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要弄清楚颜良与张飞之间谁的实力更强,以及颜良究竟需要多少回合才能斩杀张飞,我们只需仔细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两场经典战斗即可。
被严重低估的颜良
许多人读三国演义时,会觉得颜良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酒囊饭袋,原因无非是他在白马坡之战中被关羽一刀斩杀,给人留下了极其不堪的印象。然而,如果深入阅读原文细节,就会发现颜良其实被大大低估了。
颜良是袁绍麾下第一猛将,而袁绍又在当时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实力。若颜良真是庸才,他不可能在袁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屡立战功。白马坡之战中,颜良仅用三合便击败宋宪,一合斩魏续,更能与曹营名将徐晃大战二十合并将其打退。这些表现都证明颜良绝非泛泛之辈,而是真正能镇压一方的顶级猛将。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曹营众将的反应来判断颜良的可怕程度。关羽虽强,曹军面对他时却多表现为轻视与不服。夏侯惇多次主动挑战,许褚甚至提议处死关羽,毫无惧色。曹营小将更是纷纷抢着要活捉关羽。然而在白马之战中,徐晃败退后,曹营诸将竟然“栗然”,人人不敢上前。这种发自内心的畏惧,足以说明颜良的压迫力。三国演义里,能令曹军如此惧怕的,除了颜良,也只有张飞。
长坂桥上的张飞
长坂坡一战,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的英勇令人动容,而真正吓退曹军主力的,则是张飞。彼时曹营精锐云集,文聘、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名将尽在阵中,任何一人单挑都足以横扫一方。然而,当张飞立马横矛怒喝曹军时,满营悍将竟然无人敢应战。曹操赶到战场后,这些将领在大老板面前依然不敢动手,足见张飞当时的气势之盛。
由此可见,颜良与张飞都是能让曹营群将噤若寒蝉的超级猛人。问题是,他们若真正对上,谁更强?
颜良与徐晃的对战
白马之战中,徐晃奉命迎战颜良。徐晃可不是弱者,早年与许褚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足见其实力堪称曹军前列。曹操也常将徐晃与许褚并用,显示出对他的倚重。然而,徐晃在颜良手下竟只坚持了二十回合便败北,这足以显示颜良战力的强横。相比之下,张飞在突围时与徐晃交手十余回合,并未能击退对方,只能换个方向冲杀出去,最后身边仅余十数骑兵。由此比较,颜良在与徐晃的交锋中明显更胜一筹。
张飞与许褚的交锋
张飞与许褚之间的战斗颇多,有人认为许褚常被张飞压制,实际上许褚并未真正惧怕过张飞。葫芦口之战中,他甚至醉酒无鞍上阵迎敌,毫不畏惧。而汉中之战虽被张飞打伤,但许褚主动请战、敢于硬拼的态度,说明他对张飞并没有丝毫怯意。反观白马之战,许褚面对颜良却迟迟不敢出战,这点恰恰证明颜良的威慑力比张飞更甚。
总结
整体来看,颜良在演义中确实被严重低估。他曾二十回合击败徐晃,还让许褚不敢出战,这些表现都强于张飞。张飞虽名震天下,但曹军对他更多是因疑心伏兵而有所顾忌,而颜良带给他们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恐惧。若两人真要交锋,百回合之内恐怕难分胜负,两百回合后或许才能见出端倪。但要说颜良能在短时间内斩杀张飞,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也说明,《三国演义》中颜良的陨落更多是剧情需要和关羽的神化效果,而不是因为他真的不堪一击。若公平作战,颜良的实力很可能在张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