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清算多尔衮,其他铁帽子王在干啥?谁帮多尔衮,谁落井下石?
创始人
2025-10-06 06:32:17
0

顺治八年,多尔衮刚刚去世两个月,就惨遭顺治皇帝清算。

根据清朝官方史料记载,多尔衮被“削爵、撤庙享、罢谥号、黜宗室、籍财产入宫”。

这还算清朝宗室正常的清算方式。

意大利传教士的记载更夸张:陵墓被毁,其尸体被挖出来,用棍子打,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后,焚骨扬灰。

可以说顺治皇帝对多尔衮的恨意无以复加。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清初有大名鼎鼎的8大功封铁帽子王,多尔衮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当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时候,其他7个铁帽子王都在干什么?有谁站在多尔衮这边,谁落井下石了?

01、清算主力军:郑亲王,礼亲王

在清初所有的铁帽子王当中,最恨多尔衮的,应该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了。

济尔哈朗并非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后代,而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

虽然舒尔哈赤被努尔哈赤杀死,但他毕竟打下后金在关外的半壁江山,且后金八旗的前身有一半都是舒尔哈齐的部下。

努尔哈赤半是出于对弟弟的感情,半是为了避免动荡,在杀了舒尔哈赤之后继续重用舒尔哈赤的儿子。

于是济尔哈朗成为清初诸王中最特殊的一个:他声望和地位极高,是八旗当中的镶蓝旗旗主,清朝最早的6个亲王之一,又战功赫赫。

但他不是努尔哈赤后代,对皇权没有任何威胁。

所以无论是皇太极还是顺治,都非常倚重他。

皇太极去世之后,6岁顺治登基,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共同担任摄政王。

但多尔衮率领清朝入关之后,声望达到顶峰,先后成为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

济尔哈朗则矮了一头,由摄政郑亲王变成“信义辅政叔王”。

即便这样,多尔衮还是容不下他。

顺治四年,多尔衮以济尔哈朗的府邸僭越为由,罢免了济尔哈朗叔王之位,提拔自己的同母弟多铎取代济尔哈朗成为新的辅政叔王。

随后要不是南方战事吃紧,多尔衮又无人可用,不得不让济尔哈朗以亲王身份出征2年,济尔哈朗恐怕逃脱不了多尔衮的毒手。

多尔衮意外坠马去世的时候,济尔哈朗就在身边。

正是他一手粉碎了多尔衮同母兄阿济格意图接替多尔衮成为摄政王的阴谋。

多尔衮去世之后,济尔哈朗成为清朝活着的亲王里资历最老、声望最高、战功最显赫的。

顺治皇帝只有14岁,朝廷的大事和奏章一度都是送到济尔哈朗府上处理。

他见顺治皇帝仇恨多尔衮,欲在多尔衮死后清算多尔衮,自然乐见其成、推波助澜。

在他的主持下,多尔衮不仅“成宗义皇帝”的追封被削,连亲王封号和宗室身份都被废黜。

不过,济尔哈朗并不恋权,而是在清算多尔衮之后急流勇退,还政于顺治。

他对多尔衮死后权力的顺利交接起了重要作用。

所以100多年后,乾隆为多尔衮平反的时候说,顺治皇帝当年年纪太小,是被小人煽动利用才对多尔衮这么狠。

但乾隆并没有点济尔哈朗的名字,而是找了几个大臣当替罪羊。

另一个积极清算多尔衮的铁帽子王,是礼亲王。

不过不是初代礼亲王代善,而是代善的儿子、二代礼亲王满达海。

当然,后来顺治皇帝为了降低初代亲王的影响力,改了一批亲王的封号,满达海的“礼亲王”也被改成了“巽亲王”。

满达海是正红旗旗主兼辅佐顺治的“理政三王”之一,在当时清朝宗室的地位仅次于济尔哈朗。

礼亲王一脉本就是帝系的铁杆支持者,再加上满达海在多尔衮摄政期间并没有得到重用。

他在清算多尔衮的时候也表现得十分积极,还趁机侵占了多尔衮的不少财物。

讽刺的是,在多尔衮去世9年后,顺治皇帝猛地反应过来自己当年对多尔衮有点过分,又反过来清算满达海。

当时满达海已经去世7年,依然被追废了亲王之位,礼亲王的爵位改为他同母弟祜塞一脉继承。

02、消极怠工:承泽亲王,顺承郡王

有些人看到承泽亲王可能有点陌生:清初八大铁帽子王里没这个称号啊。

其实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庄亲王最初的封号。庄亲王这顶铁帽子亲王的始封王就是承泽亲王硕塞。

硕塞去世之后,儿子继位,封号改为大家熟悉的“庄亲王”,后来再没改回来。

硕塞是皇太极的儿子,顺治的同母弟弟。

皇太极去世的时候,硕塞只有15岁。

硕塞是在多尔衮的力捧之下成为铁帽子王的。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战功,就是跟随多尔衮同母弟多铎击败李自成、灭南明弘光朝廷。

所以硕塞对于清算多尔衮一事并不积极。

多尔衮同母弟多铎仅为降为郡王,而不是像很多被死后清算的宗室一样被废除王爵,很有可能是因为硕塞的作用。

但顺治皇帝并没有因此为难自己这个哥哥。

另一个对清算多尔衮并不积极的铁帽子王,是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幼年丧父,和哥哥阿达礼相依为命长大。

可阿达礼却在皇太极去世之后,因为支持多尔衮继位而被杀,15岁的勒克德浑也被牵连,并被开除宗籍。

仅仅过了一年,彻底掌权的多尔衮便把勒克德浑捞了回来,让勒克德浑得以无功封贝勒。

而后多尔衮开始力捧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年仅17岁,就被多尔衮封为“平南大将军”,镇守江南。

多尔衮还精心安排了百战名将叶臣来做他的副手。

勒克德浑正是在多尔衮的力捧之下,最终成为铁帽子王。

他自然不会愿意一起清算多尔衮。

但他在多尔衮去世仅2年后就因病早逝,所以也看不出顺治有没有因此为难他。

不过顺治皇帝倒是没有为难他的后代。

03、自身难保:豫亲王

豫亲王多铎,作为多尔衮的同母弟,在这场清算当中自然是自身难保。

当时的多铎已经去世3年,继承豫亲王爵位的是他的儿子多尼,且封号很快被改成“信亲王”。

然而清朝对于清算宗室自有一套流程,哪怕人死了,也不妨碍追废王爵,甚至追废宗籍。

多铎的异母哥哥莽古尔泰、德格类都是这样的。后来的“理政三王”,也有两个在去世后被追废王爵。

多铎作为多尔衮力捧的同母弟弟,又取代济尔哈朗成为辅政叔王,按理说也逃不掉一个追废王爵套餐。

但最终的结果却让人意外:多铎仅仅被追降为郡王,子孙后代继承郡王爵位。

在当时的局势下,可以说豫亲王府的损失降到了最小。

且100多年后,乾隆皇帝为多尔衮平反的同时,也恢复了多铎及其子孙的亲王爵位。

04、年少不管事:肃亲王,克勤郡王

在清算多尔衮的时候,表现最酱油的,还不是消极怠工的承泽亲王和顺承郡王,而是肃亲王和克勤郡王。

原因是因为他们还是小孩子。

当时的肃亲王,是初代肃亲王豪格的儿子富绶,只有8岁。

当然富绶也不算置身事外。他的父亲豪格被多尔衮逼死,父亲被多尔衮收继,他也被多尔衮这个杀父仇人收养。

原本属于豪格的正蓝旗,根据八旗的规定 本该由富绶继承,可也被多尔衮收了,并与镶白旗混编。

多尔衮被清算后,富绶总算摆脱了多尔衮的阴影,还继承了豪格的肃亲王爵位(后来改为显亲王),并得到了混编后的镶白旗,成为新一任镶白旗旗主。

总的来说,富绶虽然什么也没干,却也在清算多尔衮事件当中受益不小。

另一个铁帽子王克勤郡王,可就是彻头彻尾的酱油了。

当时的克勤郡王是初代克勤郡王岳讬的孙子罗科铎。

当时的克勤郡王一脉,因为初代去世已久,二代亦早逝,在宗室里的影响力不大,和多尔衮也没什么恩怨。

罗科铎更是只有11岁,不可能参与朝政。

所以他可以说是清算多尔衮事件当中,八大铁帽子王里真正的“透明人”。

05、写在最后

多尔衮去世之后被清算,颇有点“墙倒众人推”的感觉。

虽然也有承泽亲王硕塞、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这样不愿意为清算多尔衮出工出力的,但他们也没有出面为多尔衮说好话。

可落井下石的更多。

典型代表就是以二代礼亲王为首的“理政三王”。他们基本上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可在顺治皇帝清他的时候,却迫不及待争抢他的财产。

甚至他麾下的两白旗,在他咽气那一刻就已经决定放弃他的同母兄阿济格,转投顺治皇帝。

这一方面是因为多尔衮没有继承人,在他死后维护他没有太大意义,只会得罪顺治皇帝。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证明,多尔衮恐怕在清朝宗室里,终究不那么得人心。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全球航运业加速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清洁能源船型在新造船市场中的比重...
2025-10-06 01:07:15
特稿丨让开放的阳光温暖世界...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宿亮 距离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
2025-10-06 01:05:29
西汉的公主都嫁给了谁?17...
在我们深入探究西汉公主们的婚姻故事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一个关于公主配...
2025-10-06 01:04:17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锦马超美誉传遍西凉,羌人更是尊称其为神威天将军...
2025-10-06 01:04:16
原创 ...
《三国名将张辽、张飞与张郃的全面比较》 一、论个人武艺与统兵才能 ...
2025-10-06 01:03:42
诸葛亮摆空城计有一个最大破...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中,诸葛亮首次北伐祁山时遭遇重大挫折。在街亭...
2025-10-06 01:03:29
赵国最厉害的赵武灵王,为何...
在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末期,各国争霸的舞台上,除了秦国接连涌现出秦惠...
2025-10-06 01:03:24
唐朝最后的猛将,五车分尸时...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次王朝的更迭都伴随着腥风血雨。那些看似腐朽...
2025-10-06 01:03:22
曹丕让贾诩当太尉,孙权为何...
以下是按照要求改写的文本,总字数约1200字: --- 《魏略》中...
2025-10-06 01:03:18

热门资讯

战国七雄外,其实还有四个强国,... 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与周边强国的兴衰 经过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两大历史事件后,战国七雄(齐、楚、燕、韩...
原创 当...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遣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在击退匈奴入侵后,秦朝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作为防...
曹操发明了一个成语,大家纷纷引...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曹操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将星。与孙权、刘备鼎足而立时,他掌控着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隋文帝为何要废杨勇的太子之位,... 【历史沉思录:隋朝兴衰的深层启示】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王朝更迭如四季轮回。当我们回望那段璀璨而短暂的...
朱元璋是因为太喜欢朱标,才坚定... 关于朱标的历史地位及其与朱元璋关系的深入探讨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朱标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始终备受...
原创 朝... 在中国人眼中,朝鲜既熟悉又陌生。虽然两国有着相似的意识形态,但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开放姿态不同,...
诸葛亮去世之前,为啥不让姜维接... 《——·继任者的抉择·——》 诸葛亮在生命最后时刻关于继任者的选择,始终是历史学界与文学爱好者津津...
唐朝正史中的九大猛将,尉迟敬德... 《旧唐书》列传第十七篇以详实的笔墨记载了唐朝开国时期两位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李靖与李勣(本名徐世勣...
原创 血... 1946年9月,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经过深思熟虑,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将山东...
原创 被... 秦穆公的霸业之路 秦国的崛起与困境 秦国自秦襄公击败狄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获得诸侯封号后,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