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年抗战期间,有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的装备简陋,穿着单衣,脚踩草鞋,头戴斗笠,背负武器,装备粗糙,物资极为匮乏,尤其是粮草和弹药常常短缺,只能依靠其他部队的援助。这支部队因为这些困境而被称为叫花子部队。然而,这支看似不起眼的部队,在抗战中却展现了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战斗意志。面对凶猛的日本侵略者,他们毫不退缩,始终坚守阵地,英勇抵抗。在一次次惨烈的战斗中,他们不仅成功保卫了家园,还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最终成为人民心中崇敬的英雄部队。 这支英勇的队伍,正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川军。川军是由四川人民组成的一支地方性部队,简称川军。虽然在1937年之前,川军内部因争夺地盘曾发生过多达400多次的冲突,但当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时,川军的将领们立刻发表声明,誓言全力支持抗战,决心捍卫国家的尊严,四川的军民迅速投入到这场关系国家存亡的战争中。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川军先后派出了六个集团军,走出四川,投身到抗战的各个战场。川军参与的重大战役包括淞沪会战,第20军和第40军参战,由杨森指挥;太原会战,第22集团军参战,由邓锡侯指挥;武汉会战,第22、第27和第29集团军参战,指挥官包括杨森和孙震;中条山之战,第47军参战,由李家钰指挥;三次长沙会战,第27和第30集团军参战,由杨森和王陵基指挥。此外,川军还参与了无数小规模的战斗。根据统计,川军在这八年的抗战中,牺牲了26万将士,负伤者超过35万,投入了300多万壮丁支持抗战。川军的战士们在战场上毫不畏惧强敌,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打响了无川不成军的传奇。 无川不成军这一响亮的口号背后,是八位英雄人物的事迹,这些英雄在抗战期间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智慧,成为川军历史上无法磨灭的传奇。 首先是许国璋,来自四川成都。在抗战期间,他参与了黄广战役、鄂西会战、常德保卫战等多个关键战役。不幸的是,在1943年11月,许国璋在与敌军的激烈交战中英勇牺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接下来是王铭章,四川新都人,曾任川军第41军军长。王铭章在抗战期间屡次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在1938年3月的滕县保卫战中,他成功粉碎了日军增援台儿庄的企图,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铺平了道路。李宗仁在台儿庄战役胜利后曾特别提到: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第三位是刘湘,川军的灵魂人物之一。作为杰出的将领,他在抗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是唯一一位在抗战期间因病去世的战区司令长官。临终时,他留下遗言:抗战到底,敌寇一日不退出国门,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这句话激励着无数川军将士,为最终的胜利付出所有。 李家钰是川军中的一位重要领导人。抗战爆发后,他通过电报宣布全力支持抗战,并率领川军积极参战,先后参与了山西、河南等地的激烈战斗。不幸的是,在豫东战役中,李家钰遭到敌军便衣队的偷袭英勇牺牲,成为抗战时期第二位阵亡的集团军司令官。 饶国华,四川资阳人,曾任川军第21军第145师师长。在上海、南京、广德、泗安等地的战斗中,他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不幸的是,饶国华在一次激战中英勇牺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保卫祖国立下赫赫战功。 孙震,四川成都人,曾担任第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参与了武汉会战、襄樊战役、随枣会战等多个关键战役,屡次带领部队取得辉煌的胜利,成为抗战中的一位名将。王陵基,川军的另一位重要将领,曾任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指挥了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上高战役和长衡会战等一系列重要战役,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英雄将领凭借他们卓越的智慧、英勇的战斗精神以及坚定的信念,在抗日战争中书写了川军的辉煌篇章。至今,他们的事迹仍然在人民心中传颂,成为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