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在日本驻军,这权利不是地缘筹码,而是1931-1945年3500万同胞以骨血刻进《波茨坦公告》第12条的判决书——战胜国必须给日本套上“制度枷锁”,让军国主义永世不得超生。
1946年,戴坚先遣队已把当时中国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插进名古屋,蒋介石却为一场内战抽调第67师,中国自此失去悬刀于寇颅之上的支点,也失去提前阻断冷战亚太失衡的先机。
今天,右翼在靖国神社把战犯当神供奉,东京连续突破宪法第九条,航母“出云”已起降F-35B,2027年军费将冲破GDP2%红线——幽灵披新皮归来,我们已无退路。
中美联合在日本驻军有钢铁浇铸的法理依据:开罗宣言先剥夺日本侵略所得,波茨坦公告再赋战胜国驻兵监督之权,1946年《中美驻日占领军备忘录》更把爱知、三重、静冈三省划为“正义接口”。
在美国战略收缩、既怕失去西太又怕独力难支的夹缝里,激活这条被尘封的条款,可把日本锁进中美双重制衡的轨道,用历史条约的现实回声破解“修昔底德陷阱”,也用制度性互信避免“金德尔伯格陷阱”。
历史从不给犹豫者第二次机会。当航母甲板升起隐形战机,当军费曲线刺破和平红线,我们不能再以内战思维埋葬国运。让《波茨坦公告》的铅字化作名古屋街头的中国巡逻足迹,让战犯牌位在正义靴子敲击地面的声音中颤抖——唯有如此,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才不会再沦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落后就要挨打”的近代史才能真正翻页。
下一篇:赵国为什么最后定都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