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两件传奇装备,当属青龙偃月刀与赤兔马。这两样不仅伴随他驰骋疆场,更成为后世谈论关羽时绕不开的象征。在襄樊之战中,曹魏与东吴秘密结成同盟,双方合谋对关羽孤军展开围攻,计划通过前后夹击将其彻底困死。孤立无援的关羽眼看无望等到援军,只能率领关平等亲信退守麦城。然而,就在退往决石一带时,潘璋的部将马忠早已埋伏在此,最终将关羽生擒。
马忠成功俘获关羽后,立刻将其押解至孙权营帐。孙权起初动过招揽之心,想将这位威名赫赫的武圣收为己用。但主簿左咸断然提出反对。他提醒孙权,昔日曹操曾极尽恩宠,设宴款待、赏赐珍宝、加官进爵,几乎用尽一切手段拉拢关羽,然而关羽从未改变忠义之心,最终毅然离去。既然连曹操都未能使其屈服,孙权更不可能将其收为己用。左咸的劝谏使孙权下定决心,不再存侥幸心理,毅然处决关羽,以绝后患。
关羽死后,他的赤兔马被孙权赏赐给马忠,以嘉奖其立下的战功。这匹赤兔马通体火红无杂毛,马身高达八尺,体长一丈,奔跑时声如雷霆,气势磅礴。更令人称奇的是,它具备日行千里的神奇本领,能翻越高山,渡过江河,行动如履平地。赤兔马的传奇历史极为曲折。最初它为董卓所有,后被赠予吕布。吕布骑赤兔马驰骋沙场,在虎牢关大战三英,在濮阳大战曹军六将,皆因此马如虎添翼。吕布战败身亡后,赤兔马归曹操所有,曹操为笼络关羽,将此良驹相赠。由此,赤兔马先后历经董卓、吕布、曹操、关羽,直至最后归马忠,成为史上五次易主的战马。
然而,这时的赤兔马已至暮年。一般而言,马的寿命约为三十至三十五年,而赤兔马从董卓时期流传至关羽之死,已超过三十年。体力和精力早已不复当年辉煌。马忠得到它不久,赤兔马便因年老体衰,逐渐拒绝进食,最终郁郁而终。关于它的死因,史书流传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它因思念吕布而绝食身亡;另一种则认为是因寿命已尽,自然老去。综合来看,后一种解释更为合理。
除了赤兔马,关羽的另一件随身神兵便是青龙偃月刀。这件兵器约在公元184年前后由关羽命匠人打造,重达八十二斤,气势非凡,刀锋寒光逼人。关羽死后,孙权将青龙偃月刀赏赐给潘璋。潘璋膂力过人,能挥动这沉重的刀,在与黄忠的交锋中斗得旗鼓相当。其后,刘备亲征东吴,潘璋与关兴交战,却不敌败走,仓惶逃入山谷。夜幕降临,他只得在两更时分投宿一户农家。命运偏偏让他走入绝境,那户人家正是曾接待过关兴之处,且心中极敬关羽。潘璋一入草堂,便被关兴斩杀。至此,青龙偃月刀又重归关氏后人之手,可谓物归原主。
更令人称奇的是,关羽死后,其英魂并未立刻消散。传说中,他的幽魂飘荡四方,最终落脚玉泉山。此地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恰巧,曾在汜水关救过关羽的普净和尚云游至此,筑庵而居。关羽的魂灵似乎因感念旧恩,徘徊在普净身旁。自此,关羽与玉泉山便留下了千古不灭的传说,让人们在追忆这位忠义武圣时,倍添一份神秘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