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是清朝入关的首功之臣。在明朝灭亡、李自成攻占北京城的关键时刻,他果断出兵,带领清军与李自成的大军展开决战,最终成功占领北京。这一胜利为清朝顺利迁都北京奠定了基础。之后,他还派遣了包括阿济格、多尔衮、豪格等在内的将领,接连击败李自成、南明余部和张献忠的力量,为清朝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迁都北京后,清朝的政权逐渐稳固。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成为了清朝的实际掌权者。虽然顺治皇帝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掌握政权的是多尔衮。在多尔衮掌权期间,所有的权力几乎都集中在他一人身上,甚至连皇帝的印信都被他保管,他见到皇帝时也从不下跪。顺治皇帝实际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 然而,多尔衮的突然去世改变了一切。顺治皇帝开始着手清算他,废除了多尔衮的所有尊号,甚至连他的墓地也被毁掉。多尔衮死后,虽然他自己未曾预料到这种结局,但他的两个孩子却成为了顺治皇帝复仇的对象。多尔衮的子女究竟遭遇了什么命运呢? 顺治八年,多尔衮因健康问题带领一众大臣去古北口外打猎,想借此散心。不料,在狩猎途中多尔衮从马上摔下,伤势严重,最终不治而亡。在临终前,他召见了唯一的同母兄阿济格,两人长时间交谈。但对于他们谈话的内容,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有的说法认为,多尔衮在临终时决定将权力交给阿济格,继续掌控政权;也有说法认为他知道自己命运已定,叮嘱阿济格不要与顺治皇帝为敌。还有一种猜测认为,二人关系并不融洽,多尔衮可能设下陷阱,意图除掉阿济格。 多尔衮去世后,阿济格并没有急于前去为其守灵,而是试图借助多尔衮麾下两白旗的大臣来夺取权力,企图自己当上摄政王。然而,多尔衮的忠实大臣们认为阿济格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而且多尔衮的儿子多尔博年仅8岁,根本无法主政。于是,他们决定不支持阿济格,反而投向顺治皇帝一方,并将阿济格的图谋透露给了顺治。 阿济格在护送多尔衮的灵柩回京途中被顺治皇帝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联合下令逮捕,被贬为庶人并囚禁。顺治皇帝虽然恨多尔衮专权,但也意识到多尔衮掌握着庞大的势力,因此他并未立即采取行动,而是采取稳妥的策略,逐步削弱多尔衮的党羽。在多尔衮去世后两个月,顺治开始正式亲政,并迅速展开了清算多尔衮的工作。 随着清算的展开,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大臣列出了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其中最严重的几项包括:多尔衮在皇太极死后没有与济尔哈朗共享辅政权力,独揽大权;多尔衮作为摄政王,待遇和仪仗远超皇帝,甚至自己发布诏令,从不向顺治报告;多尔衮私自任命大臣,推行个人政治议程,意图架空顺治皇帝;以及多尔衮在豪格死后,篡夺了豪格的妻子等。种种罪行让多尔衮的名誉和地位彻底崩塌。顺治不仅撤销了多尔衮的爵位,还将他的墓地焚毁,并暴尸示众,执行极刑,显示了他深深的仇恨。 虽然多尔衮没有亲生子嗣,但他收养了过继儿子多尔博,这个8岁的孩子被顺治命令继承睿亲王的爵位,享有与多尔衮相同的待遇。但这一待遇仅持续了两个月,顺治便开始清算多尔衮,多尔博的地位也随之动荡。 与此同时,多尔衮唯一的亲生女儿东莪的命运同样充满了波折。东莪是多尔衮第六妃瓜尔佳氏所生,自幼深得宠爱,经常以男孩的模样打扮。她的爱情故事被野史记载,在一次寺庙中,东莪邂逅了一个姓陈的秀才,并与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然而,由于满汉之间的婚姻禁忌,她无法公开这段感情。最后,多尔衮安排她与一位蒙古贵族结婚,东莪只能含泪答应。然而,随着多尔衮去世和清算开始,东莪的婚事也变得混乱,她被送入信郡王府,而陈秀才则逃避了这场风波。据传,东莪最终与陈秀才走到了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虽然清朝的官方史料中只提到她在多尔衮去世后被送到信郡王府,并由信郡王多尼主导她的婚事,但她仍然保有作为多尔衮之女的尊荣。 然而,多尔衮的命运并未就此结束。在清朝风云变幻之际,乾隆皇帝最终恢复了多尔衮的名誉,将其追封为睿亲王,并命令多尔博的后代继续继承睿亲王爵位,确保多尔衮的血脉得以延续。至此,多尔衮的名誉和地位得到了重新确认,尽管他复杂的命运已经成为历史的印记。 若多尔衮能够预见这一切,是否会想,如果他当初还政,能否避免最终的清算?他是否早已预料到自己的子嗣也会经历如此命运?这些问题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