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是西汉著名将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九月,李陵带领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准备攻击匈奴。
起初,李陵的任务是作为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大军后勤,负责运输粮草。但是,李陵不愿意做后勤工作,他请求汉武帝允许他正面与匈奴作战。他表示这样可以分散匈奴的兵力,减轻李广利的压力,让匈奴无法集中力量对付李广利。 汉武帝告诉李陵,既然你不愿意在别人手下作战,那就要考虑清楚,自己没有战马。李陵回答说,他不需要战马,只带五千步兵,以少胜多,要直接攻打匈奴的王庭。看到李陵如此自信,汉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出发了。 李陵带领的军队在浚稽山遇到了匈奴单于的主力,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尽管李陵的步兵在面对匈奴骑兵时处于劣势,但他巧妙地利用辎重车建立了防线,保护自己的部队。随后,李陵亲自带领步兵冲出防线,摆开队形,前排士兵用戟和盾防御,后排士兵用弓箭和弩还击。当匈奴骑兵冲过来时,李陵下令同时发射千支弩箭,匈奴骑兵纷纷中箭落马,伤亡惨重。 匈奴军被打败,撤退到一座山上。李陵追击,杀死了几千名匈奴骑兵。单于意识到无法取得胜利,于是立即召集了超过八万骑兵,重新包围李陵。李陵兵力较少,形势十分不利,于是只能选择撤退,边战边退。几天后,由于步兵行军速度较慢,李陵的队伍被困在一个山谷里。 尽管李陵的军队已经射杀了大量匈奴骑兵,但连续的战斗使得许多士兵受伤。为了让伤员继续作战,李陵命令将三处受伤的士兵用车抬走,二处受伤的士兵则驾车前进,一处受伤的士兵必须坚持作战。 李陵的军队撤退到一座山下时,匈奴骑兵再次发起猛攻。李陵带领步兵在树林中与匈奴骑兵激烈拼杀,再次击杀了数千名匈奴骑兵。经过多次激战,匈奴骑兵也损失惨重,匈奴军队认为无法继续战胜李陵,准备撤退。 然而,就在这时,李陵军中发生了叛变。一个名叫管敢的军侯因为被一名校尉羞辱,投降了匈奴。管敢向匈奴透露了李陵军的情报,告诉匈奴李陵的军队箭矢已经用尽,没有增援,若再继续战斗,李陵一定会失败。 《汉书》中记载:“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 匈奴得到这些情报后,非常高兴,命令所有骑兵集中力量攻打李陵。李陵的军队被困在山谷里,形势十分危急。李陵仍然带领军队顽强抵抗,一天内用尽了五十万支箭。 由于箭矢耗尽,李陵的步兵面对匈奴骑兵时极为吃亏,根本无法与匈奴骑兵抗衡。匈奴的骑兵拥有弓箭,而李陵的部队没有,只能用短刀,甚至拆解战车拿木头做武器,这使得李陵的军队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最终,李陵只能在夜晚带领军队突围,匈奴的几千骑兵紧追不舍。在追击过程中,韩延年战死。李陵叹息道:“我无脸面去见陛下了!”无奈之下,李陵决定投降匈奴。李陵的部队仅有四百余人逃回汉朝。 《汉书》记载:“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李陵的军队在距离汉朝边塞仅有一百多里的地方败北,原本匈奴准备撤军,但由于管敢的背叛,导致李陵的兵败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