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制度从努尔哈赤建立政权时就开始成型,那时候太监主要干些杂活,到康熙时期才逐步规范起来。太监的来源大多是穷苦人家孩子,父母为了生计把他们送去净身,换点银子贴补家用。净身不是随便找人动刀,得去京城指定的师傅那里,比如小刀刘和毕春,这俩人手艺最稳当,专给准太监开刀。手术前先签生死簿,上面写明成败不管师傅的事,生死自负。费用分高中低档,高档的用好药保命,低档的就赌运气,风险大得多。那年代医疗条件差,出血感染是家常便饭,成功率低得吓人,能活下来的孩子都算命硬。
净身手术具体步骤固定,先用白布或绷带把下腹和大腿上部绑死紧,防止大出血,然后用绳子勒住根部,用竹板打腿根和臀部,让那块地方麻木。师傅拿环刀,就是个小镰刀形状的家伙,在火上烤热当消毒,一刀切下整个生殖器,包括阴茎和睾丸。切完马上塞进鹅翎管做尿道,管子粗糙,推进去容易带血。伤口抹上黄连和麻沸散的药膏,裹紧固定。术后三天不能吃喝,只喝点米汤,躺在炕上用芝麻秸灰垫底保暖,玉米棒烧火取暖。整个过程疼得要命,孩子常在床上翻滚,感染一上来就高烧不退,好多直接没挺过去。活下来还得养一个月,换药时师傅用温水泡开布条,刮掉死皮,洒草粉止血。净身房在方砖胡同一带,空气里总飘着血腥和药味,那地方见证了多少穷孩子的一刀定终身。
清朝为什么这么折腾人当太监?说白了就是防后宫出乱子。皇帝身边人多眼杂,太监没了那玩意儿,就少了很多麻烦。康熙吸取明朝宦官专权的教训,从顺治时就限太监数量,到他登基后更严,净身成了铁门槛。进宫前还得过初验,敬事房的老太监用灯照着检查,确保刀口齐整没残留。没过关的直接赶走,家里白花手术钱。这样的制度让太监从源头就老实,干活卖力但不敢越雷池。民间总传太监能留点东西蒙混过关,其实净身师傅吃饭就靠这手艺,敢马虎?他们收的不是钱,是脑袋。手术刀子小巧但锋利,一刀下去干净利落,留活口等于砸自己饭碗。穷孩子净身多,自愿的还分文不取,师傅图个口碑,回头客源稳。
净身不光是身体伤残,还毁了人性。孩子小小年纪就丢了根,心理扭曲是必然,长大后对女人又恨又怕。清朝太监多在七八岁动刀,那时候身体嫩,愈合快,但风险也高。术后尿管常堵,师傅得用银针通,疼得孩子直抽。养好伤才能进宫,路上还得瞒着人,裤裆里塞棉花防漏。整个流程下来,一孩子命悬一线,父母在家等消息,常是哭一场收尸。这样的营生在清朝持续两百多年,出了上万太监,但真正熬到头的少。净身房师傅像屠夫,手上沾满血,晚上睡不着觉的多了去。制度严,但底层人没选择,穷到卖儿卖女,净身就成唯一出路。想想那些孩子,刀下醒来啥都没了,只剩一辈子伺候人,这买卖亏到家。
清朝对太监的管理不是嘴上说说,康熙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式设敬事房,归内务府管辖,正三品大臣负责,总首领太监领衔。敬事房专管太监事务,从选人到日常监督,一手抓。净身只是开头,进宫后每年春秋两季大检查,二月和八月固定日子,所有太监必须过堂。内务府官员和敬事房太监组队,几人一组,带上名册和灯笼,在景运门大殿或指定地方验身。太监排队脱裤子,弯腰低头,任人翻看下体,用手捏按疤痕,确保没残留。发现问题,轻的革职赶出,重的一律欺君罪,次日菜市口杖毙示众。这样的检查不走过场,官员互证,一人看一人记一人监,漏网鱼等于掉脑袋。
雍正乾隆时制度更细,太监不得识字,违者杖一百,防他们干政。乾隆年间检查加了复检,升职前还得重来。光绪中期一次普查,内务府抓出两名藏残根的,当场杖五十,次日斩首,头挂宫门三天。太监们知道这规矩,进宫第一天就挨初验,老资格用灯束照射,反复按压伤口。没过关的连杂役都干不成,直接滚蛋。敬事房不光查身,还管收入和分工,太监分茶房、净房、洒扫等岗,月钱从二两到十两不等,得过硬检查才能拿高薪。晚清时慈禧掌权,检查照旧,她身边李莲英也得过关,不然早露馅。
为什么这么严?清朝学明朝教训,东汉宦官干政闹得天翻地覆,明末魏忠贤一帮子祸国殃民。康熙定下规矩,太监禁与朝臣交往,违者全家抄斩。敬事房设在宫内,门前红灯笼高挂,里面账册堆山,官员天天翻。检查时用竹签戳按,闷响就疑心病,二次净身的不少,刀口重切,血流一地。宫规写得清清楚楚,《太监条例》明令不许留活口,师傅和官员连坐。这样的铁桶阵,让太监老实巴交,干活勤快但没野心。民间传闻净身不彻底的多是野史,编着玩的,实际操作下谁敢赌命?
检查执行中还有暗访,宫女和妃嫔身边人留意太监举止,异常就报敬事房。光绪二十年春检,几十名太监过关,一人伤口化脓当场刮皮,抬走养病。制度虽残酷,但保了后宫太平,皇帝放心用。敬事房总管权力大,但也战战兢兢,一出事全撸。清朝太监总数控制在两千左右,比明朝少得多,靠的就是这套检查网。净身后进宫的头三年最险,身体不稳,检查频次高,熬过去才算站稳脚。这样的管理接地气,说白了就是防患未然,花小钱买大稳当。太监们知道规矩,互相提醒,检查前抹油防干裂,省得被疑。整个体系运转两百年,没出大纰漏,证明有效。
晚清宫女何荣儿的《宫女谈往录》是研究宫廷的宝贝,第一手资料,没后人添油加醋。她光绪二十一年入宫,侍慈禧八年,亲眼见太多太监检查,书里直言净身不彻底在宫里不存在。荣儿写到,进宫新人先过敬事房验,灯照手按,一丝不苟。光绪二十五年春检,她端茶时瞧见,太监脱衣站队,官员捏疤痕拉扯皮肤,像查布匹。一次中年太监伤口复生,当场切除肉芽,洒药裹布,抬去净房躺着。荣儿强调,宫规严,漏检等于掉脑袋,谁敢担?
书里提光绪三十年验净,有太监裤裆掉铜铃铛,那是净身师傅留的暗号,证明过刀。但这不是不彻底,而是标记,防假冒。荣儿亲历多次大检,无一例外,所有太监规格统一,刀口齐整。二次净身的她见过,在铺中绑紧重切,术后尿管滴血,躺月余。荣儿说,穷孩子净身多,师傅手稳,但风险大,活下来都宝。宫中太监不敢冒险,留活口等于找死。她的录像清宫琐事,净身部分最真实,颠覆野史那些暧昧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