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李德生被调离北京军区,前往沈阳军区担任司令员。在那次调整会议上,毛主席特别对他说:总政治部主任这个职务,你就不再兼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八大军区司令员的调动,最受影响的无疑是李德生。之所以进行这种对调,主要是因为有些军区司令员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时间太长。毛主席认为,长期担任同一职务容易出现问题,工作状态会逐渐油腻。然而,李德生于1971年才刚刚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任期不到三年,相比一些老司令员,如许世友、韩先楚、杨得志等,他的任职时间并不算长。严格来说,他的任期甚至很短。 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决定让他参加对调。毛主席看得很清楚,当时他直接告诉李德生:你是陪绑的,意思是李德生只是作为示范,配合其他司令员一起调动,北京军区只是一个带头作用。听到这些话,李德生即使心里有些不快,也完全理解,并决定无条件服从。会议结束后,他回到家中,告诉妻子自己要调职的事情。
妻子问他何时动身,李德生回答:就这几天。说完,他便出门去了。不久后,他打电话告诉妻子:今天就走。对于组织的安排,李德生从不与组织讨价还价,即使心中有些不满,也从未做过反对或犹豫,始终坚定服从。 其他七位司令员的调动并未引起太多争议,但李德生的调动却问题重重。原因在于,他的兼职职务实在太多了。李德生如果离开北京军区,这些职务该由谁来接替呢? 比如,他担任的总政治部主任职务。李德生自1969年起担任这一职务,而这一职务是毛主席亲自任命的。当他决定调往沈阳军区时,总政治部主任一职是否还继续由他担任? 毛主席再一次为李德生解除了这个难题。毛主席明确表示,李德生不再兼任总政治部主任职务。这一决定虽由毛主席亲自做出,但也是他之前亲自委任李德生担任这一职务时做出的考量。 那么,李德生对这一决定有什么看法呢?他并不觉得不高兴,反而觉得毛主席的决定很合适。沈阳距离北京那么远,即便他继续兼任总政治部主任,实际上也无暇顾及。再说,刚到沈阳军区,他需要熟悉新的工作环境,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担任新的职务。继续兼任中央职务,只会分散精力,最终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因此,毛主席取消李德生的总政治部主任职务,李德生反而心安理得。值得一提的是,李德生在总政治部历史上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他接替的前任是开国上将萧华,然而萧华卸任后,这个职位空缺了两年,中央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毛主席曾说,宁愿让职位空缺,也不勉强任命不合适的人选。直到1969年,毛主席才看中了李德生,将他任命为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担任此职后,总政治部主任的职位又空缺了两年,直到1975年,张春桥才接任这一职务。所以,李德生实际上是担任了一个空档期的总政治部主任。 在解决了总政治部主任的问题后,李德生还有其他重要职务需要处理。后来,李德生进京开会时,王洪文向他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要求他去沈阳军区工作,并辞去党的副主席和政治局常委职务。李德生便写信请求辞去这两个职务,并请辞政治局委员。 毛主席同意了李德生辞去副主席和政治局常委职务,但仍然保留了他的政治局委员职务。从此,李德生不再是正国级领导人,而是成为了政治局委员和沈阳军区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