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太极如何对待手握最强两白旗的多尔衮兄弟?分化制衡显帝王心术
创始人
2025-10-06 06:32:23
0

多尔衮是清朝能够入主中原的第一功臣。

在清太宗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意外坠马身亡之前,多尔衮名义上是清朝的摄政王,实际上就是清朝没有名分的皇帝。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多尔衮还有一个同母哥哥阿济格和一个同母弟弟多铎。

在他们的父亲努尔哈赤刚去世的时候,多尔衮是同母三兄弟当中最不起眼、实力也最弱的。

很多人都以为皇太极抢了多尔衮的汗王之位,所以要打压多尔衮。

但实际上多尔衮能从同母三兄弟当中脱颖而出,并在皇太极死后拥有争夺皇位的资格,离不开皇太极的力捧。

皇太极力捧多尔衮,一方面是多尔衮本人的确聪明能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挑拨多尔衮同母三个关系。

他在分化这三兄弟的过程中,尽显帝王心术。

01、皇太极为什么要分化多尔衮三兄弟?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了清朝大名鼎鼎的八旗。

在后金及清初时期,八旗旗主的权力非常大,不仅在朝政上的话语权极高,还在分战利品的时候占尽优势。

八旗的基本单位是牛录。但每个旗的牛录数并不一致,每个旗主也不一定掌控了旗下所有的牛录。

总的来说,在后金和清初,八旗旗主地位超然,而在同样是旗主的情况下,手下牛录越多的旗主话语权越强、拳头越大。

努尔哈赤晚年把八旗其余六旗都分给了各子侄统领,他自己只亲领两黄旗,总共60个牛录。

而后他又把这60个牛录一分为四。

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及多尔衮本人各分得正黄旗的15个牛录,但阿济格是正黄旗的旗主,多尔衮只是阿济格麾下一个小旗主。

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则分得镶黄旗的15个牛录。

努尔哈赤还留下遗诏,自己去世之后剩下的15个镶黄旗全留给多铎,镶黄旗旗主之位也留给多铎。

也就是说多尔衮同母三兄弟当中,多尔衮的待遇最差、地位最低。

只有他一个人不是旗主,手下的牛录也偏少。

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皇太极继承了汗王之位。

但他不是努尔哈赤钦定的继承人,而是由各大贝勒推举上位的。

为此他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他名义上是汗王,但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都和他共同南面而坐,都有着和他差不多的话语权。

其中代善是正红旗旗主,阿敏是镶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是正蓝旗旗主。

这让皇太极非常难受。

他即位之初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声望并集权。

他把目光投向了多尔衮三兄弟。

在努尔哈赤的安排下,多尔衮三兄弟拥有八旗当中实力最强的两黄旗。

皇太极继位之后,以后金崇尚黄色为理由,把多尔衮三兄弟的两黄旗的旗帜换成了两白旗,但旗下的人马没变。

两白旗依然是八旗当中最强大的。

皇太极意识到,一方面,多尔衮三兄弟能成为他抗衡几个大贝勒的左膀右臂,另一方面,一旦他们联合在一起,也会对他的地位造成冲击。

如何充分利用并制衡多尔衮三兄弟,是皇太极面临的巨大考验。

02、皇太极是如何制衡多尔衮三兄弟的?

多尔衮三兄弟当中年纪最大的是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

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他已经21岁了,是镶白旗旗主,且上过战场,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天赋。

但他从小被努尔哈赤宠坏了,性格莽撞粗暴,十分不好控制。

皇太极对阿济格的定位是:可以重用,但重用的同时必须打压,不能让他飘。

而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只有13岁。

他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儿子,性格娇纵跋扈,且手握八旗当中实力最强大的正白旗共30个牛录。

不过好在他年纪尚小,闹不出什么事来。

皇太极对多铎的定位是:暂时先捧着哄着,至于以后如何,就要看他长成什么样了。

而当时的多尔衮15岁。

他是三兄弟当中实力最弱、也最不起眼的,但也是三兄弟当中最爱读书、最聪明能干的。

皇太极对多尔衮的定位是:可以力捧重用,如果把他捧成三兄弟当中地位最高的,他将来必然感激自己,且他也是分化三兄弟的绝佳突破口。

于是在努尔哈赤去世两年后的天聪二年,皇太极对多尔衮三兄弟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讨伐蒙古的多罗特部的时候,把17岁的多尔衮和15岁的多铎带上了。

第一次上战场的兄弟二人表现不错。

皇太极很高兴,给多尔衮赐号墨尔根戴青,意思是聪明的,给多铎赐号额尔克楚呼尔,意思是雄壮的。

当时后金的贝勒们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没有特定封号,例如皇太极的长兄代善就只根据排行叫大贝勒,莽古尔泰叫三贝勒

皇太极给多尔衮和多铎的这两个封号,相当于是向八旗和贝勒们表示,这两个弟弟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不一般。

相比之下,23岁的阿济格已经上战场多年,立下不少战功,却依然没有特殊的封号。

皇太极很明显是在刻意拉拢和抬高这两个年少的弟弟,同时不动声色地削弱阿济格在同母三兄弟当中的地位。

第二件事是削了阿济格的旗主之位。

就在多尔衮和多铎获得封号的当月月底,阿济格给多铎说了一门亲事。

当时多铎15岁了,已经到了成亲的年龄。

他父母皆已去世,阿济格是同父同母的三兄弟当中年纪最大的。

阿济格给多铎说亲,理所当然。

而说亲的对象是他们舅舅的女儿,也就是多铎的表姐妹。

这一门亲上加亲的婚事,怎么看都挑不出毛病来。

皇太极却借机发作,怒斥阿济格违反贝勒们说亲必须先禀告汗王的规定。

这件事放别人身上,顶多就是怒斥或者罚点东西。

可是放阿济格身上,皇太极直接削了他的镶白旗旗主之位,转而把多尔衮提拔成了镶白旗旗主。

皇太极这一出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一来,年纪小且懂得审时度势的多尔衮,比打仗勇猛但性情粗暴的阿济格好控制多了。

二来,多尔衮本是同母三兄弟当中最弱势的,皇太极这一提拔让他反超了兄长阿济格,他必然对皇太极感激涕零。

三来,挑拨了多尔衮和同母兄阿济格的关系,让他们兄弟无法拧成一条绳。

毕竟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实力太强大了。

如果利用得当,可以用来对抗皇太极那几个和他一起南面而坐的兄长。

但如果让他们兄弟三人拧成一条绳一致对外,皇太极可就要难受了。

在往后的日子里,皇太极没少用这种踩一捧一挑拨离间的方式。

例如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清之后,规定最高的宗室爵位为亲王。

年仅22岁,战功远远不如阿济格的多铎都封为了豫亲王,30岁的阿济格却只是一个郡王,屈居于两个同母弟弟之下。

也是在皇太极的不断分化之下,年纪最大、本该作为主心骨的阿济格,和两个弟弟的关系都不好。

多年后多铎去世之后,他怒斥多铎军功注水;多尔衮去世当天,他还在娶美貌小妾,不愿意去给多尔衮哭丧。

03、皇太极是如何对待多尔衮和多铎的?

随着年纪较小的多尔衮和多铎逐渐长大,他们的不同也愈发凸显。

多尔衮体质较弱,从小在同母三兄弟当中也不怎么显眼,却是比较热爱读书,肯动脑子的。

对皇太极表现得也比较驯服。

皇太极非常喜欢他,多次重用他,给他独当一面的机会。

皇太极称帝并首封六个亲王的时候,多尔衮的排位便已经仅次于他们的异母兄长、有清初第一亲王之称的礼亲王代善。

而多铎从小就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儿子,年仅13岁就成为了八旗当中最强大的正白旗旗主,手握整整30个牛录。

八旗当中一些比较小的旗,甚至都不到15个牛录。

努尔哈赤的私人财产,也基本上留给了多铎。

例如努尔哈赤生前有几箱精美绸缎,在当时的后金属于用银子也买不到的奢侈品。

这几箱绸缎全留给了多铎,让皇太极念念不忘很久。

这也养成了多铎骄纵跋扈的性格。

多铎总爱和皇太极对着干。

皇太极带他出去打仗的时候,他不耐烦地想要早点回去。

打仗的过程中,没少浑水摸鱼和虚报战功。

皇太极不喜欢什么人,他就上赶着去结交什么人。

还曾在新年贺礼当中,送了皇太极一匹瘸着的马,只为膈应皇太极。

皇太极对这个异母的幼弟气得牙痒痒。

可是多铎手握八旗当中实力最雄厚的正白旗,皇太极又还得倚重他。

所以皇太极对多铎的策略是先捧后压。

在多铎只有22岁、还没立过什么大功的时候,就封多铎为亲王。

与此同时,多铎那战功赫赫的同母哥哥阿济格仅仅是郡王。

可是没过几年,皇太极又以多铎打了个小败仗,损失了几十人为由,对多铎进行了清算,历数他多年来大大小小的罪名。

把多铎连降两级贬为了贝勒。

还罚了多铎1/3的牛录。

这些牛录自然是分给了多尔衮。

皇太极借此既打压了多铎,又挑拨了多尔衮和多多多铎的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皇太极罚走了多铎的牛录,要给多尔衮,而不是自己收了用呢?

这是因为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规定,八旗旗主即便犯错,被剥夺牛录,他们的牛录也不能随便分配,而只能交给血缘关系最近的人。

所以多铎被罚的牛录自然要么给多尔衮,要么给阿济格。

皇太极的选择自然是给多尔衮了。

皇太极此举也成功挑拨了多尔衮和多铎的兄弟关系。

后来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想要抢皇位,多铎给他捣了不少乱。

在皇太极的有意制衡与分化之下,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同母三兄弟,明明手握实力雄厚的两白旗,却从来没有拧成一股过。

04、写在最后

皇太极对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在同母三兄弟的分化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皇太极在位期间,阿济格虽然性情粗暴,经常闯祸,但总体而言,皇太极指东他打东,皇太极指西他打西。

多铎虽然骄纵跋扈,经常膈应皇太极,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多尔衮则是皇太极最忠诚能干的弟弟,屡次立下战功。

多尔衮当然也被皇太极敲打过。围困松锦的时候他因为松懈而被皇太极贬为郡王,可是松锦之战一结束,他又重新晋升为亲王。

这也是为什么皇太极去世之后,同母三兄弟当中,唯有多尔衮能够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争皇位。

毕竟他是三兄弟当中唯一的亲王,也一直是三兄弟当中名声最好、威望最高的。

以皇太极去世时的那个局势,如果他们三兄弟拧成一条绳,皇位争夺战会出什么乱子还不一定呢。

但是多尔衮争夺皇位的时候,阿济格和多铎都不是真心支持他。

等到多尔衮当了摄政王,这三兄弟固然关系比皇太极时期好多了,但也不是什么坚不可摧的盟友。

这也是多尔衮始终没有篡位的原因之一。

从这个角度看,皇太极对多尔衮三兄弟的分化和制衡是非常成功的。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全球航运业加速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清洁能源船型在新造船市场中的比重...
2025-10-06 01:07:15
特稿丨让开放的阳光温暖世界...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宿亮 距离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
2025-10-06 01:05:29
西汉的公主都嫁给了谁?17...
在我们深入探究西汉公主们的婚姻故事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一个关于公主配...
2025-10-06 01:04:17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锦马超美誉传遍西凉,羌人更是尊称其为神威天将军...
2025-10-06 01:04:16
原创 ...
《三国名将张辽、张飞与张郃的全面比较》 一、论个人武艺与统兵才能 ...
2025-10-06 01:03:42
诸葛亮摆空城计有一个最大破...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诸葛亮首次北伐祁山时遭遇重大挫折。在街亭...
2025-10-06 01:03:29
赵国最厉害的赵武灵王,为何...
在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末期,各国争霸的舞台上,除了秦国接连涌现出秦惠...
2025-10-06 01:03:24
唐朝最后的猛将,五车分尸时...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伴随着腥风血雨。那些看似腐朽...
2025-10-06 01:03:22
曹丕让贾诩当太尉,孙权为何...
以下是按照要求改写的文本,总字数约1200字: --- 《魏略》中...
2025-10-06 01:03:18

热门资讯

战国七雄外,其实还有四个强国,... 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与周边强国的兴衰 经过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两大历史事件后,战国七雄(齐、楚、燕、韩...
原创 当...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遣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在击退匈奴入侵后,秦朝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作为防...
曹操发明了一个成语,大家纷纷引...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曹操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将星。与孙权、刘备鼎足而立时,他掌控着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隋文帝为何要废杨勇的太子之位,... 【历史沉思录:隋朝兴衰的深层启示】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王朝更迭如四季轮回。当我们回望那段璀璨而短暂的...
朱元璋是因为太喜欢朱标,才坚定... 关于朱标的历史地位及其与朱元璋关系的深入探讨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朱标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始终备受...
原创 朝... 在中国人眼中,朝鲜既熟悉又陌生。虽然两国有着相似的意识形态,但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开放姿态不同,...
诸葛亮去世之前,为啥不让姜维接... 《——·继任者的抉择·——》 诸葛亮在生命最后时刻关于继任者的选择,始终是历史学界与文学爱好者津津...
唐朝正史中的九大猛将,尉迟敬德... 《旧唐书》列传第十七篇以详实的笔墨记载了唐朝开国时期两位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李靖与李勣(本名徐世勣...
原创 血... 1946年9月,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经过深思熟虑,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将山东...
原创 被... 秦穆公的霸业之路 秦国的崛起与困境 秦国自秦襄公击败狄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获得诸侯封号后,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