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恰逢毛主席诞辰114周年,86岁的华国锋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缅怀这位伟人。临别时,华国锋艰难地推开搀扶他的家人,面对毛主席的遗体,喊出了一个词,并做出了一个动作。听到这话和看到这动作,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落泪。这一刻,也成为了华国锋生前最后一次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缅怀导师的时刻。那么,他到底喊了什么呢?
1955年7月,毛主席乘专列南巡抵达长沙,华国锋作为湘潭地委书记,与其他几位领导一起前往长沙汇报工作。这是华国锋自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以来,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虽然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但毛主席早已听说过华国锋的大名。华国锋担任的地委书记职务,正好位于毛主席的故乡。在那段时间里,毛主席从家乡亲戚的信中得知,华国锋工作努力,踏实肯干,做了很多实事,深得百姓的拥护。此次来长沙,毛主席特意亲自见见这位家乡的父母官,想看看他是否真的如亲戚们所说那样能干。 两人初次见面,毛主席就连珠般问了华国锋几个尖锐的问题。虽然这是华国锋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但他并没有显得慌乱。面对毛主席的提问,他从容不迫地作答,条理清晰,讲得头头是道。毛主席听后非常满意,并随即翻看了华国锋写的工作总结报告。报告的字迹工整,思路清晰,内容实事求是,没有任何空洞的说辞,这让毛主席对他更是刮目相看。华国锋可能也没有想到,这次普通的工作汇报,竟然成为了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1955年国庆,华国锋受邀首次来到天安门,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和游行活动。几天后,他首次列席了七届六中全会。 两年后,华国锋从湘潭地委调任湖南省委统战部担任部长。毛主席历来十分重视统战部的工作,尤其是在家乡湖南。建国后,毛主席经常回湖南视察工作,看望乡亲,接待的工作繁重,因此湖南省委统战部的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毛主席将这个重要岗位交给华国锋,可见他对华国锋的信任与看重。自从进入省委工作,华国锋与毛主席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 1971年,毛主席提名华国锋从地方调任中央,担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协助周总理工作。在中央工作期间,毛主席经常找他谈话,讨论工作。除了工作上的讨论,毛主席也会与华国锋聊一些路线斗争和军事问题。虽然华国锋一直从事的是文职工作,但毛主席常常提醒他:不要只做文官,也要做武官。当时,华国锋并没有完全理解毛主席的深意,但他知道,毛主席的话永远不无道理。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全国上下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作为毛主席指定的接班人,华国锋承担起了组织追悼会、恢复国家秩序、为老革命家平反的重任。 2007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14周年这天,华国锋早早起床,穿戴整齐,坐在家中等候家人陪他一同前往毛主席纪念堂。家人都知道华国锋每年都会这样做,提前准备,早早出发。可今年,情况与往年不同,华国锋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未能有人搀扶,他已无法独立行走,几乎全靠轮椅代步。家人担心他体力不支,劝他放弃。但华国锋知道家人是关心他,但有些事情坚持久了便成了习惯。毛主席离开大家已经31年,而他每年只有在毛主席的生辰和祭日时才能来到这里缅怀,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如今他已经86岁,去一次少一次,怎能错过任何一次机会。见他坚持要去,家人也只好不再劝阻。 来到纪念堂后,华国锋在家人的搀扶下,从轮椅上站起,缓步走到毛主席遗体前,脱帽默哀。默哀结束后,他静静地注视着毛主席的遗体,沉思了许久。最后,在家人的多次劝说下,他擦干眼泪,准备离开。就在大家转身准备离开时,华国锋忽然停住了,面对毛主席的遗体,大声喊出了这样一句话:向伟大领袖毛主席鞠躬,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随着这句话的喊出,华国锋深深弯下了腰,先后鞠了三个接近90度的躬。考虑到当时华国锋的身体状况,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不易。现场的人看到这一幕无不潸然泪下。 2008年8月20日,87岁的华国锋走完了他的一生,安然长眠。2007年12月26日那次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的活动,也成了他生前最后一次缅怀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