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太子。多年来,他一直表现得胆小怕事,缺乏决断力,常常唯唯诺诺。当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看到长安形势危急,于是决定带着李亨和一部分亲信逃往四川。然而,在途中,马嵬驿发生了兵变,随行的士兵推翻了李隆基的决策,处死了祸国殃民的宰相杨国忠,并且迫使李隆基让杨玉环自尽。事后,李隆基继续西行前往四川,而太子李亨却并没有跟随,而是选择向北逃往灵武。在这里,发生了一件非常奇怪又有些荒唐的事,李亨竟然自行登基为帝,李隆基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成了太上皇。其实,李隆基心里并不甘心,他可是经历过不少政治风波的老江湖,尽管年纪大了,但依然具备相当的能力和手段,支持他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为什么李隆基没有试图夺回皇位呢?首先,他认为当前局势复杂,自己不愿再背负责任;其次,李亨实际上变相把他软禁起来,使他失去了实际控制权;第三,若真要争夺,必然会引发内讧,而李隆基身边的支持者已经不多了。
李隆基一手将大唐带到了巅峰,奠定了盛唐的基业,但晚年的他却将这一切摧毁。安史之乱后,李隆基的表现堪称令人失望。他面对叛军如破竹之势的攻势,心生恐惧,才会做出逃跑的决定。其实,从他决定前往四川的那一刻起,就可以看出他已经不愿再承担责任。如果不是李亨自己在此时登基,李隆基或许还会选择禅位,这和北宋宋徽宗的做法有些类似,都不愿意成为亡国之君。所以,当得知李亨已登基后,李隆基虽然心中不满,但也很快放下了这份执念。不到一个月,他就发布了《明皇令肃宗即位诏》,正式将皇位传给了李亨。 李隆基回到长安后,过得异常憋屈。他身边的侍卫仍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和内侍高力士,但陈玄礼很快就离职了,而高力士也被流放到外地,甚至连陪伴他的玉真公主也搬到了玉真观。李隆基身边再也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他若想重新夺回皇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尽管如此,李隆基并非没有任何支持者。毕竟他曾是大唐的皇帝,这么多年,必定积累了不少忠诚的人。然而,李亨早已为自己的班底安置了重要位置,现在的朝廷已经不是李隆基一言九鼎的时代了。如果李隆基想要复位,首先他缺乏信任基础,其次,他身边的支持者已经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