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刘氏家族虽然曾经显赫一时,但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濒临破产。此时,许多人心怀鬼胎,都想在这乱世中分一杯羹。曹操,这位出身宦官之后的英雄人物,有着雄心壮志,手下也有许多能臣。曹操一心想要统一天下,但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兵败如山倒,面对庞大的敌军,他差点就被彻底击垮。赤壁后,曹操心中充满了怨恨和嫉妒,他手下的谋士也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得力。荀彧继续守城,郭嘉早逝,程昱虽有才,但也未能帮助他翻盘。三大谋士已经没有一位能依靠。
与此同时,远在刘备阵营的孔明,羽扇纶巾,指挥若定,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曹操对刘备心生了既怨恨又嫉妒的情绪。他已经创业多年,建立了强大的势力,卧龙诸葛亮的名声如雷贯耳。让曹操难以忍受的是,刘备这个“穷小子”居然娶了这个才子为辅佐。曹操心中不禁想,诸葛亮为何没有投靠自己,而偏偏选择了刘备?
那么,诸葛亮为何不投靠强大的曹操,而选择弱小的刘备呢?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汉臣岂可事逆贼”!
诸葛亮初出茅庐时,虽然还没有声名显赫,但却早有过人之处。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话,曹仁兵败丢失南郡回到许昌,向群臣询问刘备为何变得如此强大。徐庶回答道:“将军勿轻视刘玄德,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曹操听了之后问:“诸葛亮是谁?”徐庶继续说:“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是真正的奇才,非我所能比拟。”虽然徐庶的回答很是夸奖诸葛亮,但也从侧面显示了他当时的名气还并不大。曹操虽识得天下英才,却连诸葛亮是谁都不知道,足见他当时的知名度还有限。
诸葛亮并非出生于荆州,而是来自徐州。曹操曾为了争夺徐州下令屠城,许多人在这场战争中丧命。尤其是诸葛亮的家族,传闻中他可能因曹操屠城而失去了父母。诸葛亮的家族原是琅琊望族,而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迁往荆州后,诸葛亮随之而去。可以说,曹操对徐州的残酷征战,不仅让他取得了徐州的地盘,更使得诸葛亮与曹操产生了深刻的家族仇恨。
此外,当时的徐州士绅在刘备决定跟随曹操回许昌时,写下万言书,要求刘备留在徐州治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刘备在徐州治理有方,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而曹操身边的人才中,几乎没有出自徐州的。这些人才,如诸葛亮、张昭、徐盛、糜竺等,大多在三国时期为蜀吴立下赫赫战功。曹操攻占徐州后,与徐州人才彻底决裂。而诸葛亮作为其中最出色的一个,自然不会选择投靠曹操,反而更倾向于投向三顾草庐的刘备。刘备不仅具有人望,而且在治州方面也颇有成效,诸葛亮心中自然愿意为他出山,辅佐他成就一番事业。
再看诸葛亮为何最终投靠刘备的另一重要原因——刘备身上有汉朝的血脉。东汉末年,许多人声称拥有皇族血统,但刘备既有皇族血统,又具备雄心壮志,是少数几位能够真正肩负起恢复汉室大业的人。诸葛亮心中一直忠于汉朝,他从未改变这一理想。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王朗的辩论中,曾说道:“我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应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为何反助逆贼,谋篡位?”他的话语中透露出自己对刘备的忠诚,立志要“安汉兴刘”。
而曹操即使没有称帝,也早已做出了一系列叛逆的举动,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亲手杀害了汉献帝的母亲,并要求汉献帝封自己为王。对于一个忠于正统朝廷的人来说,怎能投靠曹操呢?
总而言之,诸葛亮最终选择投奔刘备,正是因为他看重刘备的汉朝正统身份,并且深知曹操的行为背离了大汉的正义。若是曹操与诸葛亮联合,或许三国之争早已一统天下,但历史没有如果,命运已然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