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曹洪
曹洪,是曹魏阵营里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位猛将。虽然在《三国演义》中,他的战绩并不算显赫,但他敢于迎战强敌,甚至敢和顶尖武将短兵相接,这本身就足以说明他的胆识。曹洪曾与甘宁交手二十回合,最终假装败走脱身。能在江东名将甘宁的猛烈攻势下坚持二十回合,本身就很不容易。潼关之战时,曹操因马超的猛烈进攻而狼狈逃窜,甚至割须弃袍。若非曹洪拼尽全力硬扛马超五十回合,恐怕曹操早已命丧当场。要知道,那时马超体力已大幅消耗,否则曹洪绝难撑得如此之久。
9、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魏集团最早的元老级将领之一,自曹操初起兵时便随之征战四方。他以性格刚烈、勇猛剽悍而闻名,留下了“拔矢啖睛”的传奇故事。夏侯惇属于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将,即使面对吕布这种三国第一猛人,也敢上去硬碰硬。虽然不到十个回合便败下阵来,但这份胆气已足令人称道。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夏侯惇挺身而出,与关羽鏖战二十回合,最终略落下风。关羽深知夏侯惇在曹魏的重要地位,没有痛下杀手,否则全力出击之下,夏侯惇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8、曹彰
曹彰是曹操之子,与曹丕、曹植相比,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勇武天赋,臂力惊人,甚至能徒手搏杀猛兽。以此来看,他的勇力可与《水浒》里的武松相提并论。铜雀台设宴时,曹彰当众展示箭术,箭无虚发,令兄弟们自叹不如。汉中之战中,他统军驰援曹操,仅用四五个回合便击败刘封,更斩杀蜀将吴兰。能以雷霆之势轻取敌将,说明曹彰具备准顶级武将的实力。只可惜他鲜少与绝世名将直接交锋,因此排名稍显靠后。
7、张辽
张辽原为吕布部将,吕布败亡后归降曹操,自此随军东征西讨,屡立奇功,尤擅以少破多、单骑冲阵。白狼山之战,他亲手斩杀乌桓单于蹋顿,令敌军溃散。合肥之战,他与东吴名将太史慈短兵相接,难分胜负。最著名的当属逍遥津之战,张辽率八百铁骑突击孙权十万大军,杀得敌军溃不成军,差点活捉孙权。从此,孙权对张辽心生畏惧,甚至夜不能寐。即便张辽年老抱病,孙权仍叮嘱部下不可轻易挑衅:“张辽虽病,仍不可挡,慎之!”
6、张郃
张郃原为袁绍部将,与颜良、文丑、高览并称“河北四庭柱”。然而四人实力差距极大,颜良、文丑足以匹敌蜀汉五虎将,而高览却被赵云一招击败。张郃则凭勇武与谋略兼备而闻名,其实力与张辽相近。两人曾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张郃一生与蜀汉名将频繁交手:三十回合败给赵云,二十回合不敌马超,五十回合落败于张飞,却能与黄忠二十回合战成平手。他堪称“五虎将的磨刀石”,若真遇上关羽,恐怕撑不过三十回合。
5、夏侯渊
夏侯渊是曹操最倚重的猛将之一,以擅长速战突袭著称,号称“闪电战高手”。渭南之战中,他斩梁兴、击退马超、击败韩遂,平定陇右,因此赢得“虎步关右”的美誉。在铜雀台射箭比试时,他连中四箭,技压群雄。夏侯渊的战绩包括三合斩昌奇、五合生擒陈式、三十合击杀杨任,显示其极强战斗力。他也与蜀汉多位名将交手:虽被张飞与马超击退,但依然能全身而退;在定军山之战中,他与黄忠鏖战二十回合不分高下,最终因疏忽被黄忠乘机击杀,陨落沙场。
4、徐晃
徐晃被誉为曹魏“五子良将”中战力最强者,勇猛无双。《三国演义》记载他以开山巨斧为兵器,力敌万夫。徐晃原为杨奉部将,与曹军交锋时,能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而不落下风。曹操见其勇武,欲将其收为己用,最终在满宠劝说下归降,自此屡立大功。他随曹操征战南北,参与多次关键战役。襄樊之战时,他与已年迈且带伤的关羽激战八十回合,仍难分胜负。徐晃不仅勇力过人,更具坚毅之气,是曹魏最顶尖的战将之一。
3、庞德
庞德原为马超部下,因伤病未随马超投刘备,成为蜀汉一大遗憾。曹操攻张鲁时,庞德挺身而出,毫无惧色,与曹魏多名悍将交锋。他先后与张郃、夏侯渊、徐晃短暂交战,又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襄樊之战,他立下惊世壮举——抬棺死战关羽,百回合不分胜败,甚至射伤关羽一箭。庞德的刚烈与悍勇,使其成为曹魏阵营中最令人敬佩的硬骨头之一。
2、许褚
许褚,人称“虎痴”,其力大无穷,几近三国第一猛将。传说他能抓住牛尾,将牛硬生生拖行百步,虽真假难辨,却足见其神力。他与赵云、马超等人都有过交手。长坂坡时,许褚未能拦住赵云,令其成功突围,此后再见赵云时,他选择谨慎按兵不动。与马超一战中,他硬撑两百回合,虽渐显急躁,但其惊人的持久力与凶猛攻势,足以震慑敌胆。
1、典韦
典韦有“古之恶来”之称,力大无比,所用双铁戟重达八十斤,堪称曹操身边的贴身猛将。在“三国武将实力排行”的民间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中,他高居第三。典韦不仅勇力过人,还以忠勇护主著称。在他与许褚的较量中,二人鏖战整整十二个时辰,仍未分出胜负,可见其实力之强。典韦的战力几乎代表了曹魏的巅峰,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曹操阵营最可靠的铁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