目是诗情画意般的“高山流水”,咽下口水的她,在拼多多平台上一阵狂搜,销量排前的“玉梦酸汤”,是全国各地“老饕”的首选。
的确,产自贵州麻江县的“玉梦酸汤”,在20余年的摸爬滚打中,企业已经从小作坊发展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导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在2023年推动建立全国首个酸汤调味料团体标准,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并与四川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共建酸汤产业研究院。
研究适合全国各地的“老饕”适用的酸汤,是“玉梦酸汤”多年来的责任,他们要把这张贵州名片打向全国。贵州的山川河流出产的风物,在品质上保证了原生态的绿色品质,“玉梦酸汤”攻克一个又一个普及全国的舌尖上的难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加持,形成“产地——制造——推广——销售——客户”的完美闭环。
03
家住北京望京的何与凡,熟练地打开拼多多电商平台,下单了5盒“南山婆”酸汤米粉,以及10包果蔬风味、番茄风味的贵州酸汤火锅底料。
在北京,贵州酸汤火锅开了不少店,何与凡与父母试着吃了一次这个外界看起来“黑暗料理”般的火锅,一下子就被它酸香开胃的特质吸引,新鲜果蔬与乳酸菌发酵,煮出来的果蔬清香,让他们一家对这个贵州寻常风物情有独钟。
走在“南山婆”在安顺的厂址,硕大的厂房分工有序,每一幢厂房都在按照各自的分工,完成各自的使命。让贵州酸汤走出贵州,让世界爱上贵州酸,让世界爱上中国味,是“南山婆”的终极使命。
“南山婆”是一家福建企业,在10余年前招商引资来到贵州安顺。初到伊始,以酒店业为主。不过,深耕贵州后,“南山婆”发现了贵州酸汤是一种不可言喻的美味,可以站在中国美食市场,也能在世界美食之林拥有一席地位,于是,成立了“南山婆”集团,主攻贵州酸汤。
其实,“南山婆”发源于福建,是一个拥有300年“非遗”膳食制作技艺,以及30年餐饮食品行业从业经验的企业,其坚持“非遗”传承 +科技创新,历终10余年艰辛研发,自主创新食品生产工艺和设备工艺,实现风味与健康双导向技术集成与应用,成功推出特色酱料、酸汤、沙县小吃、预制食品等多系列生态美食,获得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资质,凭借匠心制造美味,让天下食客尽享南山婆美食带来的欢乐。
“南山婆”在贵州酸汤赛道的投入与竞技,是一种全球视野的双向奔赴。
04
这个夏季,浙江游客周媛媛在贵阳旅游期间,惊诧于青云路与民生路每天的“人、从、众”。官方数据显示,这两条道路的人流量约8万人次。
周媛媛折服于青云路与民生路上的脆哨、酸汤食品。痴迷于“文博游”的她,说起陕西省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醒目地摆放着、展览着的都是先古时期盛放食物陶罐、青铜鼎。尤其是杭州良渚,碳化的数十吨稻谷,成为研究先祖掌握人工种植水稻的例证。
周媛媛认为,食物,是研究人类历史的重要一环;丰富的食物场景,体现出多棱的社会活动。贵州的脆哨、酸汤,势必成为后人研究当下的一大例证。
2025年暑期,贵州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相关数据显示,6月至7月中旬,贵州旅游人次稳步增长,尤其是周末,热度显著攀升,周五至周日三天的旅游人次平均环比增幅明显,周末经济的强劲活力尽显。美食,作为旅游六要素中重要的一个要素,再次在文旅大爆发中打开出圈之旅。
丁家脆哨从2024年开始重点在拼多多上经营,第一年销售额达400万元,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500万元。丁家脆哨在拼多多平台的特供产品引流下,带动核心单品爆发,通过拼多多特供的脆哨产品,用110g的小规格产品引流,然后带动250g的核心脆哨产品热销。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丁家脆哨的消费群体已初步延伸至川渝、广东等地区。
“玉梦酸汤”火锅底料,自2022年起线上销售额持续暴涨,年销售额分别为1000万元、1500万元、2000万元,今年线上销售额目标为5000万元。其中,拼多多去年的销售额也达到了300万元,今年预估完成400万元销售目标。
“南山婆”酸汤火锅底料+辣子鸡拌面,从今年9月份开始在拼多多平台上重点运营,不少单品呈现出爆款潜质,加上拼多多适合打造大单品的经营特点,入驻仅两个月单月销售销售额已突破60万元。
继以村超为代表的贵州文旅走红后,贵州特色小吃也走红拼多多,不少商家用一两年的时间做到年销3、400万,从地方小吃变成全国味道,覆盖川渝及沿海地区。
努力不怠的贵州美食从业者,从中获得不凡的收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田坚 摄影: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