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能熬死苏联,也能同样打败中国?李显龙说了句公道话
创始人
2025-09-27 10:04:10
0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迅速崛起为两个超级大国,彼此戒备,生怕对方抢占主导地位。苏联的军事力量异常强大,科技发展迅速,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美国采取了多种手段,试图遏制苏联的扩张与影响力。

然而,到了1991年,苏联终于解体,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变得空前强大,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有不少人将中国与当年的苏联相提并论,认为既然美国能通过一系列手段削弱苏联,最终迫使其解体,那么同样的策略也能对付中国。然而,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2023年的一次国际峰会上却明确表示,这种想法过于简单。他指出,中国与苏联有着根本的不同,且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以及国际地位都远非当年的苏联所能比拟,因此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轻易倒下。

冷战从1947年开始,期间美国通过一系列政策与行动与苏联展开对抗。首先是杜鲁门主义,它支持希腊和土耳其抵抗共产势力的扩张。紧接着,美国又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大量向西欧提供资金,以帮助其重建经济,目的在于拉拢西欧国家,孤立苏联。1949年,美国主导成立了北约,联合多个国家在军事上对苏联实施封锁。

苏联显然不会坐视不管,随即组建了华约进行回应。在核武器领域,双方也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美国在1952年成功试爆氢弹,苏联随后在1953年紧跟其后进行试爆。长时间的军备竞赛不仅消耗巨大,且使苏联的经济压力倍增。由于苏联本身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重工业,导致其轻工业发展缓慢,无法应对长期的军事压力。

到了19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几乎一触即发。美国海军封锁古巴,苏联不得不撤回导弹,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并未因此缓解。进入1970年代,虽然在尼克松总统的访苏和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下,局势出现了短暂的缓和,但到了里根总统上台后,局势再次恶化。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逼迫苏联加大投入,跟进军备竞争。此时,苏联的经济已开始出现严重问题,受技术禁运的影响,缺乏先进的芯片与电脑技术,导致工厂生产效率低下。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的领导人,他提出一系列改革与开放措施,试图振兴经济。然而,改革带来的并非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物价飙升,社会矛盾加剧。1989年,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苏联选择不干预。1991年8月,苏联发生政变失败,最终在同年12月解体,分裂成15个独立国家。美国则通过经济封锁、军事压力以及平和的外交手段,加速了苏联的崩溃。

解体后的苏联,尽管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遗产,但其实力远不如从前。与此同时,美国借此时机大幅提升了其全球影响力,北约也逐步东扩。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许多美国人认为可以采用类似对待苏联的手段对付中国。从2018年开始的贸易战、关税壁垒、科技出口限制,尤其是芯片禁运,成为了美国对中国施加压力的手段之一。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导致其与高通、英特尔等全球领先企业断绝了合作。

西方媒体还试图通过推崇民主与自由的理念,影响中国年轻人,类似于冷战时期美国通过广播电台向苏联宣传意识形态的方式。美国还在全球范围内联合盟友,组建“四方对话”平台,针对南海和台湾问题对中国进行施压。

然而,中国的经济结构与苏联完全不同。中国始终坚持市场导向,融入全球供应链,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扩大外贸。2023年,中国的GDP超过1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面对西方的制裁,中国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提出了“双循环”战略,通过增强内需和多元化外贸渠道来抵御外部冲击。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以及2023年投入使用的国产5G技术,都展示了中国的技术韧性和创新能力。

此外,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在日益增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本土品牌的支持和对本土价值的认同,推动了内需市场的强劲增长。自2013年起,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展开了深度合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遍布各大洲,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在2023年的米尔肯亚洲峰会闭幕对话中,李显龙直言不讳地指出,中美矛盾可能持续甚至恶化,但中国绝不会像苏联那样走向衰退。他强调,中国不仅具备强大的活力、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坚定的决心,而且已经站稳了国际舞台。如果美国将中国视作敌人,那么它将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

未来,中美关系仍将经历摩擦与挑战。一些美国政客已经认识到,中国崛起是不可逆转的,合作共处成为唯一的出路。美国政府推动印太经济框架,意图拉拢亚洲国家,但这一框架的响应力度仍然有限。总体来说,美国在处理苏联时成功的策略可能并不适用于今天的中国。李显龙的警告提醒我们,单纯的类比是错误的,世界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这场全球博弈中,理性应对、中美共存将是最明智的选择。

相关内容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促进服务...
9月24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5-09-27 00:22:05
创历史新高!赛力斯股价一度...
9月26日,赛力斯股价一度涨停,股价报163.52元/股,总市值突...
2025-09-27 00:21:09
中国围棋棋圣战决赛柯洁先拔...
新华社洛阳9月26日电 2025洛阳·栾川“老君山杯”中国围棋棋圣...
2025-09-27 00:18:52
青春飞扬展风采,拼搏奋进铸...
江源区第十六届中小学生(幼儿) 田径运动会圆满落幕 近日,江源区第...
2025-09-27 00:18:42
摩尔线程上市在即,“概念股...
作者 | 郝文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从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
2025-09-27 00:14:09
八部门发文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商...
2025-09-27 00:11:48
险资青睐高股息股票 背后藏...
记者 陈植 “下半年起,只要买入高股息股票,我们都优先考虑纳入FV...
2025-09-27 00:10:59
锂电产业链周记 | 远景动...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锂电产业链本周大事: 远景动力迎新任掌舵...
2025-09-27 00:08:07

热门资讯

原创 邓... 1950年10月7日,夜幕低垂,彭德怀推开临时指挥所的木门,略带玩笑地对邓华说道:“我当上了志愿军司...
原创 陈... 1939年2月,萧克来到平西,担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当时,按照上级安排,他的政委是陈漫远。彼时,陈漫...
原创 美... 前言 2001年911事件让小布什的支持率像坐火箭般窜到92%,成为美国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 没人...
原创 1... 1944年深秋,浙东的山林被晨雾笼罩,空气湿润,露水在草叶上闪烁。一个看似平凡的队伍悄然穿行在山道上...
原创 曾... 曾国藩,晚清时期的四大名臣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临终前,李鸿章曾向曾国藩请教:“何人可堪大...
原创 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位历史名将和帝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或通过战功显赫,或通过治国理...
找不到清河大楼的清河大楼站,百... 清早6点,晨曦初露,在清河的一处大院里,号声响起,千余青年仓促地吃馒头咸菜、喝米渣稀粥。速度但凡慢一...
“汉谟拉比与商汤是同一人”,这... 文|胡栖安 古巴比伦王国君主汉谟拉比,与《史记》所载的商汤王居然是同一个人,你敢信吗? 近日,一篇2...
原创 元... 阅读这篇文章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在第一时间收到新文章的推送,并与我们一起讨论、分享...
原创 蒋...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极具影响力的军事学校,培养了无数革命者与军事精英,也成为蒋介石政治生涯的...