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德国不战略轰炸苏联的军工企业?1945年5月25日东京大空袭
创始人
2025-10-02 14:02:49
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原创文章,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

1945年5月25日,美国陆军航空军对日本首都东京发动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这场著名的“东京大空袭”使日本遭受了沉重打击。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美国能够对日本进行如此猛烈的战略轰炸,为什么德国在二战中却没有大规模轰炸苏联的军工企业呢?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德国始终缺乏成熟可靠的战略轰炸机;第二,苏联在战争爆发前就已经有计划地将大部分重要军工企业搬迁到国家东部,避开了德军航空兵的威胁。

与古代相比,二战时期的运输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在马车时代,从莫斯科运送一车物资到远东需要一年时间,还必须在春季启程,否则根本无法抵达。但随着铁路的出现,这个局面彻底改观。从沙俄时期开始,俄国政府就极为重视铁路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耗时25年建成,全长9000多公里,使俄国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控制力显著提升。铁路网络完善后,大规模的物资运输已不再是难题,军需物资的调动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苏联完全可以将关键的军工厂布局在远离欧洲战场的东部地区,从根本上避免了德国空军的威胁。

在苏联的战略布局中,兵工厂的转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例如哈萨克斯坦在战争期间就接收了19家大型军工厂。图拉兵工厂则是一个典型案例。它是沙俄时期建立的大型武器制造中心,距离莫斯科不远,几乎整座城市都依赖这座工厂。由于搬迁极其困难,开战前只转移了一部分设备,直到战争爆发后才全面动员。在德军装甲部队逼近之际,图拉工厂仍在紧急搬迁,直到1941年12月初才大体完成。搬迁过程严重影响了产量,导致其同期生产远低于其他工厂。斯大林对此极为不满,下令今后不得在西部地区建设大型兵工厂。

苏联的搬迁规模极为庞大。1941年6月24日,苏联成立撤退委员会,动用30万节火车车皮展开大规模转移。到7月中旬,已有1500多家工厂迁往东部,其中1523家大型工业企业得到妥善安置:667家进入乌拉尔,244家迁往西西伯利亚,78家去了东西伯利亚,308家分布在中亚与哈萨克斯坦,另有226家转移到伏尔加河流域。随后在1942年,苏联又进行了第二波战略性转移,将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地区的大量工厂继续迁往更安全的地方。乌拉尔和西伯利亚逐渐形成完整的军工体系。

一些新建工厂直接落户在乌拉尔腹地,如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它在战争期间保持了惊人的生产力。仅枪械一项,就在五年里制造了超过1100万支,比德国战时所有工厂的总产量还要多。1942年,乌拉尔的军工产量比战前翻了四倍,西西伯利亚更是增长26倍。到1943年,产能继续提升。这些数字足以说明苏联东部军工体系的强大。

那么,为什么德国不直接轰炸这些工厂呢?原因很清楚:航程不足。德国早在30年代由空军参谋长韦佛提出过发展战略轰炸机的设想,他敏锐地预测到苏联会将工厂转移到东部。但在1936年,继任的凯塞林以及戈林、乌德特等人一致认为,当时的德国空军尚无实力建立战略轰炸机部队,于是计划被搁置。此时德国空军刚刚重建两年,实力有限,财政紧张,更迫切需要的是能直接支援陆军作战的战术轰炸机,而非高成本、见效慢的战略轰炸机。

德国确实在1939年研发了航程达5000公里的亨克尔He 177远程轰炸机,理论上可以轰炸乌拉尔地区,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尽管最终装备约1000架,但绝大多数拖到1944年才生产出来,这时德军已经节节败退,根本无法实施有效的战略轰炸。相比之下,美国在同一时期就拥有1.2万架B-17和1.8万架B-24,数量上的差距不言而喻。更糟糕的是,德国常用的Ju 88航程只有3100公里,载弹量仅1.5吨,根本无法胜任对乌拉尔的深远轰炸。

此外,苏联的工厂选址本就考虑了防御因素。许多工厂建在乌拉尔山区,地形复杂,不利于精确轰炸;同时部署有大量高射炮与防空战机,进一步提高了轰炸难度。希特勒原本的计划是占领莫斯科地区,再利用该地作为战略轰炸机的基地,距离乌拉尔仅约1000公里,勉强可以实施轰炸。但随着德军在东线失利,这一设想彻底破灭。

综上所述,德国无法像美国那样对苏联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既有装备发展的限制,也有战略环境的约束。苏联通过超大规模的工厂转移和新建,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军工后盾,使德军即便拥有远程轰炸机,也难以扭转战局。

声明:本文参考历史资料,配图来自网络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原创 ...
看过那些热播的古装历史剧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开国之君在天下...
2025-10-02 05:05:16
原创 ...
岳家军在历史上的强大,凭借其赫赫战绩以及敌人的评价,早已为世人所熟...
2025-10-02 05:04:40
原创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武艺超群的名将层出不穷。蜀汉阵营中,关羽、张飞、...
2025-10-02 05:04:18
原创 ...
四野大军南下 1949年4月初,刚刚从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改编而来的第...
2025-10-02 05:04:10
原创 ...
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妃嫔们去世之后,若能与皇帝合葬,那便被视为至高无...
2025-10-02 05:03:50
原创 ...
蜀汉后期,诸葛亮在北伐的过程中,最大的对手就是曹魏的权臣司马懿。历...
2025-10-02 05:03:47
原创 ...
说起“五虎上将”,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国时期刘备阵营的五位名将...
2025-10-02 05:03:27
原创 ...
至正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正是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的前一年...
2025-10-02 05:03:20
原创 ...
朱元璋在登基之后,曾深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艰辛。他在父母去世之际,...
2025-10-02 05:03:01

热门资讯

开学首日,上一堂没有黑板、没有... 9月1日上午,苏州市新康实验小学校的师生代表们走进苏州一〇〇医院,与“最可爱的人”抗战老兵于芝林温暖...
原创 原... 1642年的松锦大战,成为明清对峙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当明朝的蓟辽总督洪承畴已经在盛京(今沈阳)向大...
原创 仁... 不少网友指出,仁爱礁上那艘被迫搁浅的菲律宾坐滩船若不尽早清除隐患,南海便难以迎来真正的安宁。围绕仁爱...
原创 罪... 2021年深秋的吉林监狱,夕阳余晖将六米高的高墙影子无限拉长,空气中弥漫着冷冽与压抑。收工的哨声刚刚...
元朝末年,虱母仙何野云,与田头... PS. 下面故事,是陈友谅幕僚军师虱母仙何野云的故事,与其他名字是“何野云”的人无关。(世上有多位同...
工业内迁 陕西在战火中创造奇迹 盛世中国 如你所愿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陕西抗战的历史记忆 九一八...
原创 如...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一直以来被视为英雄中的英雄,然而对于吕布的敬畏,却让人不禁思考,若关羽也拥有一...
原创 关... 关羽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两件传奇装备,当属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这两样不仅伴随他驰骋疆场,更成为后世谈论关...
安徽抗战文物(二) | 叶挺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推出“安徽抗...
原创 为... 在遥远的古代,华夏大地迎来了一位横空出世的帝王,他就是秦始皇。此人一统六国,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