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洪承畴降清让崇祯成为历史笑柄
创始人
2025-10-02 15:33:13
0

1642年的松锦大战,成为明清对峙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当明朝的蓟辽总督洪承畴已经在盛京(今沈阳)向大清皇太极跪拜剃发,正式投降之时,远在北京的崇祯皇帝却正为这位“殉节”的大臣举办盛大的祭奠仪式,甚至赐予最高规格的礼遇。这种前后落差,让崇祯皇帝在后世成为一个讽刺的笑柄。

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清军攻破松山;三月初十日,锦州陷落;四月初九日,塔山失守;至四月二十二日,杏山也被攻下。短短两个月,清军连续突破明军关宁防线北段,局势急转直下。之后,清军将松山、塔山、杏山三城焚毁,彻底摧毁防御屏障。此役中,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丘民仰等人被俘。五月初五日,洪承畴在盛京城门外跪拜投降,自此成为清朝的臣子。

然而,传到北京的却是另一种消息。奏报称洪承畴、丘民仰双双战死殉国。举朝震惊,崇祯帝悲痛万分,立即下令举行国葬级别的祭奠。根据明代礼制,一品大员通常赐祭九坛,而洪承畴却破例得到十六坛的最高荣典。朝廷在坛前一坛一坛地祭奠,直到祭到第九坛时,噩耗传来:洪承畴并未殉节,而是向清廷剃发称臣。顿时,朝堂内外如遭雷击,崇祯帝面子尽失,原本已下旨建祠、准备亲临祭奠的安排,也不得不仓促终止。

《家主尽节松山奏本》——一份由洪承畴家人上呈的奏报——曾极力为其辩护,称洪在松山被困,断粮无援,士兵以战马充饥,最后依旧誓死固守,毫无叛志。但因部下夏成德投降,洪承畴才被俘。奏报甚至写道,洪被押解时痛骂清军不屈,还叩首北望,发誓死后为厉鬼杀敌,试图将其塑造成忠烈之臣。可惜随着确凿消息传来,洪承畴投降已成铁案,家人的奏报也无法挽回他在明朝士林中的声名。相反,丘民仰坚守城池而死,才真正得到了崇祯帝的厚葬与建祠。

《清史稿·洪承畴传》明确记载:崇祯初闻洪承畴殉国,赐十六坛祭,建祠于都城外,并与丘民仰并列。但不久又得知洪承畴已降清,于是停止祭祀。这一来一回,不仅暴露了情报传递的混乱,更让皇帝本人颜面无存。

事实上,在漫长的围困战中,皇太极多次致书洪承畴与锦州守将祖大寿,软硬兼施劝降。当洪承畴被俘后,皇太极更是亲自前来探望,以礼相待。这种姿态,加上明廷积弊已深、农民军无法撑起天下大局,而清朝国势蒸蒸日上,使得洪承畴在权衡利弊后,最终选择剃发归顺。可以说,他既是现实的投机者,也是政治格局的见证者。

最讽刺的,莫过于崇祯帝在洪承畴叛降的同时,还在京城隆重祭奠这位“忠臣”,以至于在历史记载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尴尬一笔。洪承畴的降清,让大明颜面无存,而崇祯帝的“误判”,更成为明末皇权孤立无援的真实写照。

相关内容

原创 ...
看过那些热播的古装历史剧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开国之君在天下...
2025-10-02 05:05:16
原创 ...
岳家军在历史上的强大,凭借其赫赫战绩以及敌人的评价,早已为世人所熟...
2025-10-02 05:04:40
原创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武艺超群的名将层出不穷。蜀汉阵营中,关羽、张飞、...
2025-10-02 05:04:18
原创 ...
四野大军南下 1949年4月初,刚刚从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改编而来的第...
2025-10-02 05:04:10
原创 ...
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妃嫔们去世之后,若能与皇帝合葬,那便被视为至高无...
2025-10-02 05:03:50
原创 ...
蜀汉后期,诸葛亮在北伐的过程中,最大的对手就是曹魏的权臣司马懿。历...
2025-10-02 05:03:47
原创 ...
说起“五虎上将”,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国时期刘备阵营的五位名将...
2025-10-02 05:03:27
原创 ...
至正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正是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的前一年...
2025-10-02 05:03:20
原创 ...
朱元璋在登基之后,曾深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艰辛。他在父母去世之际,...
2025-10-02 05:03:01

热门资讯

96岁抗战老兵,他还是那个钢铁... “入伍时首长问我参军的理由,我说为了打日本鬼子。他继续问为什么打日本鬼子,我回答日本鬼子会抢老百姓的...
筑路!筑路!——一个展览讲述中...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镌刻在滇缅公路上—— 8月14日,“血...
原创 周... 周易记载:“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其中,所谓“东邻”是指纣王商人,“西邻”是指...
抗战回望49︱为何征兵难?——...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评语:“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得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诸葛亮与庞统在当...
原创 李... 了解唐朝历史的人大多都听说过“玄武门之变”这场决定性的宫廷政变。李世民在玄武门带兵突袭,诛杀兄长李建...
这块东晋碑刻,随便挑个字都能设... 《王建之墓志》,南京北郊象山六朝时期东晋王氏家族古墓1999年出土,是六朝墓志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历史的另类脸谱:百年悬案的疑凶...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四):我们终究成了曾经反对的那个人。 作为历史上那些枭雄中的强势者,袁世凯在...
原创 汉... 一个王朝的兴盛,往往来自于文臣与武将共同的心血与牺牲。在这个叙事里,我们暂且把镜头聚焦在那些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